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收拾干净之后借口消食,拉着父亲和弟弟一起去村中转悠了,邹正业趁机和家里人把这事给讲了一遍。

    邹晨听了之后,沉吟良久方道:“二伯和阿爹的意思呢?”

    邹正达笑道:“我没有啥意思,你看着办,我是只管同意既可,呵呵……”

    邹正业则是担忧的看了一眼黄丽娘,垂下头不说话。

    “我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邹晨笑着说。

    “好事?”邹正业抬起来不解地问道。

    “正是,阿爹。您想想,咱们乃是农户,而外祖家已然是换了门庭,成了耕读之家。此事若是对外宣传乃是二舅舅想出,咱家在他的启发下才搞出的这个养活物。虽然明面上看着咱们是吃亏了,然则实际上咱们是赚便宜了。”

    “这个东西,自古以来便无人想得出。若是真传到东京城,官家必定欢喜。官家若是欢喜,那赏赐必然是多多。这么多的赏赐,咱家无财无势,岂能守住?少不得受那些官吏们盘剥索取。咱们若是对外说这是二舅想出来的,咱家只是按着他的想法去做。虽然少了一个好名声,不过实惠还是落在咱们头上。想必外祖是不屑于和咱们争抢这些微末之利吧?而且若是我二舅真的借此势中了举,那便可以去东京参加正月的府试,到那时,若是中了状元或是探花,与咱们家也是有好处啊。”

    邹晨说完这些,邹正达一拍大腿,“正是,咱们得利,他们得名,凡事有他们在前头挡着。……呃……弟妹……嘿嘿……”看着黄丽娘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黄丽娘见状便笑道:“如今我是邹家妇,自然事事要先为邹家着想。二哥说的极是,小晨说的也有理。那三哥?……”

    “我自然也是没意见!”邹正业就道。

    当下家里人便决定了下来,等到黄里正回来之后,由邹正业说了一番,黄里正听了自然是极为高兴,连连称赞邹正业明事理,并说道以后年年的活物均由黄家包了,黄家在宛丘也是有一个酒楼,可以包销活物。

    第二日黄家人一早便回去,邹正达和邹正业送到了村外才回来。

    邹晨看着远去的马车心里想道:“所谓亲戚,也不过如此,一旦有利益便闻香而动。邹家若是想自保,现在必须依附于黄家。黄家虽然对邹家好,也只是基于对黄丽娘的爱意。只希望自己的四个哥哥能有出息,考中举人,只是到时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这天下考到了四五十岁还未中举的不知凡几啊!”

    黄里正走了没几天,便有消息慢慢四散传播开来,原来这邹家养活物,竟是黄家二郎的计策。那些读书人原本对此事持不屑的态度,一听此事乃是读书人提议的,竟一改先前的语气,对这邹家多有褒奖,甚至还有读书人写诗称赞邹家兄弟。

    自此之后,凡是有人来问,邹家均声称乃是黄家二郎的提议,他们也不过是照着办罢了。如此,消息传了几天,宛丘终于有了动静。

    一天正午,邹家人正在吃饭,突然听到前院的狗叫,待出去一看,原来竟是黄家三郎黄天明,他骑着一匹马,满身大汗面带焦急之色。

    邹家兄弟连忙将人请到东院,黄丽娘看到后吃惊的问道:“小弟这是怎么了?莫非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黄天明喝了一碗水,理顺了气才说道:“姐夫,邹二郎,家父才得了消息,今日下午知州陈公(陈执中)率通判和录事参军将至邹家庄看察占城稻和稻田活物,你们尽快准备一下吧。”说完了之后,接过邹晨端来的一碗素饼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

    家里人得了这个消息,均是大吃一惊,邹家人别说知州了,连县令都未曾见过,平日见过最大的官员也不过是里正或者下乡的差役罢了,怎么今天突然就有知州来临。这一下慌了手脚,邹正达连忙去请邹里正商议,让二郎去请邹老爷子,邹正业则是陪着黄天明问计。

    黄天明笑道:“姐夫不必惊慌,这陈公最是公正,又深得帝宠,与农业一事上又有建树。你们言语上恭敬些既可,若是陈公垂询,只须将实话奉上,……”又思忖了一下补充道,“二哥也会陪在陈公身边,到时姐夫……”

    邹正业正色道:“稻田活物本就是二哥传与我家,三郎放心,必不会有错话。”

