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洲巨头-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基地带给人的是一种深沉的绝望,如果维克托在冷战结束前还没有成功的爬到一个关键性的位置上。

    那么到时候,他一定会面对美国的这种令人感觉到窒息的军事压力。

    因为解决掉苏联这个最大的敌人之后,美国政府接下来就会掉过头开始解决拉美,这个“四处起火的后花园”。

    而在这个过程中,强大的美国政府一定不会介意顺手抹除掉一、两个小小的毒贩子。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这个CIA线人的身份对于维克托来说又是无比重要的,关键还是看他如何操作。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哥伦比亚的联合自卫军(AUC),这是一只哥伦比亚国内的右翼准军事组织,拥有武装力量近一万人左右,领导者是卡斯塔诺兄弟。

    同明确反对政府的“哥武”不同,联合自卫军最初成立的目的,不过是一群企图在越来越严重的政府和游击队的冲突中自保的地主们所组建的一只军事力量。

    联合自卫军的发言人曾经声称:他们拿起武器是为了反抗游击队的肆虐或犯罪团伙的洗劫。

    所以,带着明显右翼色彩的联合自卫军受到了哥伦比亚政府的支持和纵容,甚至可以看到自卫军的士兵同政府军士兵一起对游击队发起进攻,双方共同进行一些军事行动。

    甚至一些政府的高官本身就加入过这一组织,譬如后世的哥伦比亚前发展部长、驻欧盟大使卡洛斯·阿图罗就被哥伦比亚司法部门指控其曾加入联合自卫军,于1996年2月在一个庄园里指使其控制的民兵杀死了20多个平民,并造成200多户农民被迫搬家。

    这是联合自卫军的招牌战术,就是带着一份名单到达某个游击队控制区内的村庄,当众折磨和肢解被定为目标的村民,以此来警告那些支持游击队的民众。

    这种警告性的行为结束之后,再将所有的村民强制性的驱赶出居住地,将所有的一切焚烧的一干二净,以此拔除游击队在这个地区所获得的支持和补给。

    这种做法导致民众逃离,农村人口锐减,“哥武”控制区内十室九空,堪称壮举。

    和游击队一样,为了获得继续战斗下去的资金,联合自卫军同样绑架、杀人、制造恐怖,同贩毒集团合作,为其毒品运输提供保护甚至亲自动手参与其中。

    但是和被口诛笔伐的游击队不同,外界对于联合自卫军的批评几乎没有,而零星一点见报的新闻,也很快被人抹去。

    直到后世人权组织和美国的工会起诉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可可供应以及在哥伦比亚的工厂,每年向联合自卫军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其保证自己的可可生产基地不受到游击队的侵扰,以及让其暗杀掉闹事的工会领袖。

    自1981年起,可口可乐哥伦比亚公司就指使自卫军暗杀了十一个闹事的工会领导,其中在卡列帕市就杀掉了八个,一半是在就集体合同进行谈判期间被打死的。

    而遭受到恐吓的工人就更多了,有据可查的就有68名。

    紧接着食品工业工会在卡列帕制瓶厂的两名干部遭枪击身亡。

    随后,资方暗杀队向厂工会执委会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洗手不干,要么离开卡列帕。

    于是工会垮了。

    1983年,工会试图在卡列帕市当地恢复活动,但是很快派去的干部就被杀掉了。

    可口可乐哥伦比亚公司安排自卫军的杀手直接在厂部内挂职当差,一有风吹草动就抄家伙行动。

    就在前不久,自卫军又直接当众处决了重建工会的主席伊·希利。

    这一巨大的丑闻被披露迅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震动,而联合自卫军这个极右翼的准军事组织才开始走入世人的视线。

    但是现在,所有人都无视了AUC组织残酷、血腥的手段,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联合自卫军是右翼组织,它反共亲美。

    说到底,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决定一个人或者组织是否有罪,他是否应当接受审判,排在第一位的评判标准永远都不是他有过什么样的罪行。

