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赵鼎做出如此决定,说出他平日里不屑说的话,这需要绝大的勇气。

    赵鼎见王秀面有笑意,在平时倒不觉得什么,他生平第一次求官,心正孜孜不安,很容易从这笑容内臆想到什么,不由地大为尴尬。连声道“这、这个,我也是。”

    王秀见赵鼎尴尬,知道他误会了,急忙正色道“我明白元镇兄来意,”说罢,又微笑道“是元镇兄不来,小弟原打算请元镇兄出山操劳。”

    赵鼎一怔,似乎明白点什么,双目惊讶地看着王秀。

    “元镇兄也是知道的,公署被蔡攸把持,钟离直阁把海商案和银行分离出来,是要保存一点为民养息的种子,断不能让那些无能的人糟蹋,一切都需要能者智士的支持。”王秀说到这里,目光深邃地望着赵鼎。

    听到这里,赵鼎再不明白那白混了,他深深吞了口口水,心里升起一阵激动。

    “我也很无奈,不得不把公署交出去,那些派驻各路的差遣都是肥差,但钟离直阁要的是操守之人。”王秀不是信口开河,公署把持对外贸易和厘金余款,不仅有大油水可捞,更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赏识,那些世家子弟哪个不挤破脑袋托关系进来,专营之徒早把蔡攸的门槛挤烂了。

    王秀顿了顿,目光直视赵鼎,满脸诚恳地道“小弟认为元镇兄大才,本不该在公署,入馆阁也绰绰有余,本想临走前举荐元镇兄,又怕元镇兄不愿入寺监,正是天随人愿啊”

    一时间,赵鼎没有跟王秀的思维,愣在当场,半响说不出话来。

    王秀含笑望着赵鼎,等待他的回答。

    赵鼎目光复杂的看着王秀,心升起感激之情,王秀在他犹豫着如何开口之时,首先说出主动举荐他,令他不失颜面,凭这一点,大恩不能用谢来回应,深深叹息,有些丧气地说道“实真是有心人。”

    王秀心也不舒坦,对一位他所熟知的历史赫赫有名人物,竟然真的沦落如此地步,实在感到由衷的失落,并没有半点喜悦,他认为要不是有金军的南侵,使赵鼎的命运发生改变,或许赵鼎真的要在历史,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

    “元镇兄,小弟早有想法,反正公署是不用进了,那都是唬人玩的把式,真正能建功立业的全在江宁,我拟好撘子明日投去,再给钟离直阁一封书信,双管齐下力保元镇兄为一路的差遣,还是有点委屈啊”

    赵鼎颇为自嘲地一笑,这个时候还能要求什么,原本也是指望担任副佐,没想到是一路的正印官,公署在一路的差遣官品不高,可毕竟是一个**衙门的主官,他轻轻叹了口气,摇头道“岂敢委屈啊”

    “江浙路或淮南东路非同小可,钟离先生下步要选拔水军护航,朝廷也要组织官船队。”王秀将自己在的计划简要一说,当然都是赵佶许可的,小范围调用水军护航。

    赵鼎听得是口瞪目呆,他压根没有想过由官府出面出资,与民间共同组织海外贸易船队。他第一个念头是与民争利,而且这又不是关系到盐铁等国计民生的政策。官府介入其,岂不是有辱斯,何况万里海疆,前途不可测,又有谁愿意抛妻撇子远渡大海

    不过有一点他是肯定的,有官府的武装海船保护,商队在海平时要安全的多了。

    “。假以时日,我大宋海船舰队横行,扩建海外据点,带来滚滚不尽的巨大财富。”王秀说的兴奋没有注意到赵鼎的脸色,他感到一种恍惚,不知不觉把自己计划的野心说出来。

    赵鼎却不太理解王秀的思想,他是一位深受传统儒学教育的士大夫,对大海是陌生的也没有兴趣,甚至还有一丝恐惧,他真正关心的是农桑水利,与民休息的儒学善政。

    “金银珠宝虽好,岂能同于谷米桑麻。”

    王秀正在兴头,冷不防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腔热血当即冷下来,他怪地看着赵鼎,似乎有点失望又有点明白。可以说,在当朝士人没有他真正的知音,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钟离秋或许最理解他,却没有真正了解到本质,沈默也不行,赵鼎的反应似乎在意料。

    虽然,他们也热衷于经营万邦,希望出现万国朝贺的盛世。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经营海外,真正的万国朝贺的真谛。

