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将星传奇-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好办事!

    两个人一说好,萧四明马上让藏山祠的火头工开饭,让陈宜胜和战士们、僧人们抓紧吃饭。

    香喷喷的白米饭、香喷喷的猪肉炖菜,陈宜胜和战士们自然吃的顺嘴流油,直呼过瘾!

    吃完饭,萧四明就让陈宜胜派了两个战士去上社镇找驻扎在那里的三支队报告敌情,并通知中心县委安排人疏散公路沿线村庄的群众,让陈得胜带着藏山祠的僧人们和游击队的战士们牵着八匹驮马,去搬运武器弹药、接伤员们,自己和陈宜胜在藏山祠留守。

    打了胜仗,八路军伤员们也鸟枪换炮了。等到王麓水、梅莹带着伤员队伍、跟着陈得胜他们转移到藏山祠时,能走路的不说了,那都是腰里系着日军皮带,皮带上挂着手雷、子弹盒,肩上扛着三八大盖。骑在驮马上的、躺在担架上的,竟然也全都是身穿日军棉军装,足登皮靴,看得人眼花!

    一仗下来,这支八路军伤员队伍竟然换装了,全套的日军野战部队制式装备,再也不是脚穿草鞋、身穿单军装的瑟瑟发抖的队伍了。

    王麓水和陈宜胜两个过去也不认识,见了面互相敬礼握手后,顾不上吃饭,先问派人去向上级报告敌情没有,然后就问日军占领盂县县城后的详细情况。

    详细情况陈宜胜也不清楚,知道的也只是日军在盂县烧杀抢掠、制造惨案的大致情况。

    陈宜胜原来在部队里的职务比王麓水低,加上六八五团是红二师改编的,那是我军精锐中的精锐,团级干部都是响当当的红军战将了,王麓水的名气比陈宜胜要大的多。陈宜胜不认识他,但知道他。两个人交谈时,陈宜胜是以向王麓水汇报的姿态说话的。

    萧四明心里清楚,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的烈士,心里琢磨着不知道由于自己的出现,能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因此,王麓水和陈宜胜说话时,萧四明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现成的白米饭、炖菜,还有鸡蛋汤、小米汤,这么好的伙食,是自从红军长征进入爬雪山过草地后从没有过的。这些都是南方人的伤员们见了白米饭都不要命了,一个个都吃的香甜香甜。

    可惜萧四明有令,所有的伤员只能吃半份米饭、半份菜、喝半份的汤。原因么,很简单,就是怕伤员们见了这么好的饭菜狼吞虎咽,吃坏了,噎死了!

    结果是伤员们都没吃饱。

    就这,一营四连的排长曹明安都已经从担架上坐了起来,嚷嚷着说:“让我吃三天的白米饭,老子就能重新和小鬼子拼刺刀!”

    伤员们处于养伤修养阶段,要是药品和营养跟得上,那确实是很快就可以重返战场!

    梅莹也好长时间没吃米饭了,她不是伤员,可以吃饱。

    一大碗白米饭,一碗菜,又喝了半碗鸡蛋汤、半碗小米汤,吃得美丽的梅莹额头上都出现了细细的汗珠子!

    吃完饭,因为击毙了鬼子小队随行的卫生兵,缴获了一点战场急救的药品,梅莹就给那些依然需要坐担架的伤员换药去了。

    王麓水吃好饭后,把萧四明叫到了一边,黑着脸小声训斥萧四明无组织无纪律,那可是十五支三八大盖、1500发子弹啊,怎么能说送出去就送出去了呢?这么大的事儿,只有团部才能批准!

    萧四明笑笑,说事急从权,都是八路军,武器到了谁的手里都是打鬼子,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么!再说了,不是他不报告,是团长、政委、营长、教导员都不在这里么!向王麓水政委报告就行了,王政委就是真正的团首长么!

    王麓水这才不再批评了!

