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不厚道的笑了笑,一摸鼻子:“好像还真没有。“

    周晓迪一脸震惊的看着李牧,没想到他连自己都敢耍……

    孙永也有些瞠目,搞什么啊?

    李牧这时候微微一笑,说:“周院长,其实说起3321的后续发展,确实是有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学咱们学校能帮忙解决一下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周晓迪急忙追问:“哪方面还有问题?”

    李牧说:“3321往后的信息处理工作会比较大,促进的订单越多,客服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我准备给3321寻找一个固定的办公职场来容纳线上维护人员和客服,3321是从人大校园内诞生的,如果落户到校园外,说起来也不太好听,所以,希望咱们学校能给我批点场地。”

    “噢,场地啊……”周晓迪想了想,说:“这倒是好办,咱们学院办公楼还有闲置的办公室,你需要多大面积?我帮你协调一下!”

    孙永当即用右手撑在额头上、挡住双眼,心说周晓迪你个办学把脑子办浑了的傻子,他给你说明任何好处了吗?是答应了让人大参与,还是答应了人大共同管理?什么好处都没给你,就让你解决办公场所,你就傻不拉几的要答应他?

    李牧此刻认真的想了一下,虽然3321是地域性很强的o2o项目,但是粗略估计,未来在燕京要服务的家庭也不会少于两万户,换句话说,将来至少要保证在燕京本地,解决两万个大学生的兼职就业,燕京的985、211大学加起来超过20个,光这些院校,每年大一招收的新生就超过四万人,还有其他的普通本科院校,到时候一旦业务扩展到普通院校,把普通院校学生的课时基准价格下调到10元左右,相信还是会有市场空间的。

    支撑这么庞大的订单量,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人力,光是客服、投诉就需要好几个人,更何况在线审核、订单电话确认这些支撑人员,眼下3321还没有热线电话,长期单纯依靠站内信是不可行的,更何况自己也没时间去看。

    如此一来,就真的得尽快构建一个职场并且把人员补充到位,将来如果有机会把3321拓展到其他城市,燕京这里就作为总部基地。

    这个规划算下来,怎么也得有个两三百平米的办公场所吧?

    周晓迪听到这个数字,略一考虑,便说:“咱们院的多媒体楼五层有三间电教室空着,每一间都有一百一二十平,闲置很长时间了,我看完全可以批给3321嘛。“

    说完,周晓迪扭头看着孙永:“孙校长,你说对不对?”

    孙永轻叹一声:“你们院的闲置资源,你们院自己定就行。”

    周晓迪一听这话,当即拍了拍大腿说:“那就这么定了。”

    李牧瞪大眼睛,一下子就是三百多平办公地点,这手笔不小啊,虽然出去租这么大面积也要不了多少钱,但李牧也觉得,3321生于校园,若是能扎根校园,那就更好不过了,把3321放在人大内部孵化,也算是带着学校一起玩耍了,至于共同管理什么的,就别说出来搞笑了。

    周晓迪又向李牧抛来诱惑:“李牧啊,你把3321扎根在咱们人大,也算是给学校争光,学校自然也得给予足够的支持,还有什么需要学校帮忙的尽管说出来,比如你未来的办公地点是不是需要一些办公用品,包括电脑这些,这可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如果你需要的话,学校可以给你解决这些问题。”

    李牧看周晓迪说的真诚,也有些感动的说:“谢谢你了周院长,不过眼下3321盈利的能力还是足够的,虽然我不用它给自己赚一分钱,但是拿它的利润来满足3321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是天经地义的。“

    周晓迪略带失望的点了点头,平时习惯了在掌握绝对主动的状态下与学生对话,没想到今天一下子沦落到绝对被动的状态,现在李牧愿意把3321的后续发展扎根在人民大学,对他来说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起码这样一来,学校可以说是自己培养了李牧,并支持了3321的发展,这样也不错。

    孙永心里有些不太舒坦,3321这么大的蛋糕,对自己的母校至于捂得这么严实吗?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李牧为了3321甚至放弃了五百万现金的诱惑,那还是在电视报道之前,人大在这个时候还想搭他的快车,基本上希望不大。

