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也疯狂:冒牌大官人-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匪寇大军折其大半,元气大伤,大挫其反国叛『乱』的势头。

    喷溅的满脸是血鲍铁骑着马急匆匆地赶回后,翻身跳下马来,冲到刘铭祺的面前,呲着牙抱怨道:“哎呀,总兵大人,怎么突然令我等撤兵啊,为何不一鼓作气将这帮逃匪全灭光算了。”

    早知道鲍铁准憋不住,会跑回来问个究竟。刘铭祺嘿嘿一笑,道:“你的胃口还不小吗?兵家有云:穷寇莫追,兔子急了还咬手呢?如若我军再没完没了地追着匪寇不放,难免匪寇们狗急跳墙,情急反扑。鲍将军可别忽视了匪敌手里的那几百条火枪,一旦他们反过劲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当将军的,上万兵卒的『性』命可全捏在咱们手里啦!可不能逞一时之勇啊!”

    一席话,鲍铁这才如梦方醒:“哎!总兵大人言之有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总兵大人用兵如神,令莫将长见识啦!”

    “所以说,你以后啊!要多读读兵书,多研读孙子他老人家兵法战策,才能不愧于你这大将军的雅号哇。”

    “喳!谢总兵大人教诲!”鲍铁憨憨一阵傻笑,拱手道。

    真是榆木脑袋,不开窍。刘铭祺叹了口气,接着传下命令。把今夜在混『乱』中匪寇遗丢下来的八门火炮以及弹『药』全部配备火枪骑兵营。暗想:这一仗真是收获颇丰啊!连匪寇的命根子都给夺来了,看他们以后还狂妄不狂妄,以后,火枪骑兵营便可更名为枪炮骑兵营,岂不是如虎添翼。

    随后又命鲍铁,将此大捷之战立即派传令兵快马向康襄城里的王总兵通禀,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说不定,这一高兴啊!病也好了一大半。

    此时,其他三位参将也纷纷赶了回来,下马施礼过后,孙竹笑呵呵地道:“总兵大人,这此仗打得真痛苦,咱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啦!”

    刘铭祺微微地点了点头道:“嗯。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先别高兴的太早,别忘了,匪寇们少说还剩下数千兵马和几百条洋枪呢!不可轻敌啊!”

    孙竹接话道:“轻敌倒是不敢,不过,眼下我军粮草全无,是不是该回康襄城补充些粮草给养,然后再……”

    话未说完,刘铭祺摇了摇头,打断道:“不可!我们即使没了粮草,可是匪寇们的粮草不是同样也化为灰烬了吗?咱们是叫花子还怕他要饭的吗?你们猜,匪寇的下一步会怎么办啊?”刘铭祺有意考了考众将,自打当了这个总兵大人后,不是自吹自擂,他的军事指挥才能真是绰绰有余,真搞不懂手下这几个参将的脑袋为何总是慢半拍,事事都要他亲自提醒暗示才能悟出道理。

    众人沉思片刻,刘习眼前一亮,先开口道:“他们一定会回瑷珲城!”

    刘铭祺面无表情地道:“对喽,咱们可不能给匪寇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更绝不能放虎归山!”

    众人恍然明了,连连点头,“总兵大人站得高看得远,高明啊!真是令我等望尘莫及,心悦诚服。”终于明白刘铭祺意图的赵正纯连声赞叹不已。

    刘铭祺随即脸一沉,命令道:“传我的军令,留下三百清兵在此打扫战场,之后,立即返回康襄城待命。小宝胜任营千总之职,枪炮骑兵营任攻城先锋营,速率大营先行争夺瑷珲城,其余四营急速行军,随后增援。”刘铭祺的心腹之人小宝尽管胆小怕事,身份卑微,自从与刘铭祺结识之后,每每关键的时候肯定会被他推上重要的军事岗位加以磨练。玉不磨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英雄不论出身,只要有人提拔重用赏识,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扬名立万的。

    “喳!”四将军和小宝同时得令,转身急急而去。刘大总兵分析得没错,很显然,被偷袭过后的匪寇们,粮草尽失,伤亡无数,急需回瑷珲城休整,意图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如不趁机先发制敌,端了他们的老窝,让他们有家不能会,有城不能进。再加上无粮无草,势必让匪寇们雪上加霜,军心大『乱』,无路可走。

