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也疯狂:冒牌大官人-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离失所四处逃荒;害得老子来替你赎罪,为百姓谋福祉。

    刘铭祺躬身在地上捡了几折近期的公文,掸去上面的灰尘,展开仔细一瞧,每一折上奏报的全跟银子有关系,粮荒报粮银,灾荒报灾银,盐荒报盐银,再有就是县级地方兴修水利无银而停工,修缮营房,为营兵匿控,再有还是粮税、矿税、关税欠收请求减免之类的芸芸种种,越看越头疼,索『性』丢到一旁,长长地叹了口气,深感自己肩上担子之重,责任之大,不是一言两句就能表达的出来的。

    正这时,房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随即进来三个人,刘铭祺抬头一打量,提学使喻庆丰这位老熟人,自不必多说。与其同行的是一位身材瘦长,尖鼻子,黄胡须长相的人,名叫:倪道传,现任康襄城布政使之职,从二品。掌一省民政、财政,世称“藩台”。另一位略肥胖些的叫汪大奎,现任康襄城提刑按察使之职,正三品。掌一省司法、刑狱、监察、驿传,世称“臬台”。三位大人均都为巡抚的辅助官员,说白了就是二三四把手的管理职位。

    三人正欲跪拜施礼,却被刘铭祺阻止,随后『露』出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吩咐道:“三位大人有劳前来就不必行礼了!日后若不是正规的场合均可免其跪拜之礼数。”刘铭祺见三位使官各个年近半百,一是自己虽说官职比他们高,但年龄上相差甚多,不忍让他们跪倒爬起地行此大礼。二是日后治理康襄城之责,更是需要他们地鼎立相助,因此自当以小事关怀之,以真情打动之,团结核心力量方能为我是用。

    布政使倪道传和提刑按察使汪大奎忙躬身面带欣喜地连声道谢。新上任的巡抚大人,看年龄不大,但人品不差,庆幸自己都这一大把老骨头了,能遇到如此体贴下属的上司,真是修来的福分。

    唯有提学使喻庆丰一反常态地躬身在地上拾起数张公文,双手摊开后,莫名其妙地高声地诵读起来:“当涂县知县廖大鲨急报:时逢七月,旱情吃紧,请巡抚大人批抗旱银13000两。渔阳直隶州知州费维西急报:当地瘟疫横行,需购置『药』品,请巡抚大人批银45000两。瑷珲县知县赵有理急报:边疆匪『乱』,城池坍塌破损,急需修补,请巡抚大人批银80000两……”

    布政使倪道传听的耳朵都竖起来,浑身直掉鸡皮疙瘩,不耐烦地阻拦道:“停,停,停,我说喻大人,你添什么『乱』啊!巡抚大人今第一天上任,你就在这咧咧个没完没了的。来的时候,不都说好了吗?我们是来给巡抚大人恭贺荣升的嘛!眼下时辰不早了!同庆楼那边我都定好一桌满汉全席,你就别在这臭显摆了!”

    提刑按察使汪大奎附和道:“倪大人所言即是,这些地方官,不是我说他们,整天有事没事,就知道伸手要银子,给多不嫌多,给少喽,他还嫌少,你拿他一点脾气都没有。喻大人就别在那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赶紧叫几个兵卒将巡抚大人的办公房重新打扫一下,把那些没用的文书该扔的扔,该丢的丢。”

    这两位的一阵狂轰滥炸似的数落,喻庆丰依旧我行我素的高声诵念,而且是越读声越大,越读越来劲。刘铭祺心里明白,这是故意念给自己听得,瞧瞧自己这个刚上任的巡抚大人有没有觉悟,有没有为百姓办事的心情和意愿。

    倪道传和汪大奎双眼漂浮不定,不断催促,越来越让人觉得蹊跷,刘铭祺随即干咳两声,微微一笑道:“好,两位大人的心意,本府心领了,稍安毋躁!喻大人为官多年,乃是大清朝的栋梁顶柱,不忘忧国,本是应当。”。

    言毕,转身又恭敬朝喻庆丰笑道:“喻大人不妨有话直说?”

    倪道传和汪大奎见刘铭祺对喻庆丰呵护有佳,俩人的脸『色』不禁一阵慌变,碍于巡抚大人的面子,也不好再行挤兑。

    喻庆丰脸『色』凝重,躬身道:“巡抚一职,责任不轻,统筹全局,身负艰巨。地方呈报上来的公文历历在目,哪一折不是急需银两,合算起来不低于数百万两之巨,巡抚大人将如何处置呢?”

