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梧桐花开-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妥了。

    不过这两天下雪。工期往后移了一点。

    这样的情形,对于小舅来说更便利,更易于操作,但同样的责任更大。

    “得咧。咱做事从来没想让别人担过,我就认准一个理儿,值不值得做,值得做,咱就甩开膀子干,我跟你说啊。这自古以来能干大事儿的都是敢干胆大的。没有泼天之胆啊,搅不动天地风云。”小舅咧着嘴。

    小姑姑翻了翻白眼,江寄海这扯的,国家主席都没他能奈。也晓得江寄海是属牛的,认准的事儿就非得趟一趟。转身就走了。

    小舅咧着嘴笑。

    “爸,我这还有一瓶红酒呢,是华侨赠送的礼品,给你开了尝尝。”小姑姑这时又从包里拿出一瓶红酒。

    “别开了,我喝不惯那酒。”爷爷道。

    小舅这时过来,帮爷爷和邓爷爷把老酒满上。

    “这随着改革开放的,一个个都迷上洋玩意儿,依我看,那些个洋玩意儿都是咱们老祖宗玩剩的东西,别的不说,就说这酒,这酒文化外国哪里能跟咱们比。”

    小舅说着就又说开了:“别的不说,就说咱们诗中的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醒还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瞅瞅这样的诗,这样的意境。”

    “那是”爷爷和邓爷爷两个深以为然。

    “得,我这马屁拍马脚上了。”小姑姑没好气,揣着酒回屋了。

    叶梧桐同邓倩倩趴在一边的窗台上从偷笑。她觉得小舅是越活越回去了,象那些中二少年,我心里喜欢你,于是我就跟你作对,扯你小辫子。

    说起来,前世叶梧桐很少去听这些老人的闲谈,但今世,叶梧桐喜欢,每每听着都能品出一些韵味来。

    就在这时,小宇同虞小虎两人一阵风似的跑进了大院。

    “哎哟,慢点慢点,这雪还没化呢,地上滑。”虞老太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口纳鞋底,这会儿忙不叠的道。

    “有人大老板来了,一水儿的小车都停在路口,说是要去凤凰祠祭祖。”小宇在院中咋咋唬唬。

    “哟,看看去,能到凤凰祠祭祖的只有凤家人,凤家人子孙可是多年没看见过了。”大院人都好奇怪,于是一窝蜂走到了大院门口。

    阿春婆倒是凤家人,但是老规矩女人不进祠堂。

    此时梧桐里的路口也是挤满了人,路口中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约七十岁左右,两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是国字脸,浓眉毛,两个中年男子是一身笔挺的西装,白发老者一身唐装。三人站在路口,均脸色肃穆。

    老人当先,原来手上的拐都交给了别人,老人先冲着青石长街长长的揖礼。然后又朝着两边的梧桐树拱手,待得做完这些,身后的两名中年人有样学样的做了一遍。

    然后老人迈步,三人成品字形走在梧桐里的小街上,那脸上的表情如同朝圣。

    走了长长一段梧桐里。三人就进了凤凰祠,凤凰祠大堂的中间就是一张凤凰图,凤凰图的两边是历代凤氏子弟的画像。画像下是一个个的灵位。

    灵位前是一排香炉。

    三人顶礼膜拜,然后上香。

    “这是凤氏哪一支的?”叶梧桐听得别人问邓妈妈,邓妈妈是街道的,华侨过来祭祖,一些程序得街道上配合。

    “从他们递给我们的祖谱来看应该是海南的一支。”邓妈妈道。

    叶梧桐听着,凤家的族谱如今就呈列在博物馆里,海南的这支凤氏据说是当年犯了法被流配海南的,没想到最先回来祭祖的居然是海南这一支。

    那三人祭完了祖。老者又在街边的一株凤凰树下抓了一把土,然后剪了一根梧桐树枝,老人热泪盈眶的抱着这两样东西,才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小车,离开了梧桐里。

    他们离开了,话题却留给了梧桐里,大院中的人随便拎起一个都是能侃的,从凤家人说到南明,又从南明说到李香君,说到陈圆圆。扯到了整个中国的文人,最后扯到了中国人的寻根文化。

