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而勇敢的人也会在战争中意志大打折扣。这个过程往往只要一二十个激烈战斗日或十个月左右的前线服役时间就够了。

    当然,却不能因此说战争对提高战斗力没有作用。如果战争不是一战列强那样的全面动员战争,而是有中国这么丰富人口的国家在战乱年代不断征兵、逃兵,那么剩下来没有逃走的军队中、先天肾上腺素分泌不敏感、神经也不敏感的勇敢者比例就会大大增加。利用“海选”的模式养出“精锐”出来,曾国藩时代的湘军如此、三十万人里出一两万可以以一当十的队伍。经过不少次战事锻炼的夏地新军和顺军精锐也是如此。这些“旧精锐”当然也存在不少的战斗力局限。但经过近现代整训后,战斗力优势也就充分发挥了出来。彻底超越了那些优越环境缺乏有效遴选的对手新军。

    (本章完)

第349章 投降选择() 
经历了巨大的打击之后接连两场代价并不算太大的全胜,让渡过最为危险阶段的登陆部队主力恢复了战斗的决心,开始脱离防守、展开各营队形,有序的战斗结束后沿着距离大海并不算太远的地方展开行军推进。

    临近黄昏的时候,海面似乎有隆隆的炮声响起,而爆炸声的距离则似乎更近。个别巨大的爆炸还距离前进的队伍并不算远的地方炸开了花。可是在没有造成太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已经不能给前进中的各队之前那样大的压力。在一里距离上展开直射的敌船炮火跟纵深十公里似乎完全是两个概念了。极限装药下的黑火药虽然似乎也能把二百斤上下的炮弹发射十公里以外,但却远远没有之前的威胁和精度了。而当夜幕渐渐来临之后,更似乎难以摸清登陆部队在行军中的走向。

    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田见秀还有队伍中的参谋机构也命令部队在夜间继续展开移动和前进并在天亮前做好潜伏准备,尽可能的隐蔽性军。了解过夏地位面上一些军演材料的他明白,之前的炮火并不准确并不代表以后不准确。有种东西叫做坐标标定和坐标网地图,越靠近对手核心地带,如果不注意分散队形和隐蔽就有在对手炮火压制下遭受严重损失的可能。

    这些东西以前是其并不了解也并不觉得太有用的知识,可是位面通道之战那些强悍武装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让很多人都明白,新的武器和火力格局下,战争规律似乎已经明显不同了。

    从澄迈附近的登陆集结地到临高堡垒群附近并不算有多远,当第二个夜晚来临之后不久,队伍就开始逼近到期附近开始构筑其临时工事来。这里的土质似乎也比澄迈强上不少,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构筑比较完善的工事。在距离海岸不超过十公里的情况下没有人敢怠慢,整个工事构筑大概持续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直到越来越逼近的爆炸亮光和炮火开始带来不少人的伤亡的时候,构筑作业才不得不停止。而在此时包括不少崖孔才内的连绵两万多米的战壕与交通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将对手那范围并不算大的核心地带团团围困起来。

    同标准的现代标准阵地相比,兵力密度似乎还是大了很多。然而负责战斗条例编订的张伟却明白。钢化黑火药部队为主体的战斗队伍不论在古代对手面前的优越感多么巨大,跟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现代火力队伍相比区别都是巨大的。淮海战役碾庄陈官庄或者砥平里那么个“横店队形”式防御很大程度上就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要兵力系数,就算面临战斗力并不算强的对手在某一方向上密集展开的夜间突围也并不保险,更别说此时的临高还算是有一些战斗力很强的现代火器精锐了。

    从海面方向隐隐传来的隆隆炮声在天色再一次放亮的时候再次接连不断的传来。这似乎让很多人都开始感叹起临高家底的雄厚起来。从队伍航渡以来,对手自海面到陆上似乎发射的重型炮弹已经有不少了。

    然而海上的船炮毕竟不是后勤便利的地面摩托化炮兵,在持续了整个一上午频率并不算太密集的炮击,累计发射了一千五百多发炮弹,带来了二三百名防守中的官兵伤亡损失之后,就似乎不再有猛烈的炮火威慑打击了。

