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声望系统-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搜刮东西去了!

    自从生下来,悟空就不是吃亏的性子,你们在我的面前玩灭口,我可以不揭穿你们,但是,你们要给我好处。

    搜刮所得的东西,就是悟空的封口费。

    寿星为了息事宁人,也只得任由悟空掠夺。

    悟空搜刮完毕喊着要放火,刚好,八戒也想毁掉种种蛛丝马迹,于是乎,八戒亲手放了一把火。

    第六次,缴获了没有人罩的南山大王,掠夺一空后放了一把火。

    第七次,豹头山的黄狮精,人还没死呢,洞府掠夺一空,而后烧了个干干净净。

    第八次,黄狮精的祖爷爷,九灵元圣的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九灵元圣可是太乙天尊的坐骑,悟空怎么不给太乙天尊面子呢?

    只因为,这山洞的主人,并不是九灵元圣,九灵元圣只是个过客,他在这里只住了三年。

    这九曲盘桓洞,归根结底,是属于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六人的洞府。

    对于九灵元圣来说,六狮只不过是他完成任务的道具,他连六头狮子的生死问题都不管,又怎么会管洞府里的东西呢?

    原著中,悟空总共掠夺了这么八次,周鼎乱入后,悟空掠夺的机会更多了一些。

    悟空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以为:烧了妖怪的洞府,便能掩盖发了财的秘密,却不料,别人却从他们烧洞府的行为中,得知了他们发财之事。

    是以,阿傩、伽叶才会找他们要‘人事’。

    只不过,这件事是唐僧的事,悟空自然不会主动揽下责任。

    八戒是个财迷,更不会出钱。

    沙僧和敖烈分到的钱财,本就比悟空、八戒要少,闻听此言,更是左右四顾。

    唐僧的性情向来迂腐,莫说没有钱,就算是有,他也不会给!

    阿傩、伽叶尊者的心里这叫一个火:又道是见面分一半,我堂堂的尊者,亲口问你们要,你们多少也要表示表示吧。

    你们倒好,不仅不表示,而且生硬的拒绝了,若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我们的面子何在?

    于是乎,阿傩、伽叶给唐僧的全是无字经书。

    悟空发现了阿傩、伽叶搞的猫腻,他却没有管。

    悟空的心里是这么想的:我当初答应菩萨的是,护送唐僧来到西天,如今,我的任务圆满已经完成,你们若叫唐僧带着这样的经书回大唐,那就带,与我何干?

    佛门真会叫唐僧带着无字经书回去吗?

    自然不会!

    燃灯古佛吩咐白熊尊者:“你速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

    阿傩、伽叶是如来的嫡系,他们给唐僧的无字经书,若被燃灯拿到手里,等同于被燃灯抓住了小辫子。

    若如来处置不当,燃灯便可借此事撬动如来的地位,就算撬不动如来的地位,也可以趁机断掉如来的臂助,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白熊尊者是个棒槌,这裹,见悟空挥棒打来,唯恐被伤,赶紧抖开包裹。

    包裹抖开后,经书落满地,自然有不少是打开的,唐僧也就发现了经书没有字的事。

    白熊尊者未能理解燃灯佛祖的真意,还以为目的达成,顺势逃离。

    取经是唐僧一辈子的大事,为了取经,唐僧放弃了多少诱惑,怎么甘心带着无字的经书回去?

    于是乎,唐僧带着徒弟们二上灵山。

    如来佛祖得知此事,心念电转:在唐僧的眼里,阿傩、伽叶二人代表的是灵山,是佛门,既如此,我便不能告诉唐僧,阿傩、伽叶是贪财之辈,否则的话,岂不是打自己的耳光?

