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彦博怔了一下,吴冲卿乃是自己的亲家,女儿嫁给了文及甫为妻,和文家一向亲近。他进枢密院文彦博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说,可是空出来的职位要由何人担任?韩琦的儿子吗?他能瞧得上一个转运使吗?

    想到这里便打了个哈哈,没有说什么。

    韩琦叹息一声:“自从忠彦去了永宁军中,已有一年不曾见了啊……”

    文彦博恍然大悟,原来韩琦志在三班院!

    隔了几日,韩琦找了个借口将儿子韩忠彦升为三班院点检三班副公事,而韩忠彦空出来的职位则是有曾公亮的儿子曾孝宽担任,其他几个相公都没有提出异议。

    再隔了几日,文彦博将自己的亲家翰林学士吴冲卿拜为了枢密副使,空出来的陕州知府,河东转运使的职务由富弼的舅兄晏几道担任。

    一时之间,四相皆大欢喜,雨露均沾,均借着襄邑县这件冒功的事情安插了自己的人手。

    与此同时,京城中华商会总部也召开了只由会长和副会长参加的高层会议。

    创建华商会的理事之一的邹家女,突然提出了一份操作粮食方略,在方略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平价大卖价,利用大卖场的低价策略先挤走所有的商家,然后将粮食的定价权抢到自己手中。从此之后,百姓只识大卖场不识粮油铺子。

    这个方略一出,立刻在华商会的高层中引起震动。

    他们想到的很多,大卖场中可以卖的东西可不仅仅只是粮油,许多东西都是可以在卖场中出售的,这样一来,华商会就得到了卖场中所有东西的定价权。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卖场,将来的利润会有多大,不用想也知道。

    会长和十个副会长看到这个方略,觉得十分的欢喜,等到他们往背后的势力回报时,后面的势力思忖了两三天就给了回报,告诉他们可行。

    这份方略只是非常笼统的写了一下设想,并没有将如何开办大卖场给写出来,不过邹晨在最后保证,如果华商会确有此意的话,那么她将会将卖场开设的详细方略献给华商会,只是要求邹家和她本人在大卖场中占有一定的股份。

    “早就听说过邹家人行事,从不藏私,今日一见,果不其然!”韩琦庶子韩缙赞赏的说道。

    去年进行重新选举,他以大多数的票数当选了会长。在华商会中,会长虽然是只能从十个副会长中产生,可是看得却并不是你背后的势力有多大,而是看的你能为这个华商会做多少贡献。韩缙这几年一直在为华商会兢兢业业的,所以众人一致推举他做了这一期的会长。

    当上了会长没有多久,便接到了邹晨的这一份方略,怎能不叫他惊喜呢?粮食定价权,终于要落到华商会的手中了,这可是一大功劳。

    在这一份方略的背后邹晨也写着一些有关灾年时如何救济百姓的办法,她在方略中声称,华商会既然得到了粮食定价权,那么就必须善待百姓,不能象其他的商家那样在丰年储备粮食荒年里高价卖出。

    粮食在丰年和荒年里的价格应该控制在一定幅度以上,如果华商会做不了这样的保证,那么就最好不要染指粮食。而华商会所谓的保证,是写在会规上的,一旦写上去的东西就是必须要遵守,不得推翻。

    “诸位认为这份方略有可行性吗?”韩缙询问道。

    代表着文彦博势力的文副会长首先投了赞成票,认为这份方略虽然只是一个雏形,不过只看其雏形就不难看出,如果真的用这个办法控制了全国的粮价,那可以为华商会带来多少的利润。至于荒年的粮价,他表示也同意按照方略中所提出的比平价略些一高,但是绝不能太过份的说法。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得不错!我同意这份方略,认为可行。”文副会长说道。

    文副会长一发话,其他的几个代表着丞相势力的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认为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值得华商会去做……

    “那么……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是同意,那么我便要求邹家女向华商会提供详细的行动方略了!”韩缙拍下了手中的惊堂木,代表着这件事情已经一锤定音。