    田见秀乃至接受战斗报告的张伟当然明白这有可能是对手的诱敌之计,企图迫使让围困临高核心筑垒地域的队伍尽快发动进攻。但一个客观事实却是:那样威力巨大的炮弹终究不可能脱离地勤接连不断的发射。海上携带的火力也终有耗尽的时候,而临近地区似乎并没有发现太过明显的海上仓库,很显然:对手的炮弹也大多囤积在临高地区的筑垒地域之中了。

    进攻在夜幕再一次降临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展开。似然在取得了大胜之后队伍在临近地方也抄掠到了一些给养物资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后勤状况,但因为携行能力方面的问题也不过是又多了十天左右的时间而已。如果再这临高核心地带十天左右的时间没有获得决定性的突破,那么可能就要再次展开更广范围内的给养搜剿行动了。在对手没有与自己野战能力的情况下这种行动其实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巨大,可是毕竟不能把可能到来的成功放在并不能百分之百确保的期望上。

    夜间交战还是给了进攻的队伍很大程度上的便利,包括尽可能的把交战距离拉近到五六十米左右的范围内。在这样的范围之内,即便那些不再保留实力全力展开战斗力的现代火器也面临箭散弹很大程度上的压制。

    队伍在航渡的时候丢失了不少爆破弹药,但是两次摧枯拉朽的野战胜利却重新让队伍从当地民兵还有溃败的对手那里缴获到两万枚左右质量不算太差的压缩黑火药手榴弹。

    到了这个时候,进攻的各营当然舍不得用这些宝贵的高性能黑火药做为一般手榴弹的压制用途,而是用做了一般黑火药所无法完成的一些爆破攻击手段。

    趁着夜幕和火力的掩护,经过一定训练的爆破队员开始在火力的掩护下把那高性能的黑火药埋设在目标堡垒的根部,而不一定是射口内。甚至往往还在炸点抛射坑的方向上埋设一块几十斤左右,并不需要太过规则的石块。

    五公斤左右贴着墙面爆炸的现代黑火药往往就能威胁寻常现代标准砖墙,面对坚固的多,但却并非厚重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敌堡垒,往往十公斤左右的高性能黑火药加上二三十公斤左右的石块就能给对手的工事带来巨大的破坏了。在威胁一些被发现的地道的时候,这种爆破手段也开始发挥了越来越大的效果。

    最后的攻坚决胜阶段似乎远远比想象更早的到来了。

    (本章完)

第350章 战事结束() 
包括张伟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进攻对手核心地带的战斗会是一场激烈的消耗战,伤亡肯定小不了。至少田见秀及其直接率领的一万两千名参战官兵做好了在攻击作战中伤亡近半的准备。

    这种情况,不要说是寻常古代军队,就是二十世纪战争史各国军队中,也只有苏联朝鲜某些年代能够做到。二战德日军队在防御中很顽强,可在进攻作战中的作风却算不上如早期朝鲜人民军或苏军那样凶狠顽强。

    为了让登陆的两万人马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在之前的抚恤和抚恤证明方面李自成刘方亮等人可是下了血本。第一次按照五百两白银即上百亩土地的标准来抚恤战死的人。当然,也仅仅是战死的人,不会随意发放恩给金或者参战将之类,最大限度的调动这些本来水平就不低的精锐决死的意志。

    加上丧失海上控制权带来的危机感,仅仅在一个夜晚的攻击战斗当中执行攻坚战斗的队伍就破坏了上百处堡垒工事,还挖开了十多处地道,给守军带来了上千人的损失。彻底破开了对手核心地带的防御体系。

    如果参考上一次张伟的海南之行似乎很多人都可以做出判断:战斗不打到最后一刻,对手是决不可能投降的。

    天色再一次亮起来的时候,因为没有发现对方修补工事或准备进行反扑的举动。主力也就没有再继续准备进攻。

    毕竟,对手的主力舰队还在距离海岸不远的地方,如果在白天展开进攻,谁也不知道是否会遭受额外的伤亡损失。其次在天亮的时候,防守中的对手依托射术精确的现代枪弹火力仍然可能给进攻一方带来不可想象的麻烦。

    在战斗的间歇,无线电台开始接受到了对方来自最中央堡垒群中央的通话信号。

    ”我已经想明白了。或许,从几年前开始我们就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