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财气冲天-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来说,一辆嘉陵的售价在4200多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买不起。”李传福说,“而我们这个,因为是我们完全自主生产的,除了发动机外,其余的所有配件都是我们自助生产,或者国内采购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价格降到2800元!”

    一台4200多,一台2800,这价格差距就太大了。

    “差距有这么大?”秦风惊讶。

    “嗯,毕竟嘉陵那也是和日本本田合作的,这小日本可狡猾了,他们要的利润可不少。然后国营那一套,你也知道,各种开支多,自然不如我们节约成本。”魏建君笑说。

    秦风点头。

    关于压低成本这方面,国企和私企那就是两个概念了。

    假设这国企的东西卖100元,至少30元,是行政管理成本。甚至有可能更多。相反,私企的话,能有5元的行政管理成本都算很高了。

    “那么和嘉陵比,我们有什么差距?”秦风问。

    价格差距那么大,肯定也会有不如的地方,这要一样,那就真会打垮对方了。

    “嗯,那就是发动机。我们的提速不如嘉陵快,还有,我们的最高速度没有它高,然后经济油耗方面,也不如它那么省油。毕竟我们的发动机,不如他们的发动机,虽然也是用的进口的,但是型号方面,要比他们用的本田的发动机落后一个型号。”王树福说。

    这点,自然也是没办法的事。

    小日本一向最好的发往美国,去赚美国人的钱。第二好的自己用。第三好的发往欧洲。这第四好的,才给中国人用。

    这买到的落后一个型号的发动机,恐怕都是同型号当中,各方面技术水准要落后的。不过,这个时代,老百姓手中没钱。

    如今一个月才不过两三百元。这两辆车,一辆4200,一辆2800,中间差着1400元,对老百姓来说,只要质量上没太大差距,自然就买便宜的了。

    “质量呢?”秦风问,“在耐久性上如何?”

    “这方面和嘉陵的没区别,而且我们除了发动机外,都是用的国产,所以维修方面,也会更加的方便。保养起来,也会更便宜。”魏建君说。

    “哦,那就准备量产吧。早点投放市场。不过质量一定要过关。尤其发动机,可以动力差一点,油耗差一点,但是一定要耐久。这样口碑好,市场自然好!”秦风说,“尤其不要小毛病,千万不要出各种小状况。这方面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好!”

    为何从这两年开始,国产品牌,逐渐臭大街了,就是因为追逐利益,而忽略了质量。导致了,最后国产品牌臭大街。

    然后就是日韩品牌崛起,国产品牌全面衰退。最终,国产品牌就沦为廉价货的代言词。

    一句:你国产品牌还卖那么贵,你以为你是进口品牌啊!——这一句话,成为所有民族品牌的心头之殇。

    秦风知道这个大势,自己改变不了。自己何德何能,能够改变整个国家的大势。但是别人不管,自己的东西,绝不做劣质产品,一定严控质量。

    “嗯,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狠抓这一块!”王树福三人保证。

    秦风笑着点点头。

    “对了,还有一点,那就是发动机。我们目前只能购买,但是未来,我希望我们能够自主研发发动机,我们的所有产品,都用上我们自己的发动机!”秦风说。

    “这个嘛,国产发动机存在着不节能,功效差,价格也并不便宜多少的毛病。而自主研发,这投资就大了。或许很有可能,我们自己研发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任何成果。要比进口的更贵,更差。”魏建君皱眉说。