    “好,我们开始议论下一个议题……现在诸位都打开手里的第二份公文,这份公文是海运部上交的,由于最近海运人数增加,造成了海外丝绸价格下降,海运部希望我们总部能够就此事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韩缙又说道。

    “难道我们要减少出海的船只吗?”一个副会长沉吟道。

    “此计不可……若是减少出海的船只,利润虽然涨了,可是由于船只减少,其实还是等于降价了。”另一个副会长紧跟着说道。

    “我这里有一份前领队张悦之的公文,公文声称在勿斯里国的海峡处,如果将其打通,那么就可以直接通到欧罗巴的海峡中。”韩缙拿出一份张悦之所写的公文,里面有详细的勘查数据全是河工们亲手测量的。

    一盏茶后,当所有的人看完了这份公文后,会议室里陷入了沉寂。

    文副会长用手敲着桌面,沉声问道:“如此长的河道,需要多少缗?其中的人力物力又是几何?离我大宋这么远,需要驻兵几何?将来给养如何给?万一我们河道打通后却被别人占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其他几位副会长一听此话非常有道理,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会议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时,在学士街陈府中,邹晨正和陈琦商量着方田均税的事情,在他们旁边坐着丁贤之和韩帐房。

    丁贤之满肚子疑惑,这份方田均税他看过之后,立刻拍案叫绝,认为是一份非常好的方略,怎么陈琦会说这份是准备废弃的方略呢?等到他再拿到陈琦书写的改良版的方田均税时,不由得大吃了一惊。改良后的方田均税没有实施强行丈量田地的办法,而是使用以田易田的办法。利用中国的土地去换取美洲的大量土地,又将土地肥瘠定为五等,每一等都可以用优惠的价格购买美洲的土地,你家土地丈量出来的越来,你能在美洲购买的就越多。

    此法一出,天下地主将趋之若鹜,因为天下人都知道美洲就是一个大金矿,如果能用中国的一百亩换一座小山,只要能淘出金,那就是千万倍的报偿。

    再加上,那里据传说还有一种亩产百石粮食的作物,如此一来,谁还愿意私藏土地隐瞒不报呢?rs

第三百八十四章 税收() 
“此计一出,天下百姓将安!”丁贤之断言道。

    陈琦头一次得到先生如此高的赞赏,不由得有些窘然。

    邹晨则是抿着嘴在笑。

    “这计策,你们准备交给相爷吗?”丁贤之试探着问道。在他想来,文彥博是绝对不肯改革的,他已经位极人臣,现在又是顾命大臣,只求稳当,绝不敢改革的,只怕陈琦将计策一交到他的手中,便会被束之高阁,从此不理会。

    陈琦淡然一笑,“此计虽好,实乃绝户计,所以未完善之前,我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言下之意,是不准备交给文彥博。

    丁贤之欣慰的笑笑,没有再说话,拿出这份方略来再次仔细的看了起来。陈琦看到丁贤之也是和他同样的意思,便和邹晨会心的一笑。

    又去和韩帐房说话,“韩帐房,你来看一下这个数据……”

    韩帐房确实是一个人才,他的心算能力非常高,任何数字只要让他看一下,便能快速的算出最终得数,有他在一旁帮忙,陈琦少费了许多心力,他只需要将数字抄回来,然后韩帐房计算清楚,他再将结果进行对比就可以了。

    “这份记录应该是伪造的……或者是被篡改过的……你来看前年苏州的田地交易记录的价格,一亩上等肥田是两贯五百文……为什么今年的田地交易数量比去年还多,可是官府的收入却减少了……这里……这里……足足有一百倾的肥瘠被篡改……肥田当做瘠田卖……”韩帐房看了几眼后断定道,接着抽出了前几天他帮陈琦算的苏州土地肥瘠表。

    “岂有此理!民之蛀虫!”陈琦气得拍案大骂。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邹晨轻轻吟道,又转向丁贤之,“先生,您来说,为什么官员们从不将百姓看在眼中?”

    邹晨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官员如此鱼肉百姓,按说宋代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不用贪污也可以过上非常好的日子。当然了,如果家里有几百亩良田那就更好了,最起码手里有粮心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