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做皇帝-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衙役早就看那名书生不顺眼,趁着大乱的时候,四名衙役上前拽着书生便打,为他们的知府大人出气,不一会儿的功夫,书生便被打得遍体鳞伤,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已无刚刚的威风。

    实际上这些留下来的乡绅家人根本不会想到吴可信会下这样的命令,不然早就退出了,可此时后悔却以来不及了。

    殴打一会儿,吴可信才让其住手,下令把这些人全部关入大牢,通报其家人,要定案问罪。

    当然开封城中许多普通百姓目睹了这一切的发生吗,掺杂其中的还有来自京师的锦衣卫李世超。

    李世超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心中不由想到:“这吴可信有些胆量,也算是一能臣,我一定禀奏骆指挥,让他如实奏请皇上,为他请功。”李世超跟随田尔耕许久,也是个聪明之人,虽然没有见过朱由检,但却从田尔耕的口中得知皇帝的为人,对待这些敢作敢当的臣子,朱由检是打心眼里喜欢,故这件事情朱由检知道后,定不会生气,反而有些高兴。

    从开封府各地一涌而来的佣农共计三万人赶到开封府城墙下后,再也不敢向前一步,因为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五千余名士兵,这些人都是卫所指挥使急令从附近调集的军马,为的便是阻止佣农入城。

    一名千户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来自各县的佣农大声喊道:“若谁敢再向前一步,格杀勿论。”

    兵士听到千户的话后,齐声喊道:“退。”并往前走了一步。

    佣农心生惧意,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两方人对峙一会儿后,最后这些佣农选择了退步,即便能减少租子,但拿着性命去拼,也太不值了。

    实然这些佣农不清楚,即便他们一拥而上,这些兵士也不敢动刀剑,在来的时候,带队的千户便嘱咐过,若是动了刀剑,伤了百姓,性质就已经变了。

    不好意思,今天两更不了了,今天准备签约的事,写着大纲呢,还望书友们多多见谅,也望书友能够支持一下,给我的签约锦上添花

第七十七章 赎罪银() 
开封府外的这场风波结束了,佣农退了回去,听到这个消息后,吴可信松了一口气,若是过万的佣农冲进开封城,这件事情定会震惊整个河南,乃至让朝廷也大为震动,到了那时候,自己便难逃罪责。

    虽然佣农退去,但吴可信还是不放松警惕,开封城城门还是大关,街道上面开始有士兵巡逻。

    而对待那些闹事的乡绅,吴可信也不仁慈,把人抓着后,趁热打铁,让士兵去闹事的乡绅家催要粮食,还奇思妙想了一条牟利的计策,便是向那些闹事的家人催要赎罪银,家业大的要一万两,家业小的也被要求交纳五千两白银。

    本来吴可信便是再过独步桥,一不小心便会坠入万丈深渊,现在还要犯案的家属催要赎罪银,岂不是把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实然,吴可信也没有办法,他与所有的官吏一般,都在想着这朝廷大张旗鼓的购粮已做军需,那朝廷有没有钱,自己买来粮食后,朝廷说,国库无银,先行亏欠,那这个窟窿可要开封府自己来填,开封府在北地,不如江南官府富庶,人家财大气组,可能不在乎这点银两,可对于开封府来说担当不起这三万两的购粮款,作为开封知府,他便要自己想办法筹得这笔银两,而乡绅聚众闹事,便成了吴可信的一个借口。

    这种事情有谋反之嫌,性质十分恶劣,河南巡抚,左右布政使都要藏着掖着,生怕朝廷知道,故吴可信也不怕这事闹大,反正上面还有人顶着压力。

    中途退回去的乡绅在收到兵士通知后,都服了软,愿意把粮食交出来。

    这样子开封府便又在账本上记载了整整一万八千石粮食,吴可信得知消息后,十分开心,而那些被兵士索要赎罪银的乡绅家属们却不以为然,相反更加愤怒,有人写信给朝中认识的官员,有人给巡抚上书,有人蓄谋着拦截御史把吴可信的罪行公诸于众,但是他们都注定不能如意。

    朝中的官员不愿意为了一个小小的开封府乡绅让皇上不喜,写信给巡抚,更为可笑,这不是让他自己去揭自己的短吗,而拦截御史,更不可能,因为当河南巡抚得知开封府闹事的消息后,立马派人在御史来开封的路上,拦住了御史的脚步,把京师来的御史又请回洛阳,这一拖,开封府的事情便尘埃落定。

