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匠人知道这个粗人似乎在要耍什么把式而已,可是竟然能做到这点儿,哪怕那铁板有什么蹊跷,仅仅是凭空能跳这么高,这绝对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了。

    本来十分聪慧的他并不相信很多人都敬畏的神明,可见此难以想像的事情,也终于收起了之前那似乎有些过傲的态度。

    张伟在中年匠人反应过来之前郑重的说道:“我想请你们打造一匹真正能够在战场之上无可匹敌的铠甲。不论是强弩还是火器,只要是一个人能抬的动,可灵活操作的,都难以威胁的铠甲。也只有我,才能成就你们的威名,说把,有什么条件,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能够满足的,我都不会让诸位失望的。。。”

    张伟并不傻,知道这些顶尖水平持才傲物的匠人肯定是头脑灵活的人,这么多年恐怕养成了无利不起早的习惯。

    听到这里,这位中年匠人也有些自谦的笑了笑:“说实话,这么多年,钱其实我已经不算缺了。就是。。。唉,这话实在不好张口啊,说出来也显得我这人有点儿坏的过分了。。。”

    (本章完)

第120章 铠甲初成() 
张伟听完那中年匠人的要求不由的有些皱眉。虽然自己猜测到一二,不过听了这个要求之后感觉有些太过了。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制造几个悲剧的恶事,张伟下意识的觉得不能干。更重要的是:自己解决自己的一些战力上的短板有很多办法,并不是说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无非是可能多花一些时间、方便性也差点儿罢了。

    中年匠人在阅历上并不算太差,见到张伟面有难色而且很可能似乎有放弃的打算,也就笑道:“我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随便说说而已。只要能够立名就好了,名扬天下的时才是我的夙愿。”

    “这样吧,我知道你不缺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说不定你家遭了盗贼或家人被骗、赌博之类的事情呢?免不了就有败家的可能。像你这样的工匠,如果还完成了出色的成就就可以被评为九级工匠、享受终身且单传给继承者的永世每年百石以上折算粮价的国家薪俸、同时授良田百亩、金书铁券,你看如何?”

    从农业社会向近代甚至现代社会的转变,在张伟看来工匠地位问题首当其冲。“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事情的根本因由,就在于在整个社会必然不是很富裕也没有太高要求的情况下,诸多方面都是“能凑合就凑合”。市场狭小也带来很多恶性循环。

    按张伟这些日子以来的了解,夏地看似是一个比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达的多的社会,实际上也就仅仅是石木土建等方面的基础很好,甚至可以说在权力带来的财富的主宰之下,很多人都从事过相关劳动拥有不少经验,农业基础也比较好。可是在建筑业之外,哪怕是民生市场最广阔的丝绸纺织行当实际上也很狭小。进过数十年的发展,皮制的衣服虽然少见了,但大多数人依旧靠线发很粗的麻衣、家庭自然经济为主。精细的纺织乃至相关普及度不会超过万余人口所能覆盖的范围。金属加工行当的盘子当然也不大。原因也很简单:相比食品和纺织之类的行当,金属加工方面的市场需求在一个多年来缺乏战备的社会是个市场更为狭小的行当。可张伟却清楚:金属加工这个狭小的行当却是买入近现代社会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就像鸦片战争时的清朝在瓷器和丝绸甚至食品工业等领域都还领先西方,然而社会的性质与内质却完全不同了。在这个时代,实际上还无法像冷战后期乃至21世纪时代的时候那样靠民用经济的发展为核心来给技术与巨大的动力。靠典型的资本主义来引领进步。引领进步的最重要内容就只能是中上层的志向爱好追求乃至战争或战备竞争所需了。这又让张伟对是否要建立一个单一政权社会似重新有了一丝动摇和思考。