    这时传来敲门声,孙永说了声进来,房门打开,李牧的班导再次出现。

    “孙校长、周院长,不好意思,燕京青年报和燕京晚报的记者找到班里来了,他们都想给李牧做个专访……”

    影响力经过一晚加一个早晨的放大,3321已经吸引到燕京其他媒体的注意了。

    孙永猜到李牧很快会成为燕京媒体的宠儿,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两家纸媒都是燕京本地发行量排在前茅的,竟然会同时找上门来,按这个时间推断,这两家报社的记者应该是刚上班就被安排过来了。

    周晓迪看了看孙永,又看了看李牧,问孙永道:“孙校长,您的意思是……”

    孙永反应过来,急忙说道:“这样吧,教学楼那边人多嘈杂,干脆就请记者到这里来采访吧。”

    班导点了点头,也没问李牧什么意见,扭头就走了。

    李牧心说你也没问问我是不是愿意接受采访,不过这种情况下,他也清楚班导很难在两个大领导面前基本没什么话语权,所以也就没发表任何意见。

    很快,李牧的班导便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孙永的办公室,两个报社来了四名记者,都是一个记者搭配一个摄影师。

    李牧不太懂媒体,但孙永却是内行,传统纸媒的记者出来做采访,如果只是普通采访的话,一般就是记者一个人来,拿着录音笔或者笔记本,聊一聊,回去之后整理成文字就直接发表了,不过这两家报社都是双人配置,有一个扛着专业相机的摄影师,那不用说,肯定是带照片的图文采访。

    纸媒领域,一般有这个配置的,就算是比较重要的新闻了,看来这两家纸媒对3321都很重视。

    班导带着四人进来,赶紧就开始热情的介绍,先是介绍孙永:“几位,这是我们学校专管本科院系教学的副校长孙永。”

    孙永站起身来,热情的跟进来的两个记者握手,本能的过滤掉了两个胸前背着相机的摄影师。

    两个记者一进来眼睛就盯着李牧,毕竟李牧已经在燕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露过面,不过,对于迎上来的孙永,两人还是礼节性的跟他握了握手。

    孙永微笑着说:“欢迎两位来我们学校。”

    两人也都礼貌回应,打过招呼,两人正想跟李牧说话,班导又很热情的介绍起了周晓迪:“这位是我们财金学院的周院长……”

    周晓迪一脸笑意的走到跟前,两名记者只好笑着点头,又跟周晓迪握了握手。

    等跟周晓迪客套完了,两人才终于能跟李牧对上话。

    “李牧同学你好,我是燕京晚报(燕京青年报)的记者,想给你做一个专访……”

第176章 卖面子() 
两家报社的记者几乎都是一上班就被派遣过来了,他们前后脚找到李牧的教室,就被李牧的班导一起带了过来,眼看是两拨人,于是大家便很友好的商量了一下,共同问一些问题,然后回去之后用不同的语言去组织稿件,如果是有比较特殊的问题,谁问的谁写进稿子里。

    于是李牧便在孙永的办公室里接受了两家报纸的采访,采访先是对他个人,在问了诸多关于3321的细节问题之后,才把采访对象转为身边两个校领导。

    有李牧在,校领导也没办法把3321往人大身上揽太多,只能按照与李牧刚达成的协议来说,不过孙永也说了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比如3321成立初期,就得到人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说眼下已经拨了四百平左右的办公场所,专门给3321使用。

    听说3321要在人大设立自己正规的办公地点,两名记者都非常好奇,共同询问了李牧几个问题,那便是3321正规化之后,是否要公司化、是否接受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否要从校外招聘职业团队。

    李牧一一回应,首先,3321虽然是大学生创建,但也是社会自然人创建的民间公益组织,所以不会公司化,不过会最大限度的财务公开,所有应该缴纳的税绝对不会拖欠,尤其是会聘请专业的会计,为3321的学生代缴个人所得税;

    其次,3321是民营公益组织,所以只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接受任何其他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