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报,前几日一大批江湖人士进了王屋山中,而领头人士便是黄河龙刘四,田光得到上报后,犹豫片刻,还是派人告知了锦衣卫。

    骆养性的房中,李世超正在向骆养性禀报,这个时候田光派的人到了,说黄河龙刘四,现在便躲在了济源县王屋山中。

    李世超当即请令,愿率领人马奔赴王屋山。

    骆养性同意了李世超的请令,但锦衣卫人数不够,骆养性便请出了圣旨,调动河南卫所士兵两千人,与一百锦衣卫在李世超的带领下,奔赴了王屋山。

    王屋山虽然不算险要,但连接着太行山脉,占地极大,若想短时间内抓到人,十分艰难,若是进去搜查的话,定会有些伤亡。

    李世超便带领着数十人询问山下的百姓王屋山中的详细地形,便是哪里能够容下上百人居住,前几日进山的人,可有这山上的人,因为李世超觉得,既然黄河龙等人进入了王屋山,那他们的同伙中,一定有人十分了解这王屋山中的地形。

    经过两天的排查,终于得到了重要讯息,早些年这王屋山上有一处百姓聚集的地方,不过因为诸多不便,这山上的百姓也都搬了下来,不过空余的房舍还在。

    李世超给了些向他说明这些情况的百姓十两纹银,并对他说,让他带路去那里,若是抓到黄河龙等人,再给他十两纹银。

    这名百姓犹豫片刻后,也就同意。

    在深夜的时候,借着月光,两千余人便静悄悄的上山了。

    在这名百姓的引领下走了将近三个时辰的山路,终于到了这名百姓所说的地方,很凑巧的是,这黄河龙便就在这里。

    李世超率兵一场厮杀,打了黄河龙一个措手不及,当场格杀了两百多名劫徒,又抓获了包括黄河龙在内的一百三十二人,大获全胜。

    而李世超率领的人马没有人死亡,只有少数人受了些轻伤,那是因为李世超做出了安排,在李世超下定主意,深夜上山的时候,便下令让士兵就地扎营安睡,养足精神,而又因为黄河龙刘四在山上,讯息不通,根本就不知道山下来了大批官兵,防备不足,故才让官军有如此辉煌的战绩。

    黄河龙刘四被抓后,便被押送到了洛阳城,审理一番,骆养性便就下令,截取奏章,杀害锦衣卫,罪大恶极,立即斩首。

    不等午时三刻,也没有鸣炮,黄河龙刘四与手下尽皆被拖上了刑台。

    李世超大喊:”斩。”

    上百颗人头落地。

    而赵声意窜同江湖人士,截取奏章,杀害锦衣卫的罪名已然坐实,而这次田光身上没有其他的罪责,只是监督不严,骆养性立即写奏章上奏朝廷,禀明实情。

    朱由检批示立即押解赵声意入京,由三司会审定案,让田光立即入京,所有政务由承宣布政使司独自承担。

    至于福王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着的不光彩角色,根本就没有人提。

    军需逼响案,看似已经结束,不过朱由检却不想让他那么简单结束,他决定提拔吴可信为承宣布政使司参政,兼任洛阳知府,再度征收乡绅的粮食,还给百姓。

    而吴可信与一批地方官员也将在几日后入京面圣,而礼部也因为此事,十分忙碌。

    现在看来,此时的大明朝,政通人和,皇帝勤奋,官员用心,民众顺从,除了边患,便是一场大大的盛世,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在崇祯元年后,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到了那时候,战争鲜血,会染满神州大地。

    民众易子而食,兵士杀无辜,领取功劳,所有的法纪,道德会被弃之身后。

    朱由检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一切的到来。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不甚感激

第一百零二章 军田私占案() 
陕西的气氛很诡异,曾一度出现了罢市这种情况,不过在巡抚衙门的调度干涉下,这种情况在短短两天的时间中便就结束。

    第一批被放乡绅共计交纳了粮食,十一万石,白银二十七万两,到了长安后,李烁签订文书,留下十万两白银,其余十七万两白银全部封箱,送往京师,而粮食全部充入西北大营的军仓中。

