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兄弟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言,我李自成不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只要说的对我就会虚心考虑。如果有所疑惑,我也会坦然想言”。此时刚刚在北京登基不久的大顺朝皇帝显然还并没有搪塞的对待这类谏言的态度。

    “不知山海关这一战,圣上对满人军队有何看法。”

    李自成思考片刻认真的回答道“满军铠甲弓箭装备精良,训练之有素,是我平生仅见。如果仅论弓马刀枪,就是当年曹文昭等人率领的九边精锐,也敌不过满人军队。而且:这样强悍的武装竟然不是几百几千,而是上万骑兵都是如此,听说后面还有更多的大军。如果满军都是这样的水准,哪怕只有四五万这样的军队。我大顺朝也危亦。。。”

    仔细回忆当时山海关之战的见闻,有些事情李自成都不敢深想下去,可这时却不敢在张伟这样似乎蹊跷通神的人面前有太大的面子之心、隐瞒之心了:“如果没有张兄弟的相助,我想我们。。。恐怕数月之内就会丢掉大不分地方,最终只能依靠潼关在陕南立足。。。”

    为了改变李自成认为满军只是弓马刀枪犀利的看法,张伟接着说道:“满人不仅仅是武艺训练上严格按照戚继光当年的法子来练兵,经过这些年来对明朝不少的大胜和人才掠夺。它的火器也同样客观。据我所知:依靠关外足够的骡马运力。满人拥有的几千斤的重炮多达六十门以上、精良和合口的其他火炮近千、同样的人数:在火力上也已经不逊色于任何明军主力。圣上千万不要抱着险关可撑一时的看法。如果今后的我有什么急事被上天收回了本事或者不得不离开。请问圣上今后该当如何?”

    李自成听闻,并不气馁的说道:“我大顺也要练出一支堪比满人的强军,满人依靠关外顶多百万之众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中土依靠千万百姓。。。”

    张伟摇了摇头说:“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一年的时间,极限的强军即便练兵可成,将校骨干培养时间也不够。。。”

    (本章完)

第161章 恶劣工艺下的火器妙用() 
见到李自成似乎还没有认识到一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张伟继续说道:“顺军中的军队环境虽然好于我所见过的绝大多数军队,但其中的弊端也有不少。过去的时候军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为了让更多的人留恋队伍并保持凝聚力。我理解一些平等与民主的做法。可是光靠重视下层,终究是不可能练出一支真正强军的。大多数人天性中都好逸恶劳、特别是很多人加入军队,初衷不少就是能够摆脱乡村的贫困和劳累。可是我们必须要有严格的等级和军纪,才能练成一支真正的强军。必须要像重视民众纪律一样重视训练和管理纪律、工匠纪律,明确赏罚而不是装作一个老好人,这一切才能够改变。。。”

    张伟的话并没有让李自成为之动容,反而深感压力。

    其实张伟也明白:即便在现代,在一个企业里真正落实那个时代的“精细化管理”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太多的东西要考虑。仅仅凭借严格要求和一纸空文,又怎么可能如很多穿越架空小说一样造出合格火枪或板甲仅仅是主角或笔者一句话的事情?很多事情和条件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如果那么轻易,近代到现代上百年时间的工业化也就不会面临那么多问题和坎坷了。

    在现在,事实求是的情况是就算有足够的利益和赏罚,从明军那里获得的工匠们也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适应新的规矩和制度。仅仅是满清水平的造箭制度,恐怕就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来形成。如今的张伟想要解决顺军战斗力的燃眉之急,恐怕也只能从火器和大略上。想到这里,张伟不得不佩服起曾国藩左宗棠还有满清时代的不少人。清朝多数时候其实也没有做到比明朝更好的工匠能力,很多方面还都退化了。不过在火器制造工艺和人员水平不可能相比明军的层次大幅度改良的基础上,还是想到了不少的办法。

    想到这里,张伟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对李自成说道:“圣上也不需要太过悲观。如果以后我有什么急事不得不离开,希望还是有的。大军需果断放弃直隶,不要在平原地带与满军做无谓的消耗、利用对手暂时无法把重火器调齐的时间段。大军必须抽出力量全力南进,至少击退左良玉等人真正占据湖广一带,也只有到了江南,队伍才可能赢得一丝喘息之机。。。”

