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公主千岁-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河永固,四海同心。

    短暂的沉寂之后,宴席间响起一片啧啧的赞叹之声。

    高台上的少年翻身跃下马背,小小的身影脊背挺的笔直一步一步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走入主帐,在当中的红色羊毛地毯上跪下去重重的叩首道,“儿臣祝我大秦山河永固,皇祖母、父皇、母后身体安康。”

    “洛儿?”因为刚刚马队离的远了,其实景帝并未看清楚秦洛的模样,此时看到他气宇轩昂的脸孔,震惊之余,脸上顿时露出一副大喜过望的神情,道,“怎么是你?”

    因为景帝并未叫他起身,秦洛就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神态自若字字清晰道,“年前儿臣编排了这个节目,原就是想为太后皇祖母贺寿的,如今得皇天庇佑,皇祖母凤体安和,儿臣想借此机会向皇祖母道喜,所以未曾事先禀报父皇,请父皇恕罪。”

    因为蓝淑妃的关系,梁太后连带着也不是很喜欢秦洛,此时她的脸上也难得露出慈祥的一缕笑容,轻声道,“这孩子也真是有心了。”

    说是赞赏的语气,她的态度其实把持的很含糊,因为她并没有叫秦洛起身。

    “洛儿你起来,想你这样小小年纪又孝心可嘉,要赏!”相对而言景帝脸上大喜过望的神色就更为明显,他大笑一声,几乎是有些兴奋的对管海盛招招手道,“管海盛,你去朕的皇帐里把北静王进献给朕的弯月弓拿来。”

    “是!”管海盛脸上笑起了褶子,忙不迭带着两个小太监退了出去,不多时,两个小太监合力托着一个用黄布盖住的大托盘从帐外进来。

    “陛下,弓拿来了。”管海盛弯下腰身,道。

    彼时景帝刚同樊爵对饮过一杯酒,兴头上,他的面色有些泛红,竟然亲自从座位上站起来,几步跨到管海盛面前一把抖开那块黄布,露出里面摆放的一把弓。

    那把弓的弓身乃是上等紫衫木所制,颜色本来十分的内敛黯淡,但是经过能工巧匠的手在上面雕刻了盘龙云纹的细小图案,再把成色上等的金块熔为金水,把握时机在金水冷凝前注进图纹里,金木融为一体,十八条大小不等的金色飞龙盘踞其上,每条龙的口中都衔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红色宝石,最惹眼的中间一颗双龙戏珠,足有鸡蛋大小,通体莹润,光色滑腻,只是看着,仿佛就已经能够醉花人眼,整把弓看上去古朴中又显得格外华丽。

    景帝喜形于色的取过长弓,管海盛已经极有眼色的递上一支箭。

    景帝往前跨出一步,眼睛微微眯起看了眼正前方的那根柱子,手下动作极为顺畅的搭箭在弦,一收一放之间,席间众人只来得及看到眼前一道飞纵的冷光,下一刻,那支箭已经削开之前秦洛那支箭的箭尾,一并钉在了柱子上。

    主帐这边离着那根柱子足有六十丈的距离,一般人的臂力跟眼力都是不及的。

    众人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景帝一时间竟然连恭维的话都忘了,整个大帐里死寂一片,秦菁却是默无声息的垂下眼睫微微的笑了。

    ------题外话------

    当我如此大手笔的开描写坏银并且把他写的金光灿灿的时候,我已经隐约看到你们手中的屠刀鸟,但是请你们一定熬相信我,这绝对是个好事╮(╯_╰)╭

052一盆冷水() 
… …

    对于帐子里这种反常的寂静景帝似乎并不在意,只是心情很好的拨弄了一下弓弦,回头把长弓往秦洛的方向一递,道,“洛儿你过来,今日这把弓,朕就赐给你了。”

    此言一出,席间还处于震惊状态的众人纷纷回神。

    秦洛从容的由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当中重新在景帝面前跪下,先是在他脚下重重叩了个头,然后抬起双臂接下了那张弓,道,“儿臣谢父皇恩典。”

    “起来吧!”景帝随意的摆摆手,父子二人一前一后回到座位上坐下,此时帐中刚刚冷凝的气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恢复过来。

    大晏的镇西大将军樊爵第一个举杯,神色无比钦佩虔诚道,“素闻大秦的皇帝陛下文才武功样样精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臣敬陛下一杯,祝大秦国运昌隆,陛下和各位娘娘福体安泰。”