    等到第一批乡绅完好无损回到家中的时候,剩余的乡绅家人心中更为急躁了,门口士兵把守,家人关入牢中,不知生死,终于有了第一家走了出来,他们愿意交付粮食白银,只求家人快些回来,而李烁得知后,立即下令放人,有了先例,大半数乡绅都已投降,愿意服从军田私占调查司的处罚制度,这第二批交付了粮食二十万石,纹银四十三万两,这第二批粮食李烁与曹德章商议后,增设了三个大型官库,存入其中,而纹银四十三万两,陕西留下十万两,三十三万两被押送进京,短短半月的时间中,陕西一省之地,便为朝廷奉献了纹银五十万两,当白银源源不断的被运到京师后,朱由检的脸上也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朝廷上面也显出一面倒的政治动向,刘权手下的御史,无不鼓吹,皇帝英明,大明盛世,而反对的官员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不过在陕西也有少数人拒不交付粮食与罚银,只因为这些人都与宋明义的关系极好,在陕西也算是一流的大户,他们都相信宋明义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渡过这次难关。

    不过朝廷的一纸调令,把这些抵抗到最后的乡绅打入了谷底,内阁票拟,宋明义被召进京师,至于日后的职位安排,等到内阁再度商议,在下发出来,不过所有人都清楚,宋明义的仕途已经结束了,到了京师后,皇帝一番训斥,贬回老家。

    宋明义被调走了,坚持下来的乡绅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剥夺,最终他们也选择了退步,交纳粮食十四万石,白银三十万两,银两陕西一文没动,直接封箱运往京师,而粮食却被陕西全部留下。

    仅仅三府,便被李烁逼出白银百万两之多,这相当于辽东两年的军费,相当于增设三个西北大营,陕西只留下了二十万两,而八十万两全部进入了户部之中。

    因为这三地乃是宋明义的势力范围,宋明义的放纵与不作为,导致这三个地方的军田私占最为严重,其余州县,决计不会逼出那么多的粮食与白银,而李烁下一个动手的地方,便是长安。

    当官府发出通告后,长安城中最大的财主江欢,率先交出白银三万两,粮食一万石,比之军田私占调查司拟定的处罚规则多了不止一点,江欢的解释是他侵占的田地最多,虽然官府不清楚,但他自己却一清二楚,交付这么多的白银与粮食,只是为了心安,当然李烁与曹德章都没有拒绝。

    实际上宋明义被调走,最为惶恐的不是那些跟随宋明义共同上奏弹劾李烁的官员,而是江欢,这次交了那么多的白银与粮食,心安是假,买命是真。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故这次在长安府推行的索地,赔银中,没有发生什么事故。乡绅都十分老实的交出粮食与白银,长安府一地所得白银,二十四万两。粮食九万石,剩余州府在军田私占调查司的运作下,尽皆把田地归还,又交纳了罚银,但数额不是很大,只有二十二万两,粮食也不过十五万石,征收所得的粮食尽皆收下,白银再次被运往京师。

    经过这次事件,陕西的富商乡绅损失惨重,但也没有伤到根骨。

    巡抚衙门中,曹德章与李烁共坐一堂,两人想聊甚欢,军田私占之事结束,也让两人松了一口气。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曹德章与李烁都是用心用力,唯恐发生变动,李烁只是脸色有些疲惫,而曹德章却看起来显得比以前还要苍老一些,两鬓的白发比以前的要多了许多。

    “曹大人,这几日真是劳累你了。”李烁叹口气说道。

    “下官当然不如抚台大人劳累,下官只是办事而已,而大人还要顶着朝廷的压力,可要更加累啊。”曹德章发自心底的说道。

    “你我二人也不必在这里共同谦让了,这次事情能了,也不是我们二人之功,付提督,卢指挥,戴同知,王总兵都有功劳,不日,本官便上奏为大家请功。”

    “说起来,这宋明义走了,不知皇上会在陕西提拔谁上去担任左布政使呢?”曹德章问出了一件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他是右布政使,宋明义乃是左布政使,虽说品级相同,但大明以左为尊,在没有巡抚的时候,左布政使才是一省最高的长官,曹德章说出这样的话,便是想让他的右字去掉,换成左字。

    实然,不用曹德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