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的脸在火焰的映照下忽明忽明的变幻出奇异的se彩,双眼直直的看着火堆,仿佛这堆火里隐藏着妻子的笑容。

    三郎起身端起一个小铁锅,倒了一碗热水递给大郎。

    大郎接过热水,问道:“你说,家里都好吗?”

    三郎抬起头,看着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如同在邹家庄所看到的一样明亮,低声道:“家里肯定都好,这会也不知道是在晚上还是白天。”

    “应该是白天吧!”大郎也随着弟弟一起抬起头看着北斗七星,“你看,七位星君也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大郎歌声婉转,轻轻的诉说着乡愁。

    三郎听着大哥的吟唱声,低低的唱和:“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眉宇间是斩不断的思乡愁。

    这时,那些已沉入睡眠的兵丁们,突然听到家乡的乐府小调,纷纷支起身子,静静的听着,“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不知不觉间,泪流两行。

    渐渐的,更多的唱和声开始汇合起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众多的兵丁衣衫不整,披着衣裳走出帐蓬,痴mi的抬头看着北斗七星,不由自主的跟着乐曲一起吟唱。

    合唱越来越响,由婉转的歌声,汇聚成深厚的大合唱,一百多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飘dang在白令海峡上空,伴随着阵阵腥咸的海风,一直越过北太平洋,飘到了遥远的中国……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邹晨静静的合上了《昭明文选》,脑子里回dang着《行行重行行》的诗句。

    一滴泪水,悄悄的自脸庞滑落。rs!。

第三百零七章 陈琦中进士() 
嘉佑七年,五月,一代名臣包拯卒,邹正达和邹正业携子侄去京城吊唁。请使用访问本站。

    包公逝世时,包绶年仅五岁。仁宗到包公府上祭奠,对包绶极为怜悯,授公将仕郎、守太常寺太祝。服除之后,又加承奉郎,覃恩转大理评事。

    邹正达邹正业回来说起包拯家的家事来,不胜唏嘘。邹晨听得低下头,双眼泛红。

    八月,开始各州府的贡举。

    此次解试可谓是全家出动,几个月前便让柳氏的娘家人在宛丘里给租了一个宅院,专等着考试这几天好让家里人住进去。

    为了能让五郎安心应考,文七姐思慧也在一个月前便随着五郎回了邹家庄。

    文思慧乃文彥博的掌上爱孙,自小受过极好的教育,她落落大方,端庄娴静,又不恃宠生骄,从不倚仗自己的家世给黄丽娘使眼se。处处尊重黄丽娘,对几个妯娌又刻意的讨好,受到了全家人的喜爱。

    黄丽娘更是处处拿她和邹晨相比,让邹晨向她讨教和学习,学习她身上那股大家闺秀的味道。

    到了八月之时,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便汇聚在州府的贡院中待考。各州府的贡院全部用荆棘编铺于围墙上,禁止别人往里攀爬,贡院便有“棘闱”之称。又因为一般是秋天考解试,所以解试也叫做秋闱。

    通过报名、唱诺、搜身检查有无挟带之后,众考生随着差役们鱼贯的进入了各个考棚中。

    邹家的二郎四郎五郎六郎参加了此次的解试,今年陈琦和沈芳也一同步入了考场。

    唐宋时的考场与现代教室式的考场大致相同,并排放着几排桌子。由于考场中没有交椅板凳之类,所有的考生都是站在桌子后面进行答卷。

    北宋前期,上承唐朝和五代的制度,主要有进士、明经、诸科。宋代的诸科大致相当于唐代的明经,其中也分为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通礼等。而进士科更令世人睹目,因为考取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若是进士科能考中,那么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进士科主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场中的考生不仅要做诗做赋,还要临场发挥,按照考官出的题目做文章一篇。

    经过三场的考试之后,考生们疲惫的走出了考场,等待着几日后张榜。

    邹家人焦急的在宛丘等待着,和他们一样焦急的还有各考生和考生的家长们。

    谁不想贡举得中?谁不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呢?