    不过此时,当然还不是仔细研究和落实这些问题的时候。张伟隐隐的感觉到:解决现实中已经有些开化的敌人,扩充夏地的基本盘可能才是一件最为关键的事情。二十万开化人口的基本盘还是有些太小了,开发整个夏地周边全部的农业潜力,恐怕都至少需要百万人口才有可能。按自己前世的一些听闻认知,即便在接受完善教育的情况下通常顶多也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在这个刚刚启蒙的时代,说不定比例会更小。那么如果只有几千个人才,少数真正的学者,早期可能更少,那么形成派系学阀缺乏竞争等问题就会很大,进一步影响到科研效率。规模放大到几万个人才,数百各方面的学者,每个行当都有一定的竞争就有可能形成更良好的循环。就像小地方总容易形成各种阻碍进步的关系,而大城市更容易形成一些能够让真正人才出头的规则一样。

    让张伟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那位夏城有名的中年匠人也愣了许久,竟然以十分真诚的态度郑重说道:“将军放心!我一定可以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至少三套件的新型重甲,我的几个徒弟也都是优秀的人才,相互之间也经常合作配合。倒班工作再加上一定的分工是完全可以的。。。”

    张伟并不了解的是:在这个从远古时代走来没有多久的夏地,人们对稳妥和保障的追求是即便一些成熟农业社会的人也很难体会的。

    就这样,夏城极为少见的水力锻锤对铁板的整体加工敲打声、顶尖工匠们手工精细冷锻加工的声音在随后的日子里接连不断从城北的工坊内传出。三十名最优秀的工匠还有不少的帮工学徒利用最精良的钢料在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劳作之下,第一批按照张伟的大致设计理念制造出的三套铠甲被试制了出来。

    这种新型铠甲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样式上很接近张伟前世所见过的全身甲,头盔可以通过特殊的护颈同身甲链接在一起,而头盔本身比张伟的头部稍大,并不是完全挨着头部。中间就可以用一些柔软的填充物来充实。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防止头部有可能遭受的钝伤。

    除了护颈之外,还有一个如同宇航服般的金属头罩。这金属头罩通过细小的观察缝和无数眼孔来观察和透气。整个板甲身躯乃至四肢也都比寻常的衣服肥大不少只有在腰部、肩似是距离身体的位置比较近的。在迎面骨和关节等位置上也有不少的外扩护件。

    “这些铠甲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负责的中年匠人对张伟叮嘱道:“弱点之一,是眼不防尘和尖锐物。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尽可能的减小这个威胁。在防护全面的情况下,头难以向后看,灵活性受到一定影响。膝盖和迎面骨虽然有所防护,但抵御的空间还是比其他位置更小些。我不敢保证所有的单兵投射兵器都难以威胁到,此外就是在双臂张开向上露出腋窝的时候,如果遭遇重火枪的袭击也很难安然无恙。。。”

    “折算四毫米以下优良钢板防护之下的部位,总共大概有多大比例?”张伟通过这些日子以来的接触,知道这些顶级工匠并非真正的文盲,因此才问道。

    (本章完)

第121章 床弩试甲() 
负责监造的工匠思考了许久才回答道:“力道不大的利器,全身上下或许只有十分之一成的缝隙是比较薄弱的。同拥有细剑刺剑的对手近身肉搏要小心,也包括眼部。而力道比较大的钝器危险,全身上下从过去最优等全身甲的一成降低为半成,也就是头部的问题基本解决了、膝窝腋窝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当然,这些都是指非常强力的火器或攻击。如果只是寻常的袭击,此铠甲可以称之为无敌了,也只有将军才能构想出如此精妙的办法。。。”

    张伟有些自谦的说道:“再好的想法,如果没有你们这样的能工巧匠也很难变成实用的装备。对了,这三件铠甲,哪一件诸位觉得有些不满意?我若取其中一件以进行测试和研究,有可能损害铠甲,不会介意吧?”

    “将军这是哪里的话。这几套铠甲,我们都不敢掉以轻心。要说哪一件比较没有把握。当然是我们第一次制作的靠左边这一件。后两件在第一套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就好了许多了。当然按照过去的经验,最后一件的优秀可能也往往不高。人心总是会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有些松懈的,虽然没有严格的测试过,但我们估计当中的第二件应该是比较良好的。。。”

    似是害怕显得自己过于小心眼,负责监造的工匠接着坦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