    刘铭祺犹豫了一下,随后道:“这还不简单,眼下燃眉之急便是立即责令批银拨款,以解各地诸多之需!”

    喻庆丰慢慢合上折子,叹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我看大人是光有治国之心,却没有治国之银吧!”

    刘铭祺不由得一愣,诧异地望了喻庆丰一眼,疑问道:“此话怎讲,难道我偌大个康襄城连区区数百万两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吗?”

    喻庆丰冷言道:“那就要问问分管财政的布政使倪道传大人,便知?”说完,喻庆丰撩动衣袖在一旁的凳子上拍打数次,坐在一旁不再言语,把他想要说的事一股脑地堆在了倪道传的身上,看来一定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不便明说罢了。

    刘铭祺微一思索已明白喻大人之意,转身面『色』一沉,威道:“倪大人,康襄城今年财政收入为多少银两?”

    布政使倪道传身子一抖,像是突然被电打一下似的,躬身道:“回……回巡抚大人,各司、道、府、州、县、上缴来的赋税共计240万两,加上朝廷下拨的赈灾,剿匪等专用款项共计100万两,再加上历年节余共计80万两,账面上的库银共计420万两。”

    刘铭祺点了点头,又道:“那今年已支出多少?”

    “回大人,当初镇总兵王世长率兵剿匪所需的军饷粮草曾从库银支出40万两,官员的俸禄合计50万两,及其一些杂七杂八的支出款项共计100万两。”

    收支平衡,多有剩余。有了这笔数百万两的银子,再加上自己高明的经济决策和管理手段,不愁康襄城不繁荣,根本不像喻大人说的那样严重嘛,刘铭祺接着又多问了一句:“那库银还剩余多少银两可供差用啊?”

    倪道传支支吾吾道:“不足200……200两!”

    “什……什,什么?你当本府不识数吗?”闻听此言,刘铭祺当即震怒道。俗话说:打江山要靠枪杆子,那么,治江山就得抓钱袋子,若不是亲耳听到,谁能相信康襄城这座塞外名城居然库银只有不足200两,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倪道传自知巡抚大人定会问罪,随即“扑嗵”一声,差点没把他的膝盖骨戳碎,伏在地上颤声道:“下官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

    刘铭祺火冒三丈,愤然扯掉自己一直在精心塑造的平易近人、以德服人的谦谦公子形象,霎时『露』出原有的欲扶大厦于倾危、拯百姓于水火的仁人志士的英雄气概,怒道:“好你个倪道传啊!胆大包天、罔顾王法,欺瞒本府不说,竟敢私吞数百万两的库银,罪大恶极,罪不可赦,本府岂能饶你。”

    倪道传老泪横流,哀道:“巡抚大人,下官冤枉啊!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把数百万两的库银监守自盗呀!请大人明查!”

    刘铭祺眉尖一挑,喝骂道:“查个屁!快说?库银所用何处?”那可是白花花的雪花银呐,今日若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先,刘大巡抚那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跪在地上的倪道传颤声道:“银子……银子都被百官“借”走了,大人若是不信,下官手里的库银账目上都有详明的登记和收据。”

    刘铭祺一顿,暗道:“难道大清朝也有挪用公款之说?如此看来,则堂堂康襄城,竟是一空架子。国库空虚,关系匪浅,老子刚当上康襄城的巡抚,屁股还没做热,这无形中也是在考验自己的执政能力,岂能坐视不管?”

    刘铭祺眸中一道冷光掠过,『逼』问道:“身为财政要员,那你是干嘛吃的。”。??

    倪道传跪在地上抖成一团,活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心惊胆颤,干嘎巴嘴说不出话来。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然而库银亏空,对下面的胡作非为睁眼闭眼,包庇纵容,就不简单地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被查出来,后果将是弹劾罢官掉脑袋的事情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倪大人,巡抚大人等着你回话呢?”一旁的提学使喻庆丰『插』话道。此时的喻庆丰心里明白,自己压的这一“宝”看来是没压错。一身正气,为官清正廉洁的他对百官借用挪用库银之事,早就曾明察暗访,了如指掌,在赵度担任巡抚的时候便多次直言不讳地揭『露』此祸国殃民之举,不料,自身不干不净的赵度更是混账,对喻庆丰这种多管闲事的人极为反感,差点就将多嘴的喻庆丰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