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天生反派-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莲舟也没有感到奇怪。毕竟明教人数众多,就算无忌曾经身为明教教主,但让他百分百的认全底下的教众还是太过难为人,更何况他已经有数年不曾回明教,对一些只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记忆都有些模糊了。

    张无忌从巡山弟子手中接过死者给他捎来的信,拆开看了看。

    宋远桥手中端着一个茶杯,他刚喝了一口茶,就看到这两人欲言又止,像是还有话要说,于是他语气温和地说:“是不是还有事未说?”

    领头弟子见发问之人是宋远桥,更加不敢说了,他支支吾吾道:“那人还说还说”

    俞岱岩蹙眉道:“男子汉大丈夫,说话怎的吞吞吐吐。”

    领头弟子被他这样一斥,不得不强打起精神鼓足勇气,他深吸一口气,说:“他说,‘宋青书这小人不得好死’!”

    整个大殿内安静得掉针可闻。

    宋远桥端着茶杯的手抖了一抖,茶水溢到他的手指上他都全然不知。他的眼神晦涩不明,他再次问:“那人说什么?”

    既然已经把这话说出了口,再说第二次也就没第一次那么难了,领头弟子流畅清晰地重复了一遍:“宋青书这小人必不得。”

    殷梨亭颤着声音打断他的话:“够了,这话以后休要再提!”

    却说这徐寿辉率领的红巾军如今正呈现出一副势不可挡之态,麾下义军有百万众,纪律严明,深得民心。就是一向眼高于顶的元军也不敢轻触其锋芒,只能咬牙切齿的任凭其迅速壮大,至今为止,两湖、江南、浙江、福建等地已都在他控制之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莫名其妙的死了。

    红巾军如今虽说是势大无比,但实质上不过是一群江湖莽汉与普通老百姓组成草台班子而已,如何算得上一个合格的、能够长远发展的政权体系。徐寿辉此人有如红巾军中的定海神针,他这一倒,红巾军立刻人心惶惶,趁机争权谋利者有之,见势不妙决定抽身而去者更是大有人在。幸而陈友谅挺身而出,严惩惑乱军心、借机谋利之人,这才稳定了义军,没让红巾军在徐寿辉死后立刻分崩离析。

    在一切都安定下来以后,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说自己在徐头领死的那日,看到了宋青书的身影,更是直言道,当年宋青书不过是假死脱身,徐头领之死必与他有牵连。陈友谅当机立断勒令此人不得再说此事,而武当清誉怎容得小人随意诋毁,于是他以军令处死了此人,并封锁了相关消息。然而关于“徐头领身死真相”的传闻,还是在义军内部甚嚣尘上了。

    张无忌的手中的信是杨逍写来的,信中所言正是徐寿辉身死,陈友谅独揽大权一事。

    宋远桥放下端着的茶杯,他一手撑着额头,说:“若青书果真与此事有关,我必不袒护这逆子,也不劳诸位师弟脏了手,这逆子我定亲手清理门户,以敬诸位同道在天之灵!”

    张无忌把信纸递给了四师伯,让张松溪也看看里面的内容。他说:“大师伯却是想岔了,宋师兄一直与我等在一起,他哪来的功夫去杀害徐头领?”

    宋远桥听到他这话,眼神微动,似哭非哭,似笑意又非笑意。他像是接受了张无忌的这副说辞,狠狠闭了闭眼,然后道:“找个人让青书过来一趟,不管如何,这事的确牵扯到他身上了,听听他有什么想说的。”

    张松溪看完信里的内容,声音冷然地说:“这陈友谅所图甚大,那人只说疑似见到宋青书,恐与徐兄弟之死有牵扯,陈友谅就打着武当的名号将其处死,又让人不许传言此事,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拐着弯让人往我武当派攀扯。想那朱元璋当初谋害无忌,意图架空明教,依我看,徐兄弟就是被陈友谅所杀也未可知。陈友谅瞧我武当在江湖上势大,在民间亦是影响非凡,干脆决定借机泼我武当一盆脏水,想要彻底与江湖势力划清界限也不是不可能。”

    但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如张松溪这样分析,更多的人想的是另一种可能性。

    平心而论,宋青书有杀害徐寿辉的理由吗?

    他有的。

    简直太有理由了,如果他的理由都不充分,还有谁的理由充分?