    京师中的朱由检在养心殿召见了一介布衣的孙传庭,并与人交谈了两个时辰,问他辽东御敌之策,关内强军之谋,孙传庭没有让朱由检失望,虽然话说的不多,但却直中要害,朱由检清楚,这孙传庭与杨嗣昌本质的区别便是,杨嗣昌太过理想化,做事情总会先入为主,在太平盛世杨嗣昌是个能臣,可在乱世,却只能是误国之臣,而孙传庭却是实干家,他不提什么口号,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下去,在乱世之中,注定有一番作为,在原本的历史中,杨嗣昌与孙传庭互相看不顺眼,也变的有理有据。

    朱由检与孙传庭谈论后,朱由检大喜,立即让王承恩子在养心殿中拟旨,敕封孙传庭为四川巡抚,兼任兵部侍郎,主政巡抚四川。

    当孙传庭听到朱由检对于他的任命后,大惊失色,赶忙推辞,不过朱由检却笑了笑执意而为,孙传庭无法,只能领命,拟好的圣旨递交到内阁,如朱由检所想,黄立极没有拒绝,内阁票拟后,便发出圣旨,由孙传庭担任四川巡抚,原四川巡抚调任京师,由内阁安排职位。

    这道旨意一出,震惊整个朝堂,又一个人连跳几级被提拔成为封疆大吏,依附于刘权的御史没有说什么风凉话,靠近东林党的御史们纷纷上奏。

    有人道:“李烁无作为,为陕西巡抚,本就与法理不合,此时在提拔孙传庭,只怕会让百官非议,还望皇上能够收回成命。”

    有人道:“孙传统对社稷无功,不能担此大任。”

    不过这上百封奏章朱由检连看都没有看,全部留中不发,御史们看着皇帝不吱声,晚上的时候,纷纷到黄立极家中拜访,想让黄立极说话,阻止皇帝的率性而为。

    黄立极接见了来访的御史,在听完御史的话后,总是一句话结尾:“皇上英明睿智,有识人之明,你大可放心,这孙传庭有能力担任四川巡抚。”后便送客。

    实然内阁首辅便是牵制皇权的存在,可朱由检登基之初便定下崔呈秀谋逆案,整肃三大营,加上民间风传的金龙出世,朱由检的权势如日中天,黄立极根本就撼动不了朱由检的决策,也不想淌这滩浑水。

    深夜时分,养心殿灯火通明,朱由检正在观看着李烁的奏章,这奏章上面说他已经准备好了征收财主侵占军田多年所得的粮食与银两,奏请朱由检成立军田侵占调查司,更举荐曹德章为军田侵占调查司的主事之人。

    朱由检看完李烁的奏章后,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在大殿之中来回走动,虽说在李烁临走的时候自己这样交代过他,可他去陕西不满半月,便这么着急,恍惚之间,朱由检觉得李烁太过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了,这样只会坏事,本不想同意,可又想着,自己又不是李烁,他认为为时过早,那李烁是不是觉得正和时机呢?

    一向办事果断的朱由检这次却拿不定主意,便问与养心殿侍奉的王承恩道:“王承恩,李烁上的折子,要成立军田侵占调查司,向财主催要侵占军田的所得,你说朕准还是不准?”

    王承恩想了一会儿说道:“李巡抚治国之才,成立军需侵占调查司,定有他的理由,而皇上英明睿智,准于不准,想必心中也早就有了定论。”

    王承恩当上司礼监执笔太监后,便也不像从前那般,对待朱由检知无不言了,他清楚朱由检的脾气,若是日后一想,有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在自己的影响下才做出决断,定会把自己当成第二个魏忠贤,心中也会对自己不喜,那时候他可不管你侍奉了他多少年,注定不会有好下场,故现在王承恩做事说话都留了一线。

    朱由检看了一眼王承恩,后转过头去,轻声说道:“朕让李烁当上陕西巡抚,便是要重用与他,若是朕处处掣肘与他,岂不违了本意。”

    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决定同意李烁的奏请,李烁的第一封奏请是训练新军,朱由检便增设了西北大营,李烁又上奏说要成立军田侵占调查司,朱由检还要同意,这般恩宠,会让李烁在朝中的势力迅速做大,皇上如此恩宠,日后定是能入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