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9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直侍卫被重新编练,抽调皇城司军、殿前司六军部分吏士,暂时充入宫城宿卫,主要还是五百拱圣军吏士,人们议论两天也就接受了。

    赵谌依旧在静养,外界只能传言他的身子越发虚弱,引发一些骚动不安。也是,长久的窝在宫中,没有流言蜚语才怪,何况涉及到大统问题,那是最受的。

    缘由很简单,赵炅监国很出色,少年老成的表现,对待大臣尤为宽厚,再加上进退得体的风度,尤其是该问的坚持,不该问的看也不看群臣刮目相看,没有人不心中嘀咕的。

    赵官家在位十余年的光景,那和监国简直没法比,赵炅让士人眼前一亮,这才是明主啊!试问,有抱负的士大夫,谁不想遇到一位明主,能让自己有展露才华的空间?赵炅的言行举止,还有和年龄不相符的睿智,显然符合士大夫的希望。

    别的不说,除夕的江宁城一片欢庆,初一到十五,夜夜有鞭炮、家家一派喜气扬扬,就算皇室发生那么大的破事,也不干老百姓的鸟事,大家热热闹闹地过个年,顺便走走亲戚,相互宴请轻松几天。

    王秀依旧按部就班,对第三届万国博览大会,报以极大热情费苏全权负责操办。

    虞允文也抵达了江宁,被授予给事郎,任命为校书郎,差充中书省都事,他来拜见王秀,恰好费苏和宗良在场。

    “彬甫,可曾习惯琐事?”王秀看着虞允文,心情颇为兴奋,这位真正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他的语气尤为温和。

    虞允文对王秀的善意,那是礼数有加,他本身就对王秀的施政很理解,也沉下心研读过学术,颇为敬佩王秀的学问,当下道:“诸多事务,还需要向诸公讨教。”

    王秀对虞允文的低姿态很赞赏,矜持地颔首,就在这不经意间,散发出上位者的姿态,当然他也有资格,温声道:“虏人不断闹事,看来又要无风起浪了。”

    虞允文也是睿智人,又接触到都事堂的事务,岂能看不到些许端倪,朝廷一边渲染悲情,极力煽动导向民间舆论,一边暗中整军备战,这话说的明显是找个理由。

    明明是要拿人家开刀,还做出一副受气模样,不由地感慨万千,总认为自己才学甚高,处事颇为明达,相比重臣而言实在不值一提,应征召是对了!

    他也不是迂腐之人,对王秀的作态心领神会,并没有的反感,朗声道:“相公所言极是,朝廷顾念苍生受战火之苦,刻意求全以保太平,不想猪羊得寸进尺,全然不顾朝廷苦心,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秀爽快地笑了,果真是文武双全的干才,全然没有迂腐的观念,难怪另一时空能被天子倚重,托付川陕北伐大计,寥寥几句话足见过人之处,应该多加历练才是。

    他越看虞允文就鱼儿欣赏,不由地道:“彬甫说的有道理,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就不忍了。”

    虞允文自然是倾向北伐,闻言大喜,道:“相公高论,他日王师踏破燕山,挥戈四郡,必能青史彪炳。

    ”

    “你才是高论,哦,彬甫和直翁可有书信往来?”王秀有感虞允文的心高,显然不把收复大宋故土放在眼中,而是要收复汉家故土。

    “倒是有,却许多年不见,实在是。。。。。”虞允文微笑戛然而止,自从上次一别就没再见,多是书信来往,听说史浩被王秀所重,从玉泉山入仕,他应招来到行在为官,人家已经出使高丽,实在是遗憾啊!一番邦小国尔。

    不过,能被王秀看重,作为大使出镇一方,也是老友的机遇,他只能感到高兴。

    王秀莞尔一笑,蜀派文人豁达,却尤重番汉,想必虞允文对史浩的差遣不感冒,道“史直翁是邦国贤才,有化四夷为中华心胸,朝廷大贤如云,猛将千万,胸怀四海者太少。”

    虞允文神色庄重,似乎有几分迷茫,正色道:“在下愚顽,却不知相公所指。”

    “你要不知,天下还有几人知?呵呵。”王秀失声笑了,又道:“人心不古,大同治世已然过去,九州不足以养华夏,四方万里物产丰富,尽归我泱泱中国所用,四郡都太靠南了。

    古君子以德治世臣服万邦,当今步入大争,为汉家争取一线生机,断不能取古制效今法。”

