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康熙年间-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想他。

    “若鵷?”四贝勒一回府,就看见大门里背对着府门立着的若鵷,把缰绳交给一旁的小厮,四贝勒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若鵷身边。

    听见四贝勒的声音,若鵷回过身,待他走近了,道:“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事儿都办完了,赶上十四弟生辰,在额娘那一块儿喝了两杯,皇阿玛就让回来了。”解释了两句,四贝勒问道,“怎么在府门口儿这站着?这是才回来?”

    “咱们格格啊,这是要出去又舍不得!”杜鹃笑着道。

    “什么要出去又舍不得的?”四贝勒没大听明白。

    “杜鹃!浑说什么!”若鵷跺了跺脚。

    “奴婢可没有浑说,方才格格您不还说怕‘他’回来瞧不见您,到处找您吗?”杜鹃笑着揭若鵷的底。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编排起主子来了,好大的胆子!”若鵷伸手要抓杜鹃,却叫杜鹃躲开了。

    “他?”杜鹃一提醒,四贝勒立马心领神会了,任杜鹃往自己身后躲,笑瞧着若鵷在自己身前气呼呼地要抓杜鹃,却隔着一个自己,怎么也够不到。

    瞧见四贝勒揶揄的神情,若鵷不争气地烧红了脸,见眼前两人都是一个笑模样,分明是在打趣自己,嘟囔了一句什么,若鵷转身跑回了自个的院子,撇下身后杜鹃的呼喊和四贝勒没再止住的笑声。

第八十六章 上元佳节() 
转眼就要到上元节了,上元节宫里头有宴会和烟火花灯,四贝勒来同若鵷商量上元节是否回宫时,若鵷摇头,宫里的花灯她不是没见过,倒是民间的,她有些好奇。让四贝勒替自己给康熙带个好,若鵷打算今年的正月十五在宫外头过。四贝勒不放心,拨了几个人跟着她,若鵷也没推辞,她也怕出意外。

    天一擦黑,若鵷就带着杜鹃出了府门,其他人则换了百姓的衣服远远跟着。

    “杜鹃,这儿有什么桥没有?”若鵷兴致勃勃地四处瞧着。

    “桥?内城倒是没有。”杜鹃回道。

    “也不知道这‘走百病’灵不灵,若是灵验,倒是真该让良妃娘娘试试。”若鵷嘀咕着,瞧见不远处的面摊,拉着杜鹃找了张桌子坐下。

    “老板,来两碗馄饨,一屉蒸饺,一屉小笼包。”若鵷熟稔地点了几样,转而同杜鹃道,“过来坐,咱们先垫上一些,等到了热闹的街道,熙熙攘攘的都是人,这种面摊是摆不进去的。到时候饿了,咱再吃点别的小吃。”

    杜鹃担心东西不干净,不敢让若鵷吃,若鵷倒是不在意,现代时逛庙会也是如此,她没那么金贵。

    不多会,东西就上齐了,若鵷不挑嘴,路边摊的小吃进到她嘴里,也觉得是美味。

    吃到一半,忽然想起来暗中保护自己的几人,若鵷四下环顾,却也没瞧见人。大街上,又不好大声喊出来,只怪自己大意了,出门前没同他们商量个暗号什么的,能随时喊他们出来。现下没法请他们吃东西了,只好回去之后叫四贝勒打赏他们当做补偿吧。

    等到若鵷两人吃过东西,这一带的人也多了起来。华灯初上,映着墨色的天空,像是节日里德昂族姑娘身上的盛装。

    街上的花灯、玩意、杂耍渐渐多了起来,对于这些若鵷并不多在意,她只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就像在现代时,明明每年去灯会都差不多的内容,可她还是会乐此不疲地拽这个,拉那个,然后裹得严严实实的,从东头逛到西头,从南边逛到北边,一处也不肯落下。