    没办法,这方面,真的有着绝对的差距。

第258章 技术壁垒() 
王树福等人对自主研发发动机的不看好,让秦风咂舌。

    虽然秦风重生之人,也知道哪怕二十几年后,国产的发动机都不行。例如飞机,都依然要进口俄罗斯的发动机。

    但是,秦风一直认为,这是不够重视,没有引进竞争的原因。例如,欧美各国,都有私人资金进入这个领域。

    这任何领域,一旦有了竞争,就促使了进步。否则,一家独大,那就没有了鲶鱼效应。

    所以,秦风看来,只要自己充当这条鲶鱼,哪怕亏本,或许也能够促使华夏的发动机技术提升起来。

    毕竟现在还早,今年才是1994年,这时间还多的是。

    可眼下,王树福几个人的态度,却让秦风觉得很悬。

    “秦董,发动机是整个重工业最重要的一个部件。”王树福说,“现在市场在售的所有传统动力发动机,无论是汽油、柴油亦或是直列、v型、水平对置等形式,都可以统称为往复活塞发动机。这种形式的发动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虽说现在的发动机做了诸多的优化,但基础结构并没有改变。所以单单造一台发动机并不难,现在机械专业的本科生应该都可以设计出来。”

    “那什么难?”秦风不解问。

    对于一名非理工毕业的人来说,觉得发动机制造应该没那么难吧。

    “当今的汽车对发动机的要求,绝不是简单的把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就了事的,燃烧效率、排放、可靠性等等因素都需要考虑。而且就像我之前说的,往复活塞发动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发展至今已经是一套非常成熟技术体系了。想要推翻这套体系,另辟蹊径来,那是在天方夜谭。”魏建君语重心长。

    “然后呢?”秦风好奇。

    “曾经的转子发动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日本的马自达为了避免被兼并,被迫研发转子发动机,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60年代到90年代30年的努力,到头来还是在rx8身上落下了休止符,就算在其最辉煌的时期,也不是世界的主流。所以想要应用新技术来弯道超车,对于自主品牌发动机来说是行不通的。”李传福苦笑。

    “呃,你们说了半天,我还是很懵逼啊!”秦风一脸的懵相。

    “呃,这样说吧。倘若想在这套体系之上有什么新的作为那是难上加难,任何和技术都有它的物理瓶颈,而现在人类的发动机技术已经很接近这个极限了,这就跟登珠峰一样,往往最后的一百米登顶的任务是最艰巨的。而且这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先不提人家的技术是否有专利保护,就算别人的专利期过了之后直接“拿来”,也仅仅是避免人家在研发过程中走的弯路而已。”王树福说。

    秦风挠了挠脑门。

    “秦董,这就好比别人告诉你回锅肉需要猪肉、辣椒、蒜苗、豆瓣酱,那么你第一次做就可以成功么?也许一个小的细节无法掌握,就可以导致你永远做不到饭店那种味道。所以哪怕给了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对于一个经验薄弱的厂商来说仿制也是件非常困难和花时间的事情。这就好比现在的华夏菜的菜谱满世界都有卖,但是普通歪果仁就算照着菜谱还是做不出一桌中国菜一样。他们做出来的华夏菜,我们依然觉得很难吃!”魏建君举例说。

    “可是,咱们国家载人飞船都安全发射了很多次,隐形战机、航空母舰都已经服役,难道造台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比这顶尖的工程还高么?”秦风好奇的反驳。

    “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像宇宙飞船、武器装备这些东西,它们的市场是单一的而且市场竞争也非常有限,其投入往往是不计成本的。这个成本比,是从来不考虑的,也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王树福说。

    “但是汽车就不同了,它是一种商品,所有品牌都在同一个市场竞争。那么车并不是造出来,达到设计标准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要把它推入市场,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可才算是成功,这就必须要考虑“性价比”这个东西。”李传福补充说。

    秦风咂舌。

    “我相信中国可以造出世界超一流的发动机,有超过500kw的动力,装在一辆自主品牌紧凑轿车上综合油耗不超过百公里10升。但是若这台发动机的成本是军用品级别的,那么它就变得毫无意义了。”魏建君耸耸肩,“何况,就算是军工级的发动机,我们也很落后!”

    “那对我们来说,研发自主发动机有什么困难?”秦风拍拍脑门,不管这些,直接问。

    三人想了想,异口同声。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经验不足,以及技术储备薄弱。所以,我们想要造出一台兼具性价比且具有技术高度的发动机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