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4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玩意是很难根治的,海上湿气大,环境恶劣,饮食也很单调,自然容易患病。时下,治疗脚气病没有特效药,但食用粗粮是很有效的办法,至少能减少发病恶化。

    他建议船队出海,必须根据规模,空出一船或几船携带牛羊鸡鸭,还有大批的粗粮,但效果还是不算明显,毕竟船上生活条件恶劣。

    “这样,凡是大军出海,必须每天更换布袜,把生蒜切成片放在鞋子里穿。<;>;还有,一旦有了条件,必须每天用盐水泡脚,没有话的,那就用布触盐水擦脚,每天必须吃一半粗粮。另外的方子,能用尽量去用,尽可能保持脚干爽。”

    王秀把治疗脚气的法子说了,真菌这玩意不好对付,几乎无法断根,他每天也是吃一定数量的粗粮,朝廷中的大佬,不少人有脚气病啊!

    李宝点了点头,脚气病的确是一大难题,他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海上行船条件有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不过,一切都在研究中,甚至连青霉提取还有疫病研究,都在玉泉山书院中进行,这些事不能焦急。

    “对了,我会知会京东,向沙门岛硝石木炭,在沙门岛配药,如有可能,尽量让第一军上岸历练。”王秀稍加沉吟,做出让虎翼第一军陆战决定,不经历风雨的部队,很难有大用,虎翼第一军注定要成为侍卫水军的拳头,金军是最好的磨刀石,他详细制定的登陆双轴进行战术,需要实战的完善。

    李宝他们告退,宗良拿着公文进来,王秀不等他开口,问道:“各地盐场、茶场与矿山经营的如何?”

    宗良稍加沉吟,道:“大多经营倒还不错,有些还不尽人意,毕竟是刚刚接手。”

    王秀点了点头,冷笑道:“虽说盐茶牟利巨万,但创业艰难,点滴来之不易。你要注意,一旦有官吏欺诈工商,立即上报严惩不贷。”

    宗良明白,王秀对工商的保护,简直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三番五次严令官吏扰乱工商,不得以名目摊派捐税,一经查出必严办。并允许商人直送诉州衙上下震动。

    “各位知县也严加约束官吏,欺辱工商的现象基本绝迹,先生放心。”

    “对了,本地有谁家堪称巨富?”

    “杭州最大的家族是施家和王家,当然了,新进来的沈家和谢家实力也不小。<;>;”宗良是机宜文字,自然要熟悉当地状况,尤其是豪门世家,但他没有说王纪百货。

    “沈家就不用说了,沈家老祖虽然驾鹤西去,家主仅是守成之人,但沈识之却是精明的很,但这谢家又是怎么回事?”王秀有点奇怪地问道。

第六零六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51() 
“商水谢家。(飨)(小)(说)(網)”宗良一阵切牙,脸色是很不。

    “哦,谢家,很有意思啊!”王秀眉头一挑,并没有说话。自从二老亡于战火,谢家也受到冲击,谢氏胞兄谢文那一支迁徙到了行在定居,也算是跟定他这棵大树,其他的谢家人自然还在商水,不过是没落了许多。

    那么多年了,王卿苧对谢家的恨也淡了许多,看着舅舅再想起母亲,也就顺手帮衬一把,算是缓和王谢的怨恨。不过,这也是当年王家遭难,谢文一时心软,打发给了谢氏点小钱积下的善缘王卿苧有了安慰自己的借口。

    能得到王卿苧的帮助,谢文真是真是走了大运,王纪百货的已经是巨无霸,超级商业巨人。不管王秀愿不愿意,它已经形成钢铁托拉斯雏形,还兼顾商业、海外贸易和银行,并逐渐向银行转移,吐一口残渣都够谢家生存了。

    谢文也不是傻瓜,他知道王秀始终没有原谅谢家,或许也不会原谅谢家,自家先看不起王家早的孽,躲在家里埋怨一下就行,面子上可不能触霉头。

    好在王卿苧的暗中帮助,对他来说足够了,至少有了绝佳的商机和人脉,比外来户辛苦创业强上千百倍。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谢家精力放在行在和杭州,主要是海外贸易和丝绸生产,积累了十数万贯家资,有了不小的底气,成为中等的商贾家族。

    “是苧大娘的主意。”宗良很没义气地卖了王卿苧,这时候他可得站稳立场,算是无伤大雅。

    “大姐还真是心软啊!”王秀悠悠地道。不是他心胸狭窄,也不是他睚眦必报,有些人不能去同情,有些事不能得到原谅,就如同农夫救蛇,最终善意会害了自己。

    “苧大娘不过是不去过问,也不算帮助他家。”宗良好歹又美言一句,总不能太没义气了吧?