    话是着实好听,虞允文却明白其中的血腥,玉泉山书院已故副山长叶梦求曾经注文,反对行朝在南海的暴行,要求善待土著,连刘仁凤也说,来自南海并非金沙,而是血沙。

    费苏见虞允文沉吟不语,心下有几分不悦,他对王秀极尽崇拜,极力鼓吹移民,打通陆路通道,彻底用汉人取代土人,这厮竟然还有不赞同,枉费山长的看重,不由地道:“山长说的是,我各路大军准备得当,一鼓荡平交趾,南海陆路敞开,此秦皇汉武也不曾有的功业。”

    虞允文对费苏的吹捧,心下有几分不喜,这位直天章阁,太府寺少卿权海事司事,似乎太功利了。

    本书来自//

第一一八八章 联合倒王集团() 
“好了,浅显道理,不足道。请大家看最全!更新最快的”王秀洒脱地笑了。

    “收复故土尚可说,征战藩国戍人苦楚,岂不有违圣人之道?”虞允文淡淡地道。

    “百年后南海为大湖,四夷皆是汉家子民,正是圣人教化之道。”费苏冷冷地道,目光颇为不善。

    虞允文诧异地看了眼费苏,这分明是歪理,看是仁义道德,实际满口杀伐,只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费苏说的蛮有道理,似乎无可辩驳。

    据他的了解,侍卫水军的杀伐,实在到了人神共愤程度,动紥屠城灭族,肆意杀伐降人,只是国内生民知道不多,他们看到的是财富,却不是尸山血海。不过,正是这些财富,刺激了国内工商乃至农业发展,没有这些财富,绝没有今天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

    “万国博览会,准备的如何了?”王秀不再计较,他决定虞允文循着钟离睿、欧阳澈的路子,现在不能要求太多,成了拔苗助长,把话题引导了别处。

    费苏见问到了他,急忙笑道:“山长放心,又不是第一次办,那些商人也很卖力。”

    “你办事,我自然放心,只是行在首次举办,档次也颇为高端,还是要谨慎才是。”

    “先生,沈大人倒是不情愿,说是万国楼太奢靡了,都盖了三年了,钱花的如流水,有些人倒是毫不客气。”宗良笑眯眯地道,他的话就是钝刀子,真是杀人不见血。

    王秀撇撇嘴笑了,宗良是给某些人下绊子,他也是记在心中,只要有些人敢跳出来,他绝不会吝啬风雷。

    沈默执掌户部那么多年,变的也发地抠门了,他规划的万国楼,以一座主楼为标志,四面是双层的商铺,本身规模就大,建造费用自然很高,引起了沈默的怨言,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就是让人看着小家子气,一副斤斤计较模样。

    其实,他也明白沈默心思,并不是真正的吝啬,沈大少家财亿万,还能心疼那几个破钱?那就是作为财政大臣的态度,无论是该花不该花,必须有细水长流的打算,决不能放任大手大脚,那会助长不良风潮。

    费苏眼皮子一颤,似乎对沈默很忌惮,弱弱地道:“沈大人过份计较花费,却不知商会大成,能为朝廷带来多少丰厚的回报。”

    虞允文眉头一抖,他是知道杭州万国博览会的,汇集很多中外商贾,每天进出大宗货物,岁贡朝廷的商税达到三百万贯,这还是保守的数字。

    开封举办万国博览,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集散地,虽说不如杭州,却也是方便地方生民,又给朝廷带来回报,行在设立或许很好,应该属于善政。

    王秀不置可否,道:“沈识之也是职责所在,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只是要财力才是,你认为他会不明白?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是自然。”费苏有些不以为然,态度却要做出来。

    “哦,下午要在枢密院推演战事,你们也去看看。”王秀不经意地道。

    “多谢相公,只是在下。。。。。”虞允文脸色犹豫地道,他本是低等官吏,要参加枢密院的会议,实在是勉为其难,只是作为一名士人,还是有进取野心的,能够提前接触高层,对自己的视野开拓,绝对有相当的好处。

    “不要多虑,中书省干办都事,没人会说话。”宗良瞥了眼虞允文淡淡地道,他能体会王秀对这厮的重视,顺便卖个人情。

    “这次是指导性推演,并没有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