    虽然刘铭祺在后世没读过兵书,也没打过仗。但现如今却凭着他灵活多变的头脑和狡诈的手段,已然将匪寇们一步步『逼』入绝境。

    ……

    。凌晨卯时,天蒙蒙亮,士气如虹的大清兵浩浩『荡』『荡』开赴瑷珲城,争分夺秒,一路奔袭,待到兵临城下的时候,已能远远地望见瑷珲城大开城门,英姿焕发的小宝笑嘻嘻地站在城门口列队欢迎刘铭祺率兵进城。

    留守在瑷珲城内的匪寇不足五百,小宝率领的枪炮骑兵营势如破竹,不费吹灰之力,便杀进城内,投降不杀,反抗必死,一股脑将匪寇全部俘虏,关进城中的大牢。

    进城后,刘铭祺不敢有半点疏忽,除了命令四营分别把守瑷珲城四面城门外,又安排十几名守备带着火头军到城中的百姓家买粮。眼下迫切急需解决的是全军将士和战马的粮草问题。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可是燃眉之需啊!不能耽搁,绝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087:夺城之后() 
087:夺城之后

    话虽如此,可十几名守备带着火头军在城里吆喝了半天,却没买到一粒米,均被百姓拒之门外,只好空着手垂头丧气地回来复命。

    刘铭祺一看便急了:“真他娘的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成?拉出去,每人重打二十军棍。”平时就觉得这些个守备们碍手碍眼的,大事干不了,小事干不成,军中无粮是大事,他们居然无功而返,简直是此有此理,岂能容忍。

    十几名守备见刘铭祺火冒三丈,小脸吓得煞白,忙跪地求饶,其中这里面还包括刘铭祺的老上级,兑字营的守备赵有理,哭着喊着跪在地上哀求道:“总兵大人息怒,莫将们买不到粮米实在是有苦衷的啊!”

    刘铭祺怒视了一眼赵有理,狠道,“什么苦衷?快快道来,如若狡辩,多加二十军棍,严惩不贷。”刘大总兵发狠那可是六亲不认呐,身担重责,容不得他徇私。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筹集到足够全军三日内所需的粮食,方能保城阻敌,与城外的匪寇周旋抗敌。再说这些清兵们,很多是当初和自己一样被硬抓进来当壮丁的,出生入死,流血流汗,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为国卖命吧!

    赵有理一个头磕在地上,锅盖帽随即滚掉在一旁,倏地抖着小腿,伏在地上委屈道:“启禀总兵大人,我等在城内挨家挨户地找老百姓买米,无奈手中并无现银,只能开据官府的欠银条,百姓一看官府打白条征粮,都不肯把米粮卖给我们。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为官者平日里愧对于民,失信于民所造成的。更何况匪寇在此横行数日,官府软弱无能,投敌卖城,瑷珲县里的知县吴宫还带着三班衙役协助匪寇烧杀抢掠,致使百姓妻离子散,城破家亡,百姓们现如今对官府的卖国恶行恨之入骨,深恶痛绝,谁还肯将粮米卖给官府啊。再说,眼下这兵荒马『乱』的,民不聊生,百姓们存米保命,也是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以上均为实情,请总兵大人明察。”

    听闻此话,刘铭祺不禁眉头一皱,脸『色』登时凝重。平日里官府的大小官员不知爱民如子,解百姓之苦,怎换来百姓对官府的拥护和支持。危难当头,不顺民意者亡也。

    军民本是鱼水之情,唇齿相依,启容卖国之贼践踏。刘铭祺身为官府的军事领袖如若再听之任之,不去过问百姓的疾苦,不严惩官府的贪官污吏卖国贼,岂不是更加让其肆无忌惮地祸国殃民了吗?在其位谋其政,绝不姑息。想到这里,刘铭祺当即断然道:“赵守备听令,速把瑷珲城的知县等大小官员统统抓捕过来见我。”

    “喳!”赵有理得令后,起身带着百名清兵冲向府衙。这里有人问了?刘大总兵进城,瑷珲知县为何不列队迎接?为何躲在府衙,闭门不出呢?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个地方贪官各个欺软怕硬,贪生怕死,自从匪寇攻打瑷珲城后,瑷珲城驻军参将关子材兵败如山倒,带着残余的将士弃城而去,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官全都成了匪寇们的奴才,俯首称臣,随传随到,助纣为虐,甘心做匪寇们的傀儡,根本想不到大清兵会这么快又杀了回来。

    不大一会儿,瑷珲城的众官员相继押到刘铭祺的军帐之内,见到刘铭祺后,腰杆子怎么也挺不直,惶惶恐恐的跪倒一片。为首的一位肥头大耳的官员带着哭腔道:“总兵大人率兵攻城剿匪平叛,救百姓于水火,让我等又重见光明。大人之功举,注定是要名留千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