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燧皇时代-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问,濮水使节在吗?”我望着前方,大声问道。

    随着应答之声,濮水使节走上前来。

    “我们这第一站,就是濮水之国,请你给我们解说一下如何?”我面带好奇的说道。

    “盟举到过我们濮水吗?”

    “没有,我这是第一次,其他各国柯儿也是第一次。”我连忙说道。

    “我们濮水之国,因为有濮水流过而得名。其实我们国人都自称了昆吾之国。这可是寄托着了我们国族美好的愿望。”濮水使节眼望前方,深深地陷入到对国族的挚爱和畅想之中。

    “说到昆吾的由来,那可是有年头了。相传我们这里在久远的年代,有一座高山,它巍峨高耸,山顶金光四射,万物不生,所以,取名昆吾。遗憾的是,这大河流到山下受阻于此,无法奔流入海。我族人先祖叫伊人,身披蛇皮,头戴牛角,手脚并用着,攀登昆吾,终于到达金光之顶。伊人的壮举感动了上苍,随之,金光之顶是浓烟飞升,火光冲天,金石为之熔于琼浆,大山渐渐的塌陷后,没入地面,此地变成了一湾河水,我们称它为伊河。这伊河在邯漳之地与漳河汇合后最终流入大河。在我们这地下,留下了很多的赤红金石,这就是昆吾之石。而我们把这蛇身四爪、牛角鱼须的伊人就尊称为——神龙,它也是我们族人的象征。”濮水使节自豪的说道。

    听着濮水使节的叙说,我是极为震惊。原来这伊河和伊水是两条河流。只可惜这伊河很快就因为在此居住的昆吾之国族人姓濮,而改称为濮水。看来这《山海经》里,道听途说占据了相当大的成分,也难免出现差错。不过,这里给我透露的信息,却是我们追根溯源的重要佐证。

    你看这龙的形成,昆吾金石,火山地震,古黄河的流向等等重要信息。在据后世七千年前,黄河在濮阳以北就向东北方向流淌,基本上是沿着漳河、卫河、大运河、海河的方向,汇合到后世天津附近,流入沧海渤海。顺着伊河现下黄河支流,后世黄河的一部分可以上溯到济水。沿伊河分流,则可抵达泰泽,从泰泽又可到达琅琊,由此进入东海黄海。同样的,发源于太行山和朝歌之山燕山山脉的多条河流,最终也都汇入到了大河黄河,这就是七千年前的大河水系分布。所以,濮水之地是大河通往沧海和东海水系汇接的分界点,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我们的船队扬起风帆,顺流而下,在黄昏十分,就接近了濮水之国。

    “哎呀,真没想到,这濮水之地竟然是沃野万里,水纵横,真不愧是人间仙境啊”我站在船楼之上,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河川,不由自主的出言赞叹道。

    “是啊,正因为我们这里富庶,又无险据守,所以,空有一片好河川,无法安享太平。我们这里一年四季,不是东拉就是西打,不得安生啊。盟举,看到了吧,我们的族人,大好的陆地不能住,部落都建在这水之中,芦苇掩映的沙洲上,就是为了躲避战火。”濮水之国的使节,不无惆怅的说道。

    是啊,无防安能有国。想想后世一些人鼓吹的什么幸福指数,说什么不与世争,安贫乐道的不丹国家,全民幸福指数很高。可谁又知道,不丹国王那是把自己国家的军事控制权,交予了强大的邻国,苟且换来的和平呐。为此,自己不得不放弃国王的统治权,让位于所谓的议会,就差像锡金一样,变成他国的一个帮了。这不是别有用心,还能是什么?

    再看现下,多么好的田亩河川,自己的国人竟然住到沼泽沙丘上去了,想与世无争,安贫乐道,能行吗?

    我正想着,突然听到有军壮在喊莽叔。“莽督,迎面驶来几只竹筏,筏上有军壮。”

    莽叔闻声走出船楼,奔向船头。

    “莽督且慢,那是我们的军将,不了解情形,出来探查的。”濮水之国的使节,急忙大声吆喝着,跟了过去。

    看来这是一场虚惊。

    我突然想起来,这一路上怎么没看见典娘露面呢?想着,我就顺着楼梯,往船楼下面的船舱而去。下到船舱,但见,地榻上典娘正坐在上面梳头。

    我不解的问典娘:“典娘,你哪里不舒服吗,这一日都没看见你。”