    今年,随着冬天里的一把火火起来的还有故乡的云,再加上前几年流行的我的中国心就组成了八十年代特有的一种文化。寻根文化。

    或许说,这种文化不是八十年代特有,它一直根值于人们的心中,只是八十年代刚刚开放,中国同世界才有了交流,这种寻根文化就一下子爆发了。

    许多人不明白。一个从未在当地出生,也未在当地成长的,为什么会对几百年前老祖宗生活的地方有着这样的虔诚。

    “这人是以血脉传承的,这血脉不管传了多少代,它永远记着祖辈们举着火把从荒原里走出来,披荆斩棘,开拓了后世子弟生存的基业。一个人不管它飘泊在何方,祖先,故乡,都是他生活中最温情的情结,只要他的血脉传承着,这种情结便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然后一代又一代人寻着根,找着了根,那心就踏实了。”

    爷爷颇有些感叹道,背负着手回到了后院。

    叶梧桐想起出家人的三皈依之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叶梧桐觉得这或许是另一种皈依,皈依祖。

    这种寻根也就是寻找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人出身于母胎,自此有了心灵,幼小的稚儿都知道,母亲的怀抱是最温馨也是最能令人心魂所安之地,而祖先之地就是每个人想要安放灵之地,这也许就是生命中的归源。

    所以小舅舅格外迷恋这梧桐里,叶梧桐觉得,以后不管她走到哪里,梧桐里的梧桐树都会在梦里一直随着她。

    “奶奶唉,走了。”叶梧桐扶着奶奶,奶奶以前从不看热闹,但自从病了之后,那也是哪里有热闹往哪里凑,跟老小孩似的。

    奶奶痴痴的望着凤凰祠屋檐上挂着的凤凰的瓦当。

    “奶奶,天冷,回去喽。”

    回到后院,奶奶似乎有些疲泛了,整个人窝藤椅里面闭目养神。

    小碳炉的火还着着,叶梧桐弄了几个红薯在里面煨着。

    爷爷今天的酒性似乎起来了,傍晚时才跟邓爷爷喝了一顿酒,夜里的时候又拿了老酒倒在壶里,放在小碳炉上温着,一边的两个碟子,一碟花生米,一碟猪耳朵,爷爷就着花生米咪着酒。

    爷爷今天的情绪似乎很兴奋,那谈性就起,跟叶梧桐说了许多当年他在上海读书,以及跟奶奶相识事情。

    只是在说起老家的时候,爷爷的神情有一种悠然神往,跟白天来祭祖的那个老头很像。

    “爷爷就记得老家是河南的,至于具体哪地儿都不知道了,我出来的时候小,当年哪河南那边是连年灾害啊,你太爷爷太奶奶带着我一路逃荒。路上,你太爷爷病死了,你太奶奶能熬一点,把我送到上海找着你太叔爷之后一病不起也走了”说到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倒没有什么太多的悲伤,有的只是念想。

    爷爷自小就在上海长大。

    “那爷爷是跟着太叔爷长大的吗?”微微的碳火,映着还未消融的雪,显得格外的温馨。

    “可不是,你太叔叔打了一辈子光棍,走的时候是我给他送终的。”爷爷感叹的道。

    太叔爷走后,爷爷是一个人了,想来看着今天那祭祖的情形,自也是别样感受。

    “太叔爷是干什么的呢?”

    “你太叔爷了啊是个浪荡子,不过你太叔爷聪明,他在一家菜场看仓库,他呀特喜欢打马吊,就是手气一直都不怎么好,老是输。我那时候对于太叔爷可瞧不上了,他输了呢老是打我,那打的可狠了,还说我是丧门星。不过,偶尔也会赢,赢了呢,也会给我两个钱儿,让我吃红。你太叔爷说啊,这赢了钱若不让人吃红,以后就是输了当裤子”爷爷完全沉浸在了回忆之中,嘴里虽然说瞧不上太叔爷,但那神情完全是两回事。

    “那时候啊,赢了钱你太叔爷就会半夜起来数钱,数饿了呢,你太叔爷的床头上面啊会吊一只篮子,里面常会放出吃的,那时候家家日子都难,总是吃不饱,爷爷会半夜饿醒,醒了之后了,爷爷也不吱声,就是抱着肚子卷成一团,然后用劲的吞着口水,咕噜咕噜,你太叔爷听到了,会用脚指夹着油面饼从他那头递到我这头来”

    “用脚指夹着呀那能吃吗”叶梧桐咋舌。

    “哼,怎么不能吃?是现大家生活好了,这样不好吃,那样不能吃的。那年月,有油面饼,甭管是用脚夹的还是怎么的,那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