    “好!”景帝大笑一声,身边婢女递上酒杯,他仰头一饮而尽。

    此时外帐中的官员也有人手持杯盏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景帝道喜。

    秦菁抬眸看去,自然认得那人是季良琛,只不过此时他还官位地位,只是区区一个员外郎。

    他脸上神色十分庄重的跪在地上大声道,“当年雷阳谷一战,臣等未有荣幸一睹陛下风采,今日可算是弥补了当年遗憾,我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重重的一个响头叩在地上。

    当年先帝的子嗣颇丰,而且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景帝的帝王之途走的其实并不顺畅,虽然他一早被立为太子,但兄弟们个个虎视眈眈,这个位子他坐得并不安稳,甚至是在最后先帝即将病入膏肓之时,睿王叔在南方起事,想要直捣黄龙夺下帝位。

    彼时先帝的身体已如强弩之末,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兄弟竟会在这个时候起了异心,愤恨之余一口鲜血喷在当场,再也没能从病榻上爬起来。

    皇子们察言观色蠢蠢欲动,梁太后当机立断以侍疾为名把众皇子约束在御前,同时示意景帝秘密出京,带着魏国公急调回来的四十万大军去拦截睿王的反军。

    睿王筹谋多年,手中把持的军队足有六十万,双方在天险之地雷阳谷对上并且展开一场惨烈的厮杀,从黎明一直到晌午,不止血流成河,就连三里之外的滁水湖都被将士的鲜血染红,最后关头却是景帝一弓在手,于百万军中一箭射穿睿王的喉咙,致使他当场毙命,震慑并且收服了他的叛军,才平息了这一场战乱。

    而等到宫中的其他皇子反过味来,识破了梁太后的缓兵之计,景帝已经带着大军折返。

    众皇子眼见着大势已去,不得已只好调转矛头,拥护景帝登上帝位,同时,景帝在雷阳谷一役中的风采为万民传诵。

    只是近些年来养尊处优的久了,他的脾气又变得喜怒无常,当年的那些荣光之事也已经渐渐被人抛诸脑后,但是很显然,经过今日之事,这个帝王这一生中最为血腥也最为荣耀的一段历史又将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

    有人起了头,其他人当然也不甘落后,紧跟着又是一片山呼万岁之声,文武百官乃至命妇小姐们都对景帝的箭术和雷阳谷一役的风采赞叹不已,间或的秦洛少年英武的字句也会传到秦菁的耳朵里。

    秦菁坐在桌案后面,微笑看着那个貌似纯真无邪的孩子。

    不管经过此事梁太后的态度会不会骤然改变,但这个孩子在人前的举动不可谓不用心良苦,而且她更清楚的是之前因为秦宣的事他的情绪一度低落到了极点,此时见到眼前如此意气风发的秦洛——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父亲,他的心里会是怎样一种奇异的感受。

    蓝太妃的这个时机把握的可谓相当有利!

    不,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蓝家,毕竟这么不显山不露水的调动数百名骁骑营精英携同操练不是一个久居深宫的妇人可以轻易做到的。

    秦菁心下沉吟,面上笑容却维持的温和大度无懈可击,只是相对而言,萧文皇后却不是这么沉得住气了。

    秦宣那边这才出事多久,蓝淑妃和秦洛这一对母子就迫不及待的抢着出风头了,分明就是别有居心!

    早在秦洛率众人出现的那一刻萧文皇后的脸上就已经控制不住的慢慢变色,想着独自被抛在宫中的儿子,她心里忍不住涌出一种强烈的悲戚之感。

    神思恍惚之下她脸上表情有些麻木,虽然众人都在热络的恭维着秦洛的少年英武并不曾注意到她,但这种场合之下,她的情绪已经同这帐子里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秦菁看在眼里,便是唇角微扬展开一个纯净的笑容。

    她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蓝淑妃,突然扭头对景帝笑道,“二皇弟孝心可嘉,还是淑妃娘娘教导有方,父皇既然已经赏了二皇弟了,何不锦上添花也给淑妃娘娘一份恩典呢?”

    秦菁此人处事一向低调,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人前也并不曾有过她与蓝淑妃不睦的先例,所以此时她会顺手推舟说出这样送人情的话来,众人也不觉有异,只是萧文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

    她暗暗捏了捏袖口,突然想到秦菁去劝她同来猎场时所说的那些话,垂眸抿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