    听到这里,李自成不由的皱眉。这个年代江南毫无疑问已经比唐宋时期开发度好了不少,不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瘴疠之地了。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很多农民军将领都积累了不少作战乃至战争上的经验,不再是当年对兵事一无所知的青年了。农民军与明军,或者说所有中国的革命武装面对还处于优势的政府军,河流纵横的地方都是不利于运动的险地和绝地。就是在近代,从太平天国到中国革命战争,凡是在江南开辟的立足之地,都因为河流水网山岳丘陵对运动条件的切割而导致过较大损失。农民军转战北方的时候,不是没有人想到过入川或南下,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训居多。对这些顾虑,李自成也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

    “时势已经不同了”张伟回答道:“当年明军强于守战、水运,短于骑行机动。可是满军相比我军更加擅长运动与野战、北方成了敌人的主场。只有到了那些身披重甲不方便的地方、牛筋弓箭保养会存在巨大问题的地方。敌人的优势才会最大限度的被削弱,而我们也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为什么能够压倒南明入主北京的农民军在一年的时间里就面临决定性失败,还没有给满军造成大的损失。而诸南明势力却在江南抵抗过不少时间?张伟也曾经感觉到疑惑过。不过到了自己对一些兵事初有了解的时候、想的更深的时候才意识到一些问题的所在:不是李自成主力尚存的时候不如南明那些,而是在北方、满军在很多方面的优势都太大了。尽管很多人甚至一些史学家在内出于民族主义承认不愿意去看历史的军事史与细节,可这却是一个事实。

    张伟又说到:“到了南方,满军就不可能时时身披重甲掩护全身大部分与我军交战,即便少数时候这样做我军也可以依托在山岳地区的灵活优势与地利抵抗强敌。这种情况下的火器交战、不易型号过杂、只要有三种兵器就可以有效发挥实力。。。”

    “哪三种?”李自成饶有兴趣的问了起来。如果是一个领兵的文官,不太会关心这种事情,觉得这些根本就是不会自己所管的细枝末节。可久与明军打交道吃了不知道多少亏的农民军统领对这种事情还是觉得不能忽视的。

    张伟继续说道:“过去北边的大军交战,习惯用虎尊炮或弗朗机炮发射实心铅弹为主要火力的依靠。可是这种炮的火力杀伤一个人来说有些过剩、而想要一击多命却又有些威力不足或太容易爆膛。更好的选择是:一种虎尊炮那样重量的斑鸠铳、两个人操作运用做为抬枪攻敌。这样,即便因为害怕炸膛而只装一两药子,也可以对披甲的重兵有效威胁。如果依托营垒开火,这种大号的鸟枪还可以在战斗中有更多的弹药可以发挥,实际效用不逊色于轻炮却比轻炮占用的后勤资源少、更为灵活。。。”

    “敌人也用车盾全副武装起来与我军对峙又当如何?”李自成问道。很显然:明军的车盾也曾给农民军带来不少麻烦。

    张伟回答道:“车盾或者全副武装的前阵之敌,也不可能严密的防护住所有位置。在战阵之上命中暴露的肢体或脸部构成有效果的杀伤、不考虑破防的情况下最多一钱重左右的弹丸就够了。如果火器的药力不猛,三钱重的散弹也足够杀伤暴露的部位。大部分防护即便无法兑付,但如果一次打出至少半斤到一近炮子数十发子弹药,那么仍然会有很大的概率给对手造成多人伤亡。。。”

    (本章完)

第162章 熊掌与鱼() 
“如果技术纯熟、这种一定距离上就开始如弓箭般下坠的群子更容易杀伤到掩蔽在工事车盾之后的目标。

    鸟枪也是这种道理:三四钱的鸟枪,制造难度很大而且还容易炸膛。那就索性放弃破重甲的目标,我们用一钱弹丸足够杀伤暴露的部分就够了。在行军的过程中每天必花半日的时间来修筑工事,不求急进。严格放哨纪律,这样就能面对强手把冲突打成对峙战,我们火器后勤方面的实力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