    于是乎,如来忽悠唐僧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然后,如来又给唐僧讲了故事,故事的内容就是那谁谁,我佛门之人下山与他诵经,要了他多少钱云云,回来以后,如来还说他要的少了。

    如来讲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诉唐僧:你想要真经,必须给钱。

    唐僧无奈,只得拿出自己仅有的财产:紫金钵盂。

    袈裟和禅杖决不能给:一来,在唐僧的眼里,这袈裟和禅杖,都是国师周鼎的东西。

    二来,此时的唐僧,并不知道自己可以驾云回去,他以为还要一路走回去。

    所以,唐僧离不开这四季保暖,又防水防火的袈裟,更离不开清除瘴气的禅杖。

    在场的佛门弟子中,自然有其他佛祖的支持者,那些人见阿傩、伽叶仅要来一个乞讨的饭碗,纷纷嘲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

    他们的意思是:你们的脸面不值钱,如来的脸面也不值钱,索要了两次,就要来一个乞讨的碗。(未完待续。)

第371章:九九八十一难,一难不缺!() 
阿傩、伽叶做错了事,并不敢反驳众人的调笑,阿傩气的脸色铁青,紧紧的抓着唐僧送来的紫金钵盂,这个动作在别人看来,却像是‘财迷到家’的样子。

    嘲笑的人见阿傩、伽叶认怂,遂觉得无趣,纷纷散去。

    阿傩、伽叶松了一口气,非常利索的从三十五部经书中挑选了几部步,凑了五千〇四十八卷交给唐僧。

    唐僧带着经书返回如来处,如来说道:“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汝等切记,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

    唐僧欣然应允,叩头谢恩。

    观音出列道:“弟子领旨寻找取经人,今已功成,共计用时五千零四十日,再有八日,正合一藏之数。望世尊早赐取经人回返。”

    估计一藏时间完成取经事,对如来有不小的好处,如来欣然同意,望着八大金刚道:“就由汝驾送唐僧返回东土,须在八日内带唐僧回来,以完一藏之数。”

    八大金刚领命,带着唐僧腾云而去。

    原著中,唐僧离开灵山后,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人来向菩萨交任务。

    菩萨问众人:“唐僧经历了多少劫难?”

    众人回道:“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

    ……会庆钉钯七十四难,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凌云渡脱胎八十难,唐僧一路西来,共计受难八十整。”

    菩萨听闻少了一难,也来不急细想,忙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唐僧应受八十一难,现在却少了一难,尔等速速传令八大金刚,马上给唐僧增加一难!”

    八大金刚接到菩萨的谕令,撤去了托护唐僧的法力,唐僧等人掉落在通天河边。

    不多时,通天河老鼋来到岸边,渡唐僧师徒过河。

    再然后,老鼋得知唐僧忘了答应自己的事,一怒之下,将唐僧撇在河里。

    周鼎乱入之后,代替了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人,没有了这些人,也就没有人告诉观音菩萨唐僧经历了多少劫难,是以,菩萨需要自己算。

    算来算去,刚好是九九八十一难!

    怎么多了一难?

    多出来的是哪一难?

    正是唐僧来到灵山取经,受了阿傩、伽叶两位尊者的刁难。

    由于二尊者的刁难,唐僧不仅没有取到真经,下了灵山后,还受到了白熊尊者的袭击,唐僧为了解难,更付出了唐王御赐的紫金钵盂。

    先是被骗,继而遇到袭击,最后又损失了唯一一件属于自己的宝物,唐僧方才过关,焉能不算一难?

    有了看官问了: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人,为什么没有汇报这一难呢?

    周鼎认为,可能性有二:

    第一,唐僧等人上了灵山后,众人没有再关注唐僧,是以,他们并不知道‘取走假经’之事。

    第一,或许众人知道这件事,但是,众人为了维护佛门的面子,不敢将‘取假经’算作一难!

    菩萨听到众人的汇报,当即传令众人通知八大金刚,没有来得急细细的掐算。

    再后来,就算菩萨想到了这一难,为了维护她自己的面皮,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现在没有了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人的汇报,观音菩萨自己掐算,倒是很快算清了这笔帐。

    是以,唐僧师徒侥幸逃过了‘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