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曾想,在回益州的途中,龙昌期在船上亡故。死前大呼:“世间无人懂我……”

    邹晨不由得庆幸,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文彥博辞相之后,若是他还是当朝宰相之时,龙昌期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不可想象。罢相是小事,极有可能要退出朝堂,由此可见自己对朝堂的见解实在是太依赖对宋史的先知了,如果没有先知的力量自己便成了瞎子。

    应该找一个老师教教自己了……邹晨想。

    邹正业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可是身边的人却一句也没有回他的话,扭过头一看,只见女儿离自己约有一丈左右,正低头不知在想什么。

    “小晨?小晨?想啥呢?”邹正业走过去扯了一下女儿的衣袖。

    邹晨象是猛然间被惊醒,她抬起头:“阿爹,你说的是甚?”

    邹正业气馁“我是问你这码头修建的怎么样,你看要不要还加点啥!”邹晨听到这句话,抬眼观看,码头上地面平整,往河道里探出去一段用木板搭成的栈桥,可以用来停船和上下行人。

    “既是按照设计图纸建好的,哪里会有不好的,我看ting好!”邹晨耸耸肩,明显的不感兴趣。

    邹正业将女儿拉到一边,低声道:“我前几天去了知州府交公文,原本知州待我们ting热情的,可是那次……却是很明显的待我们不怎么好……”

    邹晨笑着说道:“阿爹,你多虑了。陈州府的知州乃是庞知州的学生,他待咱们家一向是公事公办,只要咱们家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他是断不会为难咱们的。”

    看了看邹正业的表情,她又说道:“咱们家现在只需要守成既可,没必要象以前那样扩张。你女儿我这点分寸还是有的,断不会将邹家领入绝境的。”邹正业听她说完,便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邹晨说完这些,想了想又说道:“阿爹,我听我阿娘说,最近在给我招女使?”邹正业不妨女儿突然问起了这件事情,可是这样的事情他又从来没有管过,眨了眨眼睛不知如何回答。

    “既是在召女使,那阿爹不如出面帮我请一位讲经史的先生吧。”邹晨便笑道。

    邹正业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又听到女儿说要请先生,愣了下神:“要先生做甚?你不是平时都是自己看书吗?”

    “阿爹,有些道理自己可以懂,可是有些道理却是需要先生来指点,而且我现在忙于琐事,有些书已经好久不读了,需要一个先生来指点指点我。”

    “那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先生?”邹正业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听了女儿的话连考虑都没考虑便问道。

    “要个,我看着顺心的。”邹晨微微地笑。

    看着顺心的?邹正业听到女儿这样说,一时有些犯愣。

    这话说了不出几日,便被在洛阳的文彥博知道,他听后哈哈大笑,提笔写了一封信,然后让自己的门客带着信来见邹晨。

    文彥博替邹晨推荐的经史先生姓丁名舜,字贤之,洛阳人士,是个年过五旬的老进士,平时善讲经史,乃是文彥博的一个门客,只是文彥博本人便是经史大家,所以他在文家倒也没有多大的出路。

    原本此人不愿意来,也不知是怎么被文彥博说动,便答应去邹家看看,若是满意便教,若是不满意便不教。

    “……太师说,是个女童,年纪虽小,可是却极喜爱经史。说让我不拘教些什么,只要让她学会些大道理便行了。”丁贤之言词客气,语句里却透着疏远和抗拒“太师既然这样说了,我虽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也只好硬着头皮来了。”因文彥博被罢了相位,所以门下的门客便以他的最高头衔‘太师’来称呼他,以示尊敬,而实际上现在应该称呼文彥博为文知府。

    邹正达和邹正业听了这话,也没有听出什么好歹来,便乐呵呵的把邹晨叫过来向老师见礼。

    丁贤之见到果然是一位十几岁的少女,便有些失望,捻着胡须问了她一番学问。当问到韩非子的‘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时”邹晨愣了一下,然后用清脆的声音回答:“圣人只需要谨修所事,待命于天即可。若是以机智和巧诈而失其要,则难以持续天道……”

    丁贤之点头道:“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邹晨听到他再次用韩非子的话去总结,立刻惊喜的抬起头“先生?您竟是喜欢法家之道?”