    而是他的政治立场如何,究竟是亲美还是亲共,有没有利用价值。

    因此,维克托看重这个CIA线人的身份,并不是巴望着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获得一个什么“护身符”,而是希望以这个身份为踏板,与将整个美洲当做自家后院的美国佬们建立更直接的联系。

    再有,凭借着这个身份,只要是将来他做的不是太过分,总能够依靠这个身份获得一个洗白的机会,这一点对于素有野心的维克托来说,尤为的重要。

第二十章 权钱媾和() 
将手中的资料重新塞进文件袋中装好,然后交给站在身后的阿托收好的同时,维克托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什么表情的对约翰问道:“你的这份礼物我很喜欢,我就收下啦。”

    “这是我的荣幸,”约翰端起女侍者送上来的果汁,直接仰头一饮而尽,他放下杯子,舔了舔嘴唇说道。

    “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回美国,我想预留一些时间做一下准备。”

    语气顿了顿,维克托又转口说道:“你知道,我名下除了建筑公司之类的,最近还新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银行,如果要去美国的话,我也想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投资机会。”

    约翰深深的看了一眼维克托,对于他话语中的深意掌握得很到位,维克托的表面上的意思是正常的投资活动,实际上则是在向约翰询问,到了美国以后,有哪些方面的人或者事是需要他注意,上下打点的。

    在权与钱的勾结之中,如何送钱也是一个学问,有钱也不一定能够送得出去,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且还面对着一个对方会不会收的问题。

    再者,送什么样的“钱”也值得考量,就像维克托对约翰说的那样,他名下有梵迪诺建筑公司,还有一个绿湾投资银行。

    如果只是普通的行贿送钱的话,直接以梵迪诺建筑公司的名义向美国国内账户转钱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对方是和维克托一样,同属于政客的话,那么怎么送钱就很有讲究了。

    对方如果不敢直接收钱的话,那么维克托可以用绿湾投资银行的名义,在美国国内设一个点,走政治捐献的路子。

    当然,这种做法更复杂,也更隐秘,尤其是以绿湾这种外国投资银行来进行操作的话,也会繁琐得多。

    但是这些都不要紧,在美国国内,相类似的金融机构在捐献政治献金方面早已经是有成熟的经验了,就算维克托不明白,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出身于白宫律师团,对于这类操作相当熟悉的幕僚长内森·米勒。

    不懂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负责,维克托只需要得到一个自己期待的结果就好了。这是一个至理名言。

    “如果是投资的话,我倒是能够帮上一些忙,”略一犹豫,约翰很快对维克托说道:“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先看看你名下的投资银行的业绩才能再做决定。你知道的,现在可以投资获利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不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的话,那么还不如不做。”

    “这个你可以放心,绿湾投资银行的前身,绿湾基金自从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投资活动,还没有让基金的那些“入资的客户”失望过,”维克托立刻笑眯眯的说道,而且还特意在说到“基金入资的客户”的时候加重了语气,点明了自己绝对不会让约翰难做的。

    对此约翰没有再说话,他只是笑了笑,刚刚简短的交谈就决定了今后两人的合作模式:约翰负责为维克托介绍那些他在美国国内所认识的“关系网”,并且尽力为维克托的绿湾投资银行拉来“客户”,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维克托了。

    而维克托呢?他则需要保证能够为这些约翰拉来的“客户”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但是,这个“钱”可不是白给的,这些“客户”也必须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并且日后维克托还需要继续向约翰提供资金和信息上的支持,保证他能够继续向上攀爬。

    这是两个内心中充满了勃勃野心的人所签订的“盟约”。权钱交易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一方出钱一方出力罢了。

    但是它困难的一点就在于这个如何找准目标,踏出第一步。正所谓钱这个东西也不是谁都能送得出去的。

    别看上次国会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斯考特·赖利参议员会帮助维克托,在美国国会内推动了一项对萨尔瓦多很有利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