    这时,遥远的白令海峡,寒风冷冽,白雪皑皑的山峰一眼望不到。

    大郎和三郎,在一个月前便下达了顺着海岸线往南前走的命令。

    这里,到处都是山峰和岛屿,气候寒冷,真不知道能盛产什么高产量的作物,哪怕就是有作物估计也会被冻死。

    一眼望不到头的山脉,山头上全是白雪皑皑的峰顶,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河水寒冷刺骨,令人不寒而栗。

    顺着这些岛屿往南走,气候才慢慢的变得温暖起来,而那些以前经常可见的蓝狐渐渐不见了踪迹,兵丁们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恶劣环境。

    最终,他们的船几经犹豫地停到了一个大岛旁边。

    大郎和三郎决定返航了,离家已经一年多了,思乡的愁绪一直缭绕在所有人的心头。

    来的时候,三条船上将近一千一百人,到了这个大陆之后,只剩下八百多人。那些死去的兄弟们,甚至连个尸首都没有,为防止瘟疫,一旦死去便被扔进了茫茫大海中。

    大郎和三郎想起当初说过的话,一定会把他们完整的带回大宋朝去。可是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便死了三百多人。

    他们决定,再对这个大陆进行最后一次搜索,如果确实找不到什么值得带回去的东西,便开始收集食物准备粮草,等到刮西风的时候,便扬帆回程。

    下了这个决定后,他们留下一百多人维护和看守大船,带着剩下的七百人,分成几队,开始对这数个岛屿进行最后的搜索。

    一个月后的今天,所有的人全部泄了气,只是几个岛,岛上什么都没有,除了树林便是雪山。几个军都指挥使偷偷的来询问,是不是要返航了。

    于是,大郎和三郎在和郑师爷、敬平交谈之后,下达了返航的命令。

    听到了这个消息,所有在岛上四处闲逛的兵丁都狂喜的呼喊了起来,相互打趣并且互捶着对方的xiong膛。

    一个兵丁不小心被人推落到了水里,刺骨冰凉的河水瞬间将他的狂喜给浇个通透,他惨叫一声站起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河水,破口大骂是哪个无耻的混蛋把他推下水的。

    突然之间,他停止不动了,惊恐地盯着自己的双手,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藏在他的手指缝里,上面还沾着他刚刚抹脸时不小心蹭掉的血迹……

    他弯腰抓了两把,看着手里的金砂狂喊了起来……

    “金子!他娘的,河里全是金子!”

    兵营震动了。

    邹家的人也被震动了。

    解试的结果,大出家里人的意料,只有五郎取得了解试资格,其他的几个兄弟和沈芳全部落了选。陈琦同时考中,将和五郎一起在明年的三月参加省试。

    邹晨安慰几个哥哥,大宋朝每隔一两年总会举行一次贡举,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后年。二哥才二十三岁的年纪,还可以再考好几次,那些连考了十次不中的考生大有人在。

    又拿出邹正文的事迹安慰他们,正文堂伯也是数年不第,不是也考中同进士吗?劝他们以后再认真仔细的攻读,等到下次贡举之时再重新考试。

    更何况一个州府几百名秀才去考试只取了前十名,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是会有人掉下去的。

    二郎他们听了劝,从此以后更加发奋攻读,准备等待下一次的贡举。

    九月,五郎与黄雪慧成亲。

    文思慧和五郎在邹家过了成亲以后第二个新年,正月后州府便开始往京城解送举子们,让举子们等在京城参加三月的省试。

    此时的仁宗,和历史上的仁宗完全不同了。

    历史上的仁宗由于经常吃丹药,这时身体已经极度不好,上朝时经常神情恍惚,而且又时不时的犯疯癫之症。

    自从前年文彥博上表,向朝堂痛斥丹药的危害后,又将十名壮年死囚列为试验品,命令他们每日不间断的服用仁宗所服的丹药,半年之后,这些死囚不同程度的出现中毒的症状,有和仁宗一样口不能言的,有全身发青发紫的,有背生疽的,有疯癫胡言乱语的,还有表面看起来健康,可是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