    “格格,您怎么什么都不买?”杜鹃见若鵷一会这个摊子瞧瞧,一会那个摊子看看的,可却只是看,却不买,奇怪道。

    “这些东西我买来又没什么用处,拿着也是累赘,难不成你嫌手里太轻巧?”若鵷笑着拿起个簪子在杜鹃头上比划了一下,惹得杜鹃直往边上闪。

    放下簪子,离开摊子几米远了,若鵷才道:“一掂那分量就知道是假的,还不如家里那支镶红宝石香叶金蝉簪呢!回头送给你。”若鵷笑着往前头走。

    “格格,那可是皇……赏赐给您的,怎么能送给奴婢。”杜鹃压低了声音连忙推辞。

    “那个很配你,推辞什么?我的首饰你都可以戴,放着落灰多可惜?”若鵷的嘴角一直翘着不曾放下,又转到了一个猜灯谜的摊子前。

    “姑娘猜灯谜吗?猜中了就把这盏花灯送给姑娘!”摊主热络地招呼着。

    “花灯?”若鵷瞧了瞧架子上挂着的花灯,各式的都有,最多的还是莲花灯。

    “拿着花灯,小姐妹俩儿去护城河放花灯许愿。”摊主笑吟吟道。

    “小姐,猜一个吧。”杜鹃拉着若鵷的衣袖,有些兴奋。

    “好啊,你看中了哪盏?”杜鹃平日里总是守着规矩,也总是照顾自己,难得她今天像个小姑娘似的想要盏花灯,若鵷很是乐意。

    最终杜鹃挑中了一盏素白的花灯,虽说叫花灯,上头却画着翠竹。

    “你喜欢竹子?”

    杜鹃轻轻“嗯”了一声,不知是不是花灯映的,脸上红晕更深了。

    “酒醉刘伶。”若鵷轻声念着谜面。

    “小姐,这是什么意思?”杜鹃虽懂汉文,却只限于认得字,再深一些,她则不大明白。

    “酒醉刘伶……这刘伶是个人名,乃东晋‘竹林七贤’之一,以饮酒而闻名天下。传说,他有一次经过杜康开的酒店,见酒店外头的对联写着,‘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横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钱’,不禁大笑,觉得店家是在吹牛,因而进得店中。三杯酒下肚,他竟真的醉倒了,跌跌撞撞回得家中,一醉三年。三年后,杜康去刘伶家讨酒钱,却被告知,刘伶已去世三年,刘伶之妻更是要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说,刘伶只是醉酒而已。众人将刘伶的棺材打开,只见刘伶渐渐苏醒,没事儿人一样伸了伸胳膊,打了个哈欠,口里还有浓浓的酒香,直道好香的酒。自此,民间便有了‘杜康造酒醉刘伶’的美谈。”若鵷用着通俗易懂的话将给杜鹃听。

    “那,小姐可猜到这谜底是什么了吗?”杜鹃的样子有些紧张。

    冲杜鹃笑了笑,若鵷道:“要不是为了你,我才不拿自己的狗爬字来大街上丢人呢!”说着,若鵷在摊主备好的宣纸上写下了五个字——“对棋陪谢傅”。

    “谜面才四个字,小姐你怎么写了五个字?”杜鹃指出最直观的不同。

    “这个谜面,是求凰格,谜面的文意要同谜底对仗,讲究平仄,中间还要有连字,所以谜底才会比谜面字数多。”若鵷耐心解释着。

    杜鹃点点头,似懂非懂道:“小姐,你的谜底是个句子?”

    “这是句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别房太尉墓》里头的一句。”若鵷笑着同杜鹃解释着,又回头将宣纸递给摊主,轻声道,“您瞧瞧,我答的可对?”

    摊主竖着大拇指,叹道:“姑娘好才情,这花灯在这挂了一晚上了也没人给对走。”一边说着,摊主将竹灯摘了下来,取下灯下头的灯谜,和若鵷的谜底一同挂在空架上,将竹灯递给了若鵷。

    若鵷又随便挑了盏荷花灯对出谜底来,和杜鹃一人拿了一盏往护城河的方向走。

    “小姐背给杜鹃听听吧,杜鹃乐意听小姐背诗。”杜鹃喜滋滋地一边把玩着手里的花灯,一边攀着若鵷的胳膊道。

    “好啊,那我就背给你听。”顿了顿,若鵷开腔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小姐背得好听,就是奴婢一句也没听懂。”杜鹃有些沮丧道。

    若鵷拍拍杜鹃的头,道:“没关系,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也看不懂,慢慢儿的就会了。来,我解释给你听。”见杜鹃点头,小脸又欢喜起来,若鵷徐徐地讲解起来。声音轻轻的,柔柔的,有些甜糯,却不粘腻,杜鹃只觉得再没有比这声音更好听的了。

    讲解过后,若鵷依旧微笑着道:“杜甫的诗是一部‘诗史’,读着他的诗,就像在读唐代的历史。他的诗也比较容易读懂,传言,他有时写好了诗,会找路边的老妇人看,老妇人若是看不懂,他便一直修改,直到老妇人都能看懂为止。你若是背诗,可以先从杜甫的背起。”

    “小姐,换一首好不好?今天是上元佳节,这首诗听着不好。”杜鹃央道。

    “换一首呀?唔……”若鵷想了想,道,“好,换一首,我给你背一首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