    丁贤之也不回答,只是细细地讲着什么是以法制国,又为何要以法制国。邹晨站在一旁叉手于方寸之间,恭谨的听着。而旁边坐着的邹正达和邹正业则是面面相觑,这是教上了还是没教上啊?

    丁贤之讲完韩非子,看了看邹晨认真听讲的样子,不由得捻须沉吟,怪不得相爷要推荐我过来,还曾暗示我是一定会满意,原来这丫头心里想的竟是和我一样。

    我的学问此生怕是难以展所长,上至君王,下至臣民,没有一个人肯听自己讲经。就连文相也不过是爱惜自己的才学将自己笼络在身旁,可是平时也不过是闲置着。虽然她是一个丫头,可是到底自己这一身所学也有了一个能说话的人。

    也罢!就留下吧。

    当下,邹晨便行了拜师之礼。

    然后又将丁贤之安排到了小七的院子里,给他拨了两个小厮、两个女使、两个粗使的婆子给他用。

    自此后,丁贤之安安心心在邹家住了下来。每日早晚教邹晨两个时辰的经史,其他时间任她自便。(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向老师求教() 
陈琦听说邹晨请了讲经史的西席,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便缠了祖父许他去邹家见见那位丁先生,要拜丁先生为师。

    陈老宗长被他缠的没办法,再加上那丁先生又是被文相介绍来的,想必是有真材实学。只得投了贴子,让自己的管家领着陈琦去拜访了邹家。

    陈琦到了邹家之后先去拜见了邹老爷子和岳父岳母,奉上礼物后便说了自己的来意。邹正业和黄丽娘一向喜爱陈琦,听到他是来拜见邹晨的讲经史先生,便派了刘成引着他去了丁贤之处。

    一进院子便看到了几株海棠花正怒放着,小七住在三层小楼里,丁先生便住在东侧楼的二楼里,楼下是后面种了一大丛竹子,此时正长的郁郁葱葱。

    丁贤之正坐在小七的,邹家虽是新近才窜起来的‘暴发之户’,可是子弟们都是爱书的。不仅邹晨的画多,就连小七的书房里也是各类书籍齐全。丁贤之看这满满几屋的书,怕是没个几百贯是办不下来的。不由得感慨,自己仕途不得意,便给人做门客,一年所得吃喝剩下后也买不起这满屋的书啊。

    而且邹家所有的窗户都是用得玻璃,透光xing极好,到冬天时,坐在窗户下面读书,晒着冬日暖阳,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书房里全部用得是黑红漆的家具,屋子正中放个黄花梨多宝格将房间隔开。一进门左手边放着一张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八角几,几上摆着一个青花瓷的花觚,里面插着两枝白玉兰,清雅别致。

    陈琦曾到过小七的书房几次,所以进门便往右拐,拐过多宝格,看到丁贤之正坐在临窗的红木窗楹踏脚书桌前看着一本《韩非子》。

    陈琦不敢打扰,束着手站在旁边,静悄悄的等着丁贤之把书看完,直到一盏茶时间,丁贤之才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陈琦一眼,哼了一声。

    “汝何人?”

    “回先生,后进乃是宛丘陈家之子,家父名讳谨,字博远。”陈琦恭谨的答道。

    丁贤之唔了一声便不说话了,陈琦看到他不说话也不敢说话,就这样俩人一个站一个坐,僵在那里了。

    “在读什么书?”丁贤之突然开口问道。

    陈琦便恭敬的回答:“回先生,后进在跟着府学的先生们学着读经史,刚刚讲到《春秋左传,文公》”

    丁贤之听到他在读左传之后才把韩非子放下,考教了他一番学问。才问他道:“因何学史?”

    陈琦答道:“无史不可明智,唐太宗亦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然后又说了一番话,大意无非是想让丁先生收下他,自己休沐的时候想来听丁先生讲课。

    “吾听闻,你与邹家女有婚约?”丁贤之突然问道。

    一听提到了邹晨,陈琦的脸上lu出了笑容,就连声音也带了那么一丝甜mi,“回先生,后进几年前与邹家女订了婚约,……”

    “吾只会讲史。”丁贤之说道,脸上lu出了一丝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