    “难道要小弟学那王黼、杨戬等人,盘剥升斗小民吗”他很失望,为自己找了个很贴切的掩饰,只能以这种理由来搪塞赵鼎,至少这是惟一能让赵鼎认同的理由。

    赵鼎沉默了半响,在他看来从海外敛取财帛,虽然让他们这些以泱泱大国自居的士人很不自在,但起盘剥百姓这还是能接受的,才淡淡一笑,道“实所言,甚是有理”

    “与其盘剥国人,不如经营海外。”王秀说的经营海外,不如说是对外掠夺的雅用词罢了,赵鼎没有听出王秀带有那掩饰不住的扩张,他的理想是能收复蓟北十三州。所以,他也是支持北伐的,一旦成功剩下的事是规劝天子勤修善政,与民休息。王秀的观点有点强词夺理不尽人意,他并没有当成一回事。王秀心底一动,猛然想起一件事情,笑眯眯地道“元镇兄,小弟为你举荐一名刀笔书吏,你看如何”

    

    。。。

    。。。

第一九八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0() 
第一九八章 东京最后的梦华20

    赵鼎有些心不在焉,听王秀推荐人才回过味,诧异地道“哦,实要举荐的是哪位”

    “我的我的一名门人,宗良,是刚才奉茶水的小厮。 ”王秀犹豫着把宗良说成门人,几乎相当于弟子,他承认了某种现状,也有了某些打算。

    “什么,宗良”赵鼎倒是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王秀,说道“你可要想好啊,这一入胥吏终身为吏啊”

    王秀淡淡一笑,十分坚定地道“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

    赵鼎恍然大悟,摇了摇头说道“不可,看着孩子才十三四岁,大好的年华啊跟着你或许能考个功名,绝不可以误了这孩子的前程,实三思。”

    王秀会想到这里,思绪才回到了现实,他看了眼赵佶,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啊目光有些复杂,道“陛下,臣有一事”

    在王秀要说话的时候,一名侍卫进来跟张迪嘀咕两声,张迪脸色一变,急忙走到赵佶身边,低声道“官家,下面有人闹事,帝姬也被牵连。”

    赵佶脸色一变,眉头蹙了蹙,但他并没有紧张,下面的侍卫也不是吃素的,保护一个女孩子绰绰有余。

    张迪声音虽小,但王秀听的清清楚楚,他忍不住一阵恼怒,在他的地盘和赵福金冲突,这是当众打脸啊他霍地站起身,沉声道“陛下,臣这下去看看,是哪个不要脸的东西,敢对帝姬无礼,我先废了他。”

    赵佶诧异地看了看王秀,没想到王卿家也是个狠人,至少话说的狠戾。他一想也是,帝姬在人家地盘有事,换成谁会火冒三丈,不由地笑了。不过,他是临时起意从延福宫出来,这要是被那些言官知道,恐怕耳根子又不清净了,点了点头道“好吧,不要让四姐委屈,动静也不要太大。”

    “陛下放心,谁敢,我剥了他的皮。”王秀说了句狠话,转身下楼。

    赵佶倒是乐了,他没想到质彬彬的王秀,竟然也有狠虐的一面,一时龙颜大悦,捻须笑道“好小子,可惜了”

    张迪多机敏的人,眨眨眼明白赵佶几层意思,蔡攸、赵福金似乎还有别的,他也不敢多想,低眉顺眼地站着,反正是王秀地地盘,好坏不鸟事。

    “算了,不要让王家大姐吃了亏。”

    王秀刚到了楼下,正好看到开封府公人进来,那青年官员似乎见过,却见那人厉声道“都跟我回开封府。”

    他眉头微挑,脸色很不高兴,迎了去道“开业大吉的,开封府官差也来庆贺啊”

    “这不是王直阁嘛,下官见过王直阁。”青年官员一怔,立即笑容满面抱拳。

    “这位”王秀有点疑惑,拿不准对方也不好说什么。

    “官人,他是谁,你给他见什么礼啊”干瘦妇人可不愿意了,掐腰瞪着王秀,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

    赵福金和秦献容冷眼以对,细君却冷笑不已,王卿苧脸色不善,四位美人倒吸引了大半人的目光,美人不好见,绝色美人更不好见,聚到一起的绝色美人更是难见,没人愿意错过大好时机,没看到那些名楼小娘子,两两三三揍过来了。

    “住口。”青年官员低吼一声,又对王秀笑着道“下官开封府巡军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