第九章 临时编组() 
晋北的冬天天黑的早,萧四明他们吃的是农村人的晌午饭,也就是中午两点左右吃饭,到晚上5点多天就黑了。

    因为晚上要转移,随时都可能发生战斗,萧四明向王麓水和陈宜胜提出把能参加战斗的老红军伤员和游击大队的这个排进行紧急编组,保证遭遇敌人时部队不乱,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王麓水和陈宜胜虽然年龄都不大,一个24岁,一个23岁,但都是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战斗经验何等丰富,一点即透,当即决定让萧四明编组部队。

    由于吃了顿好饭,一些基本痊愈、就是体质太差的伤员,已经恢复了一点战斗力了。萧四明从36名伤员中挑出了11人,和陈宜胜带来的一个排27人混遍,组成了一个7人机枪班、7人掷弹筒班、两个12人的步枪班。

    抬担架、负责照料驮武器弹药和给养的牲口的任务,由两个步枪班承担。

    机枪班和掷弹筒班都是老红军伤员任射手、炮手,游击队战士担任副射手、副炮手,多余的弹药全部由驮马驮运。

    机枪班班长由685团一营机枪排副排长袁刚担任,掷弹筒班班长由打过迫击炮的二营副排长张怀德担任,步枪一班班长由三营排长邱伟担任,步枪二班班长由二营班长张鹏飞担任。

    本来应该给陈得胜安排个班长职务呢,但萧四明却指定他担任全队的搜索侦查任务,暂时没让他当班长。

    萧四明和王麓水、陈宜胜三个也分了工,王麓水负责指挥担架队,陈宜胜驮运弹药补给的驮马队。萧四明负责指挥作战。

    部队编组完成后,掷弹筒班长张怀德就报告说他没有用过掷弹筒,这玩意看着简单,但摆弄半天也不知道咋用的。

    萧四明这才想起八路军这时还不会用掷弹筒。

    平型关大捷时115师缴获了日军10具掷弹筒,可惜没人会用。后来,晋察冀军区在反扫荡作战中俘虏了一个日军掷弹筒手,经过教育转化,由这个日军俘虏教会了八路军如何使用掷弹筒。从此,掷弹筒才成了八路军手里的杀敌利器。

    萧四明自然是知道掷弹筒怎么用的,因为我军一直列装有这种武器,只不过后来改名叫榴弹发射器了。

    拿起个掷弹筒,反复观察,足足看了有十几分钟,萧四明才拉着张怀德去了山门外面,直接把掷弹筒给拆解了,一个零部件接着一个零部件研究,足足折腾了快一个小时,萧四明才对张怀德说这家伙用起来简单的很。

    萧四明说,小鬼子这种*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改进型,口径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说穿了,这就是款超轻型迫击炮!

    萧四明接着说,掷弹筒采用的是高低压抛射原理,可以发射掷弹筒专用榴弹,也可以发射小鬼子的手雷,只不过发射手雷时,得加发射盂药。作战时,采取跪姿、卧姿两种方式,掷弹筒身和地面必须保持45度。发射时,必须拆掉榴弹引信上的保险销,不然打不出去。

    接着,萧四明就手把手地教张怀德和战士们识别掷弹筒的射程调节钮、标尺、击发拉柄。等到张怀德他们熟悉了,又进行了两发实弹试射,算是让战士们初步掌握了掷弹筒的使用方法。

    整个八路军系统,到目前为止,萧四明的这支伤员队伍是最早学会使用掷弹筒的。

    机枪班长袁刚倒是很快就会使用九二式轻机枪了,领着战士们在忙着擦枪、整理弹药,仿佛马上就要投入战斗一样!

    说实话,日军的九六式轻机枪确实是好,三十发弹匣,增强了火力的连绵性,比****用的捷克式20发弹匣火力强,彻底改变了歪把子轻机枪的供弹弱点。而且,这种机枪还可以加装瞄准镜,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喜得袁刚追着萧四明的屁股不住声地问什么时候打伏击?

    袁刚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有了这三挺九六式轻机枪,遇到小鬼子,一打就倒一片,绝对的过瘾!

    三八大盖和歪把子、南部手枪,红军出身的伤员们都会用。因为长征途中从王家烈的黔军手里缴获过这种武器,战士们不陌生,只不过此时的八路军战士都不懂三八大盖的妙用。

    萧四明不愿当神棍,三八大盖的使用诀窍他已经告诉陈得胜了,陈得胜会给战友们讲的。

    完成了编组,熟悉了武器,天也快黑了,萧四明就让藏山祠的伙房开饭,依然是白米饭、肉菜、小米汤、鸡蛋汤,让伤员们、游击队的战士们填饱了肚子,每个人的饭盒里还装的满满的。

    既然判断鬼子会沿公路向上社、下社一带北犯,目的是渡过滹沱河进犯五台,伤员队伍就应该向东北方向的阜平地区转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