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到了明军战斗力低下,政治目的也从割据一地变成了席卷天下,故想靠着这张盟约彻底吓着后金,无异于异想天开。

    孙承宗听完是从蒙古回来的士兵,心急蒙古洽谈之事,赶忙说道:“快让他进来。”

    “得令。”说完后,便大步下去。

    不一会儿,这名士兵便带着从蒙古归来的士兵来到了大厅。

    从蒙古归来的士兵看到孙承宗,立马跪下身去:“小的见过经略大人。”

    “快起来吧。”

    士兵起身后,孙承宗便详细询问道:“蒙古洽谈结盟之事如何?”

    “经略大人,此时小的回到锦州城便是向大人报喜,张大人与林丹汗聊了许久,又与蒙古贵族说了许多,虽然不止一次的被蒙古人威胁恐吓,但张大人带领着使团安全渡过,并于十三天前与林丹汗正式决定签订盟约,不过我大明需要地位高一些的人去,这也是林丹汗的要求。”

    孙承宗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理应如此,本官马上便写奏章,快马加鞭送往京师,由皇上定夺人选。”

    张煌绩虽是军伍出身,但他的官职确实不高,即便能言善辩,林丹汗也不认他。

    下定主意的孙承宗便让人安排这名士兵下去休息,让士兵拿来纸笔,书写了奏章,待到密封后,便召来士兵,让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师,这名兵士不敢耽误,拿起奏章,便就出发。

    待到一切事了后,孙承宗也算松了一口气,对着满桂道:“满将军,这次洽谈与蒙古结盟,乃是本官的主张,殊不知,对我大明是福是祸啊。”

    高大黝黑的满桂,听到孙承宗的话后,赶忙站起身,恭敬的说道:“经略大人,末将觉得与蒙古结盟势在必行,不然,我大明独立面对建虏,压力一定极大,找到蒙古人,便能为我大明承担一分来自建虏的压力,也能缓解一些士兵的情绪。”

    孙承宗摆摆手道:“满将军,你不必宽慰本官的心,你我都清楚,皇太极最先下手的地方决计不是吾大明,而是蒙古,你只说了好的方面,对于我大明不利的事情却只字不停,若是皇太极在盟约签订后,兵发蒙古,吾辽东又该如何自处,你可曾想过?”

    满桂摇了摇头,他虽是武将,但也不是愚笨之人,孙承宗说的话他也考虑过,实然,按照满桂的思绪来讲,若是皇太极西进,辽东军不必有任何迟疑,直接北上,可满桂却不是朝廷,不是皇帝朱由检,他做不了这个主,若是朱由检迟疑,朝廷反对,那么一纸盟约就如废纸一般。

    而孙承宗的想法也是要遵守盟约,虽说北上有风险,但风险与利益却是共存的,若是用兵得当,孙承宗觉得他能够把辽东防线在往前推一步,但他与满桂一般,也在考虑着朱由检的意思,皇帝与朝廷允不允许辽东兵马发动一场看似胜局不大的战争,实然,这也是孙承宗的一种冒险,胜了,灭不了后金,只能多得几座城池,把辽东防线建设的更加稳固,可若是输了,损失惨重,辽东防线便会出现空虚,这可是有亡国的危险,对比之下,谁都觉得没有冒险的必要,可孙承宗却不比常人,他清楚的认知到,此时大明朝面对的是一种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若想发生改变,一场战争不可避免,而孙承宗与在辽东所有武将的想法一般,不愿意独自与后金开战,这个时候拉上蒙古,朝鲜来帮忙,倒也是一种无奈。

    孙承宗想打,可皇帝与朝廷同不同意他如此冒险,便不在他的意料之中了,此时的兵部尚书乃是袁崇焕,他深知袁崇焕的禀性,若是辽东事端一开,朱由检第一个要询问的必定是袁崇焕,而袁崇焕也一定劝阻,并会说出辽东之战的得失,那时候,皇帝作何想法,他也意料不到。

    孙承宗犹豫一会后开口说道:“满将军,若是皇太极西进,本官从锦州发兵四万,并下令皮岛朝鲜出兵呼应,能够打赢这场战争解了蒙古之危吗?”