    “还说呢?你去问你莽叔吧,我是好意,看着他壮得像头牛似的,昨晚与他进礼,这没几下就秃噜了,跟着那就进了人间地狱。就他那呼噜声,比起典娘进礼过的所有的男人,都不知道大出多少,简直让我受不了。柯儿,你看,到现下我听你说话,耳朵里还嗡鸣着呐。这家伙今早上一起来,看到我睡在身边,蒙着麻被,才知道告诉我,国公不允许他和女人过夜,真不像话。”

    我听了典娘的诉说,差点没笑出声来,赶紧低头捂住嘴,强忍着。正在此时,典娘忍不住,自己先‘噗嗤’一声,乐了,紧跟着我们就大笑起来。

    正说笑着,莽叔的声音,在头顶上响了起来:“柯儿,我们的船无法靠岸,濮水国的河汊太窄了,我们只能是先下到风帆战船上,再摆渡上岸。”

    “走吧,柯儿,我们上去看看吧。”典娘闻听此言,起身拉着我登梯,往船楼走去,来到莽叔跟前,二话不说,当胸就是一拳。莽叔则憨厚的‘嘿嘿’笑着。

    “还在这傻笑,快带我们去看看啊。”听到典娘的喝问,莽叔才反应过来,急忙带着我们向船头走去。

    :

132。第一三一章 濮水之国探寻防务() 
第一三一章濮水之国探寻防务

    在莽叔的指挥下,很快,就有一条风帆战船,抛绳索与我们的楼船船舷紧靠,做好了对接,上下船的跳板也铺设到位了。 只听,莽叔大声吆喝着,催促我们下船。

    我率先走下了楼船,虽然跳板挺宽的,但是因为两只船都在水上飘着,走在上面还是有些打晃。我随即提醒道:“各位使节,下船的时候要当心,我们这是在水上摆渡。”

    待到典娘下船的时候,莽叔是尽心尽力的扶着典娘,生怕有个闪失。

    “这还差不多。”典娘则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缓缓地往下走着,所有明白了因由的使节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们这些军壮,还站在这傻笑什么?还不快点收跳板,准备撑船靠岸,没看见,天都快黑了嘛。”莽叔的吆喝,提醒了大家。是啊,这天很快就要黑了,我们大家还都饿着肚子呢。

    一下子风帆战船上,来的人比较多,大家只能站立着,相互依靠搀扶。船上的军壮们撑起竹篙,跟着濮水国的探查竹筏,穿行在狭窄和隐蔽的水道之中,蜿蜒而行。两边密集的芦苇荡从眼前划过,不时地,还有站在竹筏上的濮水国军壮,紧挨在芦苇丛边沿,护卫着我们前行。

    在日落时分,我们一行终于抵达了濮水国的国都,一个用竹篱笆围着的大寨子。

    “各位使节,哪一位是盟举姬柯啊?”就听到沙洲之上,一位老者颤声问道。”

    “我急忙在船上答道:“柯儿在此,敢问您是濮国主吗?”

    “老朽正是,这听话音,盟举很年轻啊。”

    闻听此言,船上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停好船,莽叔还是用撑篙点着水面,一个矫健的飞跃,轻松地登岸。

    “嗯,看这伸手,不愧是个行船的好把式。”濮国主捋着花白的胡须,赞叹的点着头,各国使节也投去了赞许的目光。随着踏板安放完毕,我扶着典娘,率先走上岸来,各国使节随即登岸。

    濮水国使节急忙上前介绍道:“这位孩童就是我们大河之盟的盟举柯儿,也是燧明国出使各国的正使,这位女军将则是这次燧明国的副使典督,这位神勇的军壮就是……”

    “我自己来介绍吧,我叫姒莽,是这次河防的巡查使,也是我们燧明国的水军都督,哈哈哈”

    “好好好,爽快之人啊。”濮国主颤声笑着说道。

    紧跟着,各国使节都一一相见,随即,大家跟着老迈的濮国主,缓缓地向大寨走去。待坐定以后,酒宴就摆上来了。

    “哈哈,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这里略备水酒,以示欢迎,让大家见笑了,请”说着,坐在上首的濮国主,仰头一饮而尽。

    坐在左首的我,也是陶碗见底,典娘则客气的抿了一口,各国使节在这方面都是好手,自然是一饮而尽,再看莽叔更是大叫着,再来一碗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气氛为之和缓开来,初见时的拘谨尴尬一扫而空。

    “好好,老朽闻听柯儿是个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