    黄天明听了此话,肃然站起身,整整衣袍长揖了一礼。

    一会里正和邹老爷子都被请来,里正在路上已经听邹正达说过,到了之后又听黄天明重新说了一遍,喜上眉梢,“咱这邹家庄近百年来也只有先唐时县令大老爷来过一次,如今竟是能接待知州,这真是祖上冒烟,天大的荣耀啊,哈哈哈……”又吩咐了邹老爷子几句,让他在知州前莫说错了话,尤其是这稻田活物一事,不可随意开口,看到邹老爷子点头方离去请各位族老和乡书去了。

    邹老爷子坐在东院的走廊上,还犹如在梦中,知州大老爷居然要来看儿子们的稻田?这可真是喜从天上来啊。一时之间看着两个儿子,竟是觉得个个亲切无比,往常觉得没本事窝囊的老三,这会也越看越爱。

    大手一挥道:“老二家的,老三家的,你们尽快打水擦地,将家中清扫一遍,万一大老爷一时兴起要来家中观看,省得到时一片脏乱。嗯,这真是我老邹家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荣光啊,待知州走后,定要去你们祖父坟上奉香祷告,让祖宗们也欢喜欢喜,啊哈哈哈……”

第七十九章 陈知州视察稻田() 
邹家自是一片忙乱,女人拿起抹布将家中两个院子的地板全部给擦了一遍,擦完了之后,又将院子里也清扫了一番,然后洒上水,又将过道和前院也给细细地清扫。好不容易把活计干完,大伯娘朱氏扶着马氏趾高气昂地来到了新宅。

    来了之后,一屁股坐在走廊上,先是嫌弃地面擦的不干净,又是挑剃柳氏和黄丽娘衣裳不够整齐。一派她们才是当家做主之人,看得邹晨心头火起。

    “挑啥挑啊?马上知州就来了,搞不懂你们是来找事的还是来帮忙的?”邹晨气的大声嚷道,“嫌弃我们擦的不干净,你们自己动手啊!”

    马氏听到小孙女这样无礼,不由得大怒,正准备开骂,猛然想到邹老爷子的嘱咐,硬生生给咽了下去,朱氏则是恶狠狠的上前想要扇邹晨。

    邹晨哪里会怕她,头一扬脆生生地说道:“今天露脸的可是我二伯和我阿爹,可没你家啥事!大伯娘,你这一巴掌打下去不当紧,我只怕你会打断这一份兄弟情谊。大伯娘,您可要三思啊……”

    朱氏犹豫再三,这一巴掌到底也没有敢打下去。她们婆媳二人悻悻地坐在走廊上安稳了几分,再也不敢指挥柳氏和黄丽娘了。

    过不了一会隐约听到村北传来鸣锣开道之声,待锣声敲过六道后,响起官乐管弦之声。

    邹晨在家里听的心急,拉了美娘的手和母亲说了一声便冲出了家门,一州之牧下乡,这是何等的盛事,怎可以错过。跑到了村北时,只见村道两旁早已站满了同村百姓,个个衣裳整齐。垂手而立。这时北方慢慢行来一行人,最前方的差役们高擎知州通用的仪仗,举着两个肃静牌,后面有人举着四个青旗,还有蓝伞和一个青伞,衙役们则是举着桐棍和皮槊,走在中间的差役举着一杆杏黄大旗,上书陈字,前呼后拥,好不热闹。

    仪仗后面则是跟着数辆马车和驴车。以往在电视中看到的什么八抬蓝呢大轿四抬小轿竟是没有踪影。邹晨却是不知,宋代的官员骑马成风,最烦坐轿。也只是有老弱的官员才肯坐轿,平常的官员不是骑马便是骑驴。

    等到知州一行数十人走到村中之后,早有人搀扶着族长走在最前方等在一旁。陈知州看到有尊长站在路旁,哪里还能在马车中坐得住,立刻下了马车走到老族长面前深揖一礼。然后又伸出手搀扶着老族长,好一派亲民做风。

    当听到老族长今年夏天要过九十整寿,陈知州大笑道:“早知我陈州境内人杰地灵,上古贤才备出!不仅英才多,更有耋耄(die mao),待到老丈生辰之时。我必会上奏官家,请官家亲赐天恩。”

    老族长虽然年纪大,耳朵却不聋。闻言忙道谢。陈知州扶了老族长请他坐在自己的马车上,然后亲自牵马缓步向前,后面的通判和录事并一众门客连忙在后面跟上。

    待走到百亩稻田间时,看到稻田前头站着几个人,他唤了黄天青上前询问。待得知这些乃是正主儿时,便加快了脚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