    “末将不知,但末将愿为经略大人冲锋先锋,万死不辞。”满桂也不敢把话说满了,常年驻扎辽东,对于后金骑兵的作战迅速与战斗力可是一清二楚,虽说辽东军骁勇,皮岛军也可一战,但朝鲜的军队是什么样子的,他不清楚,若是朝鲜军不堪一击,那必定会打破孙承宗的布置,甚至拖累整个战局。

    孙承宗当然清楚满桂的想法,但他也不想为难满桂,摆摆手道:“夜色已深,满将军回府休息吧。”

    “是,末将告退。”满桂说完后,便施了一礼,走出了大厅。

    看着满桂的背影,孙承宗无奈的叹口气。

    孙承宗乃是辽东防线的建造者,对于他的弊端一清二楚,再度出仕领兵的孙承宗想改变辽东防线,把所有的弊端全部消除。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了渝郎君书友的打赏,还是要求推荐,求收藏,什么都求

第一百零八章 李国普的小私心() 
孙承宗的奏章一大早便到了京师,到了内阁后,内阁的值班官员不敢耽搁,也没有让黄立极等辅臣过目,便把奏章递交了养心殿中,当然这有些不合规矩,可事有轻重缓急,辽东的事情现在可是大明朝的头等大事,若是误了事情,谁都担不起,故内阁的值班官员才不合规矩的把奏章递交与养心殿中。

    朱由检每日都起个大早,今天也不例外,刚穿戴好龙袍,在一旁伺候的章功恭敬的说道:“皇上,刚刚内阁递过来一道折子,是辽东经略孙大人所奏。”

    朱由检听到是孙承宗上奏的,赶忙开口说道:“你快给朕拿来。”

    “遵旨。”说完后,章功便到龙案那里找到了这道奏章,小跑着回来,双手举起,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后,便打开了奏章。

    而奏章之中,孙承宗详细禀告了蒙古结盟之事,也把林丹汗的意思表达出来。

    朱由检看完奏章后,便对着章功道:“速去把黄立极,李国普与袁崇焕召来。”

    “遵旨。”

    朱由检走到龙案前坐下,手中拿着奏章,思绪也有点混乱,虽说他赞成与蒙古结盟,认为这对大明有莫大的好处,弱弱联合,以抵强敌,可所有的事情都有着双面性,当盟约马上便要签订的时候,他与孙承宗一般,想的事情也多了起来,盟约一旦签订,就预示着大明朝会在不确定的时间在辽东发动一场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战争,朱由检对军事不了解,考虑的也没有孙承宗多,但他却知道一件事情,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朱由检熟悉历史,知道后金的策略,也清楚,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蒙古的林丹汗,这个目标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决计不会允许当他出兵攻明的时候,背后会有隐患,当然,在签订盟约后,这种念头会更加根深蒂固。

    在龙案前想了一阵后,黄立极三人姗姗来迟。

    礼毕之后,朱由检便开口说道:“孙承宗来了奏章,言明蒙古林丹汗已经同意与我大明结盟,不过他也有个要求,他说我大明派过去的张煌绩,官位不够,不足以签订盟约,这件事情你们如何看待。”

    袁崇焕出列道:“禀奏皇上,这张煌绩官位确实不高,签订盟约,蒙古人不买账,也在情理之中,微臣愿奔赴蒙古,与林丹汗签订盟约。”

    出乎朱由检的意料,这袁崇焕竟然毛遂自荐,当然朱由检也绝对不会同意袁崇焕奔赴蒙古签订盟约,袁崇焕身为兵部尚书,军务众多,若是去了蒙古,这兵部的事情又有谁来负责统筹,更何况这次去蒙古,异国他乡,可是要冒很大的风险,朱由检也不希望袁崇焕身处险境。

    朱由检还没有出言反对,李国普便开口道:“皇上,微臣认为让袁尚书去蒙古签订盟约,此事万万不可,若是袁尚书去了蒙古,一来一去,琐事众多,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定是不能回转京师,兵部侍郎付伟远赴陕西,组建西北大营,洪承畴又提督京师三大营,这两人的事务都十分繁忙,若是袁尚书去了蒙古,这兵部之事,由谁来管。”

    “微臣也不同意袁尚书出京奔赴蒙古。”黄立极也反对的说道。

    “实然,朕也不同意袁崇焕去蒙古,此去路途太过遥远,兵部现在又不能少了袁崇焕,袁崇焕,你心中也不必在有此想法,朕决计不会同意的。”

    袁崇焕脸色有些不好,但话以说到这里,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那三位爱卿,你们认为谁能去蒙古呢?”

    李国普接道:“禀奏皇上,微臣认为内阁辅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