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共和国同龄人-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一个原因,但不再是主要原因,这部分家庭最多,占70%;剩下的是单亲家庭和失沽家庭,家里缺少劳动力,这部分占所有家庭的10%。”

    在这段分析下面,楚明秋又列出了另一张表,这张表表明每个家庭需要增加多少收入才能摆脱贫困,楚明秋对这些家庭进行了分类,他首先确定每人每月的生活标准,这个标准也很简单,就是购粮本上规定的粮食,每月发的肉票布票糖票等等,要把这些东西买完需要多少钱。

    通过这些计算出每人每月的生活费,再统计整个家庭必须的收入,再减去他们已经有的收入,再将这些数据分类。

    分类就很简单了,按照增加收入,30元40元50元计算,将每个家庭进行归类。经过这一系列分类,结果便一目了然。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只要给大部分家庭增加工作机会,他们便可以摆脱贫困,伟大领袖m主席教导我们…。”

    为了避免麻烦,楚明秋还添加了不少领袖指示,尽量让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显得是响应领袖号召,以符合这个时代的行文格式。

    看完这份数据,楚宽元沉凝片刻,他已经看出这份数据和街道收上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不过,很显然的是,这数据更翔实更全面。

    “小,…,小叔,照这份数据看,全区的贫困家庭还不少,仅仅你们街道便有八十多户,这样算下来,全区的就更有近千户家庭,要办这么大一家工厂……”

    这声小叔叫得有些勉强,说来也是,楚宽元都三十多了,让他叫个几岁的孩子叔叔,也够难为他的。

    看着直摇头的楚宽元,楚明秋笑了笑,摇摇头说:“楚副书记,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建不成**,我建议你先别想那么多,先半个小的,也别放在区里,就放在街道下,有效果了,再在其他街道推广。”

    楚宽元眼前一亮,这主意太妙了,进可攻退可守,花钱不多,效果却可能非常惊人,实在太妙了。

    “好,办一个街道工厂,我亲自蹲点。”楚宽元喜不自禁的站起来叫道,楚明秋带着淡淡的笑,望着他说:“宽元,主意我出了,事情也办了,到时候,可不能少了穗儿姐和少勇他妈。对了,我给你说说少勇他家的情况吧。”

    说着便给楚宽元介绍了陈少勇家的情况,这个时候,楚明秋的语气中带上了点点长辈的味道:“少勇爸爸的医疗费虽然有厂里承担,可伤员要恢复身体,仅仅只有医疗费是不够的,她妈妈现在边照顾他爸,边到处找活,这样困难家庭,国家应该照顾。”

    楚明秋说着时,楚宽元便在看陈少勇,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外形上比楚明秋要成熟些,楚明秋的成熟主要在思想上,外形上依旧是个六七岁孩子的稚嫩。

    在楚宽元目光下,陈少勇有些局促,他忽然觉着自己在这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内显得那样寒酸。楚宽元看出了他的这丝局促,轻轻叹口气。

    “孩子,苦难是把刀,可以将你砥砺成材,你放心,你家的情况我知道了,”楚宽元鼓励着陈少勇,随即又不满的说:“这个廖主任也太不像话了。”

    就在刚才看楚明秋的调查资料时,楚宽元便有这种感觉,街道的困难家庭救济名单上,有三分之一与楚明秋的调查表不符,而且还有救济等级也不同,有几个甲等的居然没有上楚明秋的名单。

    “楚副书记你是不是想撤了廖主任?”楚明秋问道,楚宽元迟疑下没有回答是还是不是,反倒有兴趣的问道:“你说该不该撤呢?”

    楚明秋仰天打个哈哈:“有哪个必要吗,还是抓紧时间作正事吧。”

    陈少勇对廖主任是一肚子的气,闻言忍不住说道:“怎么就不该撤…。”

    楚明秋立刻打断他的话:“这是区里考虑的事,咱们只是协助区里办厂,更恰当的是,我们只是协助区里做点社会调查,勇子,这不是该我们说话的。”

    楚宽元笑了笑,很欣赏的看了楚明秋一眼,难怪爷爷那样喜欢他,这小家伙完全不像年龄外表那样稚嫩,老辣得让人吃惊。相反,这个陈少勇才是真正的嫩,符合他的年龄。

    楚明秋这样插话,陈少勇也就闭上嘴,楚宽元还想考考楚明秋,于是又问:“那你觉着需要投入多少钱呢?”

