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娱乐天神-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大家收看中秋诗会,不知不觉,又是一个中秋,在我们欣赏网友们的作品之前,先有请三位评委老师送出他们的中秋祝福。有请李文教授。”

    李文站了出来,先是酝酿了酝酿,然后,一字一顿的念道

    “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飞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之后,李文教授念完,张禹跟洪秀刚也各自念了一首最近的中秋新作。

    当三位嘉宾都念完了,主持人李晴又说道

    “感谢三位嘉宾老师的大作,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今年又有那些新作吧。”

    说完,李晴看了眼身后的大屏幕,一位网友的诗被打在大屏幕上。

    “一轮圆月似金球。”

    “光华流转照九州。”

    “填酒一杯与亲朋。”

    “共赏明月过中秋。”

    这首诗一共四句,主持人李晴顺着读下来,感觉朗朗上口,满通顺的。

    可节目中的三位嘉宾却微微摇头,这首诗不懂格律的平常人读起来,或许很通顺,很通俗易懂。但是,在他们这些内行眼里,这首诗只能算首韵脚完整的打油诗,并没有什么艺术性。

    所以,电视里,几位评委只是简单的做了几句评价,同时也给这位网友了几点需要注意的点评和鼓励,便开始了下一首诗的鉴赏。

    虽然,这个节目主要是以评诗,聊诗词为主。但是,节目的基调气氛却很好,很随意。

    期间,主持人李晴还偶尔也说几个有意思的段子,烘托气氛。所以,杨华姥姥一家人看着中秋诗会,也不觉得无聊,甚至还看得津津有味呢。

    只不过,杨华感觉这个节目的唯一槽点就是,很多网友的诗实在是太过普通了,就跟李文教授说的一样,这些诗仅供观赏,没有什么艺术性。

    杨华难得与家人团聚,他见家人都兴致勃勃地在看中秋诗会,也就又看了一会儿。

    不知不觉的,时间已经三点多了。

    杨华还在看中秋诗会,身边的表哥林伟突然拉了拉杨华,说道“小华,这个中秋诗会你不上去参加参加啊?你的那首中秋词写的那么好,说不定还能拿个前几名呢。”

    林伟只是感觉杨华的那首中秋词写的挺好的,但是,他也不知道杨华这首词到底写的有多好。所以,他也就没敢让杨华上去拿个第一。

    “我啊?我还是不去了吧,这些网友写的都挺不错的,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杨华图清净道。

    其实,杨华心里知道,他那首词在不懂诗词的人眼里,也就是那样,只能算挺好。

    可这首词要是发到中秋诗会上,绝对能在文化界引发一场地震。

    正当杨华在心里琢磨着呢,林伟突然拉了一把杨华,神色怪异地说道“小华,快看电视。”

    ps第一更。。。成绩基本不涨了,作大了。。。失望中。。祝福小短腿生日快乐。小短腿,生日快乐,开心。。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词惊四座!() 
杨华闻言,抬头看着电视。

    只见电视上,有一首中秋词正在舞台的大屏幕上缓缓地打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杨华看着这首词,也是一愣。

    这是怎么回事?

    我没有发短信编辑到中秋诗会啊,这首词怎么会出现在电视上面?

    这时,电视上,主持人李晴说道“这一首中秋词是汉武大学的教授蒋宏才发给我们的新作,刚才当我看到这首词时,我深深地被这首词给震撼住了。”

    而电视上三位教授嘉宾,听到主持人李晴的话后,才纷纷回过神了。

    他们再次看了大屏幕一眼,然后,彼此目光对视,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这首词简直太好了!

    接着,主持人李晴说道“从三位老师的表情里,不难看出三位老师对这首中秋词的喜爱。三位老师能不能给我跟现场的观众朋友们,评一评这首中秋词呢?”