    “算了,过去的都让他过去吧!总算是亲舅舅,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总也不能让人说富贵忘本,平白成了小人。<;>;”王秀一笑了之,谢家对他除了疏离,别的到没有什么,能让谢文一系抬头,算是对娘亲有个交代,他也不愿在旁枝末节上磨叽,又问道:“怎么杭州还有王家?”

    “先生事务繁多,自然不会,杭州王家家主在先生上任后,来了几次都不曾见到先生。”

    宗良眼珠子一转,又道:“杭州王家和施家,都是有名的大户。特别是施家,几乎垄断东南一带的丝绸,被称为‘苏杭第一家’,谢家也不过是分一杯羹。上次竞拍盐茶,施家族长施全斋买断盐官县盐场,另外还有台州全家、孙家,岳州谢家,温州王家,哦,湖州钱家也是一方豪富。”

    “虽说,两浙路遭遇方腊作乱,但底蕴还是深厚的。”王秀很满意,新政实施地选择不错,经济基础却雄厚,某些政策的实施阻力就越小,当然要在不损害大户利益上他们看到新政的钱景才行。

    “魏晋之后,江右多土豪啊!”宗良也有几分艳羡,钱,谁不喜欢啊!但相比之下,他还是倾向于权力。

    “两浙路,谁家最有实力?”王秀面色沉凝,他当然知道知名大户,但有些事他不能先说,需由宗良提出来,就像刚才的谢家,这是上位者说话办事的艺术,也是一种潜规则。

    你要是什么事都说了,什么事都办了,那还要下面的幕僚干嘛!事必躬亲的老板,是不招员工。

    宗良沉思片刻,道:“杭州施家、王家、台州全家财力最足,不过吴家在真州亦是巨富,又有吴相公余泽,吴宣很会来事,似乎又有志向,假以时日不可量。”

    “湖州、苏州是丝绸产地,怎生被杭州施家垄断?哦,王家是什么来历?”王秀对吴宣还算满意,如果这厮扶桑之行办好事,他绝不会吝啬权柄。

    宗良咂咂嘴,谨慎地道:“施家是数百年的大族,听说传承自先秦,族中出美人西施;王家是魏晋王家人,本以庄园营生,方腊乱后,族人王密接任族长,以贸易起家,家资不可计,近年又开始涉及丝绸、棉花。<;>;”

    “原来是琅琊王氏,说来说去,还是同宗。”王秀目光流动,似笑非笑,商水王家也是琅琊一支。

    至于传承先秦,发迹于数百年的施家,直接被王秀过滤,真是尼玛笑话,还真以为西施家族的后代,傍名人也不是这样傍的,没听说还有叫东施效颦的?

    宗良眼珠子瞪的大大地,却没有说话,王秀主动和别人拉关系,这可很少见啊!里面肯定有猫腻,感情先生又生出坏心思了。

    “王密是如何成为族长的?”王秀哪知道宗良那点小九九,不然非给这厮个暴栗不可。

    “据说,他本是族中旁系庶出族人的后生,早年伙同乡中无赖弄了条船,往来营生,多是些见不得官的勾当。方腊作乱两浙路,他协助过官军,受过官府嘉奖转入正行,生意越做越大,渐渐成了杭州最大的船行。”

    “看来,同宗是要好生走走!”王秀脸上露出诡异笑容,旁系庶出族人的后生,可以映射出暴发户的艰辛,还有发迹的曲折,这种人往往知道进退,是比较好的合作伙伴。

    宗良明白王秀意思,交远拒近,不由地暗自叫好,道:“王密独子王仁,正在书院攻读。”

    “哦,正好啊!去把王仁喊来。”王秀眼前一亮,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王仁被传到公厅,心中仍然忐忑不安,不知道为何被山长传唤,还是宗良亲自来的,那温文尔雅的态度,还有和善的口气他一阵子发毛。

    宗良是何许人?他岂能不知道,现在以阶官兼差书院的庶务,王相公身边的红人,王门九子的老大,担任过枢密院副都承旨的人物,称丞相长史。

    要对他不冷不热,一副上位者姿态,那才是正常,今个突然找上门他吓个半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