    楚明秋却摇摇头:“不知道,这需要作市场调查,楚副书记,昨天我回去又想了下,有个新想法,”边说楚明秋边看楚宽元,楚宽元示意让他大胆说。

    于是楚明秋便继续说:“现在咱们老百姓的收入都不高,成衣市场太小,不如做鞋,老燕京有句话,爷不爷,先看鞋,而且燕京的布鞋全国有名,更主要的是,普通家庭可以自己做衣服,可很少自己做鞋的,鞋的市场比成衣市场大,厂子建起便能赚钱。”

    楚宽元稍稍迟疑,这个问题他倒没想过,这个时代都是国家统购统销,产品是不是好卖,不在经理考虑范围内。

    成衣不管好不好卖,有没有市场,只要能生产出来,国家包销,根本不存在问题。

    楚明秋却在按照市场经济考虑问题,在他看来,这个时代都是买布找裁缝自己作衣,成衣市场极小,所以成衣厂远不如鞋厂容易挣钱。

    楚宽元考虑的是建厂成本问题,好在现在开年不久,区里还有些资金,但也不能全拨出来,要花最少的钱办事。

    楚明秋见楚宽元低头思索,他也不再打搅,告辞便走,出了区委的门,陈少勇便迫不及待的问:“为啥不让撤了廖八婆?”

    楚明秋摇摇头:“勇子,我们的目的是建厂,若要撤廖八婆,势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咱们要的是做事,不是泄愤。”

    “我就觉着,这样放过廖八婆,太便宜她了。”陈少勇对廖主任的恨意很浓,可又感到楚明秋说得不错,撤廖八婆有可能节外生枝,耽误建厂。想到若建厂成功,母亲有一份工作,家里的情况有个较大的改变,心里便不由一热。

    在楚明秋走后,楚宽元便向刘书记汇报,刘书记看着两份调查报告禁不住直摇头:“看看,看看,就凭这两份调查,我看就该整风,一个孩子作出的调查,都比我们好些同志要强,我看不整不行。”

    楚宽元心里略微有些后悔,感到不该把楚明秋的调查报告就这样拿过来,他勉强陪着笑。刘书记叹息后又说:“宽元同志,建国以来,虽然好些群众脱离了贫困,可还有不少群众依旧生活在贫困中,我们的工作还很艰巨呀。”

    燕京解放后,各级政府作了大量工作,恢复市场,重建经济,禁烟禁娼,镇压反革命,取得巨大成绩。就说工业吧,解放前,燕京没有多少工业,现在,燕京有多少工厂,仅以石景山钢铁厂为例(现首都钢铁公司)解放前年产铁不到五万吨,现在年产量近五十万吨,超过解放前三十年的总和。

    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就业,可燕京的底子太薄了,依旧有许多民众没有工作,生活在贫困中。

    “这次我们要抓住机会,以解决贫困为突破口,整顿我们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刘书记断然决定,这份调查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建国已经八年了,可依然还有这么多群众生活如此贫困,这让他非常难受。

    “对,刘书记说得对。”楚宽元点头称是,m主席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讲话还没有对外公布,但却是重要信号,建国以来一系列政治运动造成的紧张空气将缓和。

    “宽元同志,你的想法很好,”刘书记又说:“先搞个试点,不要求大,先积累经验,咱们也来积小胜为大胜,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区推广。”

    “好,”楚宽元见刘书记几乎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心中高兴的同时,也对楚明秋更高看一眼,他是怎么想出这一招的,完全是四两拨千钧:“我想先和张区长商议下,咱们先组建个班子,至于是办鞋厂还是办成衣厂,我们再商量。”

    “行,干脆这样,把张区长请来,咱们三人先商议下。”

    刘书记也是说干便干,电话将张区长请过来,好在政府机关就在区委旁边,张区长很快过来,张区长同样是老革命,身材高大,头发有些斑白,看上去有些苍老,可实际上他的年龄刚过四十。

    张区长和刘书记已经搭档几年了,俩人合作还算愉快,张区长专注政府方面的事,刘书记也很小心的维护着俩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小心体现在处理涉及政府的问题时,很尊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