    此事还要从陈友谅身上说起。宋青书杀死莫声谷一事的确不假,但要说莫七侠当时是被他一人所杀就大错特错了,明明当时陈友谅也插手其中,是二打一。自误杀师叔后,他就已认定自己是天下罪人,心存死志,他如何会不恨与他一起杀死七叔的陈友谅呢?

    他欺师灭祖,要向张三丰投毒也是真,然而幕后的主使者、逼着他这样做的真正操刀人却是陈友谅和丐帮的那几个领头人。那日在屠狮大会上他用九阴白骨爪连杀丐帮掌钵龙头和执法长老,又怎么确定他那么做只是被揭了老底的恼羞成怒,而没有掺杂任何报复心理?不管事实如何,逼他下毒的掌钵龙头是真的死了,然而陈友谅仍旧活着。

    后来陈友谅见势不妙,投靠徐寿辉,借着徐寿辉的庇佑与义军的名声逃得了一命。陈友谅不仅活着,还活的好好的。

    这里面的种种内情,旁人当然不会知道得这么详细,但他们只需要知道宋青书恨陈友谅就可以了。他恨陈友谅,又怎么会不恨“包庇”陈友谅的徐寿辉?既然心中有恨,那他杀徐寿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于江湖人来说,只需一个“恨”字又或是一个“利”字,就足以成为夺人性命的利刃了。

    乔衡正在房间里习字,大概正是众人所说的“字如其人”,许是因为他近日心境不稳,不论他换成何种字体,由他写出来的字,起承转合、横提撇捺间总有着抹除不掉的锋锐戾气,这让他每写完一张字都不敢留将其留下来,而是尽数扔到铜盆里烧了。

    当他被一个武当弟子通知宋远桥以及其他几位师叔要见他时,心里来回思量着是有什么事情。听这名弟子话里所言,似是武当上的几个长辈都在,这是要来个“三堂会审”?

    就算真如此他也不惧。

    他弹了下衣摆,然后泰然自若的跟着对方来到了宋远桥等人面前。

    张无忌想上前与他说些话,但乔衡根本没有注意到张无忌,一进入殿内,他的视线就不由自主在地面上的那具尸体上停留了一下。

    “青书拜见父亲,拜见诸位师叔。”乔衡收回视线,依次跪行大礼。

    俞莲舟叹息了一声,说:“起来吧。”

    青年步履有致,行完礼在殿内站定后不慌不乱,头发衣物一丝不苟,神态落落大方,身如素竹,只观这副姿仪,就让人对当初张三丰亲口所说的那句“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书外并无杰出人材”无端的信服了七八分。

    宋远桥恍惚透过他这副姿态,看到了昔日各大派围剿明教时,那个镇定自若、从容对敌、倍享赞誉的青年,可是他越是这样回忆,心中越发悲苦。

    他定了定心神,问道:“青书,你可认识地上那人?”

    乔衡从实回答:“回父亲,儿子并不认识此人。”不论是他本身的记忆,还是那属于宋青书的记忆中,他都不记得此人的面孔。

    张松溪见乔衡一身深蓝道袍站在那里,他什么都不知的刚被人领到此地就被生父追问,心里一时间有些不是滋味。他无可奈何地插话帮衬了几句:“好了,大哥。既然我们都认定青书与此事无关,你又何苦还要逼问,非要让青书侄儿认下这桩莫名其妙的罪事不成?”

    无论是张无忌,还是俞莲舟、俞岱岩和殷梨亭都忍不住露出些许赞同的神色。

    宋远桥听他这样说,只好闭嘴不言。只是张松溪如何懂得为人父母者,那种生怕自家孩子与任何污糟事扯上关系,忍不住问个清楚的心情?

    乔衡将这两人所言都听进耳里,神色一变也不变。

    俞莲舟沉沉地说:“青书,这里有两件事要告诉你。”

    “其一,徐寿辉死了。”

    乔衡目光平静无波,他看着前方的地面,一言不发只管安心地听着。

    “其二,义军中有传言,徐寿辉是被你所杀。”

    乔衡蓦地看向宋远桥,见他似是在等着自己说些什么,心中无由来的诞生一片冷意。他说:“一,我未曾见过徐寿辉;二,徐寿辉非我所杀。”这话说的如此坚定,使人不由得心生信任。

    俞莲舟一拍手说:“好,有你这句话一切足以!青书你只管在武当安心养伤,外界的风言风语无须理会,一切杂事都由我等长辈为你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