    主持人李晴这话一说出来,三位嘉宾你看我,我看你,沉吟半晌,都没人开口说话。

    就在现场气氛有点尴尬,京城大学的教授李文说道

    “评,这一字,实在不敢说,我只能跟大家聊聊我对于这首词的一知半解。这首词在我眼里,写的实在是太经典了,丝毫不比咱们华夏历史上的任何一首中秋词差。我跟汉武大学的蒋教授也是旧识,没想到他今年中秋能写出如此震铄古今的佳作,这真是咱们当代文坛的一大幸事!”

    接着,李文又洋洋洒洒地说了好几分钟,话中毫不掩饰对这首词的喜爱与狂热。

    有了李文的带头以后,其他两位教授也纷纷自己对这首词的看法。

    不管是在场的哪一位教授,都对这首词推崇备至,赞誉有加,俨然把这首水调歌头,比作成了当代文坛第一中秋词。

    汉武市。

    某栋高档居民住宅。

    蒋宏才满脸得意的看着电视直播中,中秋诗会上面三位教授对他的这首水调歌头的赞誉,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接着,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蒋济才,夸赞道“济儿,你这次做得不错,有了这首词,咱们汉武市的作协主席的位置,对我来说已经**不离十了。我相信这首词,日后在文坛上的地位肯定会与日俱增。”

    “恭喜爷爷。”蒋济才也高兴道。他这次虽然没有让林伟颜面尽失,但是,他爷爷要是真能当选上汉武市的作协主席,他以后的势力势必也会大涨,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

    “这首词真的是你同学写的吗?”蒋宏才突然不放心地问道。

    “嗯!”蒋济才咬牙切齿,不甘心道。

    “那就好,你跟你这个同学说一声,以后这首词就是我写的了。”蒋宏才头也不抬的说道。

    他虽然有些惊讶于自己孙儿同学的才华,但是,他相信只要孙儿抬出他这个汉武大学教授的头衔,对方肯定会乖乖就范的。

    正在蒋宏才十分享受那种高高在上的虚荣感的同时。

    京城。

    当代文坛大家,李清铭家里。

    李清铭一家刚吃完午饭,因为家里有这么一位文坛大鳄,所以,李清铭家里每年的中秋节,都会看中秋诗会这个节目。

    当那首水调歌头出现在舞台大屏幕上的时候,年高七十有三的李清铭整个人一下子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是动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李清铭看着这首词,心里久久不能释怀,这首词之精彩当真烁古震今。没想到,现代文坛竟然还有人能写得出如此气魄,如此胸怀的词!

    想到这里,李清铭连忙飞挚友赵青松打了个电话。

    赵青松是华夏作协副主席,也是当代文坛名流。

    “青松,你在看中秋诗会这个节目吗?”李清铭说道。

    “李老,中秋节安康啊。我在吃饭呢。李老。”电话那头,赵青松说道。

    “你在吃饭啊?你现在快打开电视,去看央视一套中秋诗会,现在上面有一首词,你看看有什么感觉。”李清铭着急道。

    “中秋诗会?那不是网友们瞎胡闹着玩的吗?赵老,咱们看这个也没什么意思吧。”赵青松不以为然道。

    “你先打开看了再说,你要是错过这段时间,就只能看重播了。”李清铭说道。

    “那好,我让娴儿播到央视一套。”赵青松说道。

    接着,赵青松的女儿把电视节目播到了央视一套。

    赵青松扣掉电话,一边夹菜,一边不以为然地抬头看了眼电视。

    电视屏幕上,杨华那首词还在舞台的大屏幕上显示着。

    赵青松看了眼这首词,然后突然一愣。

    一秒,两秒,三秒。

    “啪!”

    下一刻,赵青松手里的筷子一抖,掉在了地上。

    现代文坛名流,作协副主席赵青松心里突然翻起了滔天海浪。

    这首词写的太神了!

    与此同时,这一幕在好多地方,好多文坛名家的身边发生着。

    杨华的这首词,刚一露面,便一词惊四座!

    一时间,整个文坛波涛汹涌。

    就在所有人为杨华这首词震撼,激动,憧憬,叹服之际,这首词的原作者杨华却一脸阴沉的坐在姥姥家里。

    现在这件事情,不用说杨华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