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1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58章 朝廷尚有三尺龙泉() 
封元现王秀的目光,知道是给他机会,轻轻咳了声道:“北方关键在使臣,能够让他们陷入战乱,自然是皆大欢喜。..关键是要考虑他们没有大规模消耗,朝廷当如何征服,我们不能养虎为患。”

    封元的话深得王秀之心,朝代都有兴盛衰落,他并不认为自己的革新,能让大宋行朝兴盛千年,有个百年就不错了。

    尽管,他竭尽全力从地缘上策划,留给大宋行朝延续的空间,准确地说为未来不亡国亡种打下伏笔,却依旧需要彻底消弱北方蛮族势力,尽可能延缓消弱来自北方的压力。

    让这些蛮族相互征伐,短期内可以消弱实力,长远来增加种族仇恨他们化解不了,能够让后世君臣加以利用,保证朝廷的安全。

    至于从经济上拯救大宋行朝的未来,还是洗洗睡吧!资本是逐利的,统治者利用打压资本,限制商人做大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家国在资本眼中,不过是个笑话。

    这些资本可以扶持的政权,完全寄生其中,当政权被他们搞的千疮百孔时,他们又可以换个政权重新开始。

    能否彻底打击北方蛮族,干系到至少百余年的国运,他不能不认真对待。

    “很明显是让他们内斗,我做好打硬仗的准备。”王贵口气相当的生硬,显然有很大的不满。

    也是,他非常不同意现在撤军,认为应该一鼓作气推进,不到会宁誓不罢兵。

    既然放在以后打,人家又不是傻子,怎能让你占了大便宜,最终还要再打一场大的战役。

    刘錡眉头微蹙,淡淡地道:“虏人元气大伤,却依然有相当优势,就算数十万大军出塞,征战艰辛十倍,胜败两可。”

    没有人去否认此话,宋军从沿河打到燕山,沉重的粮草辎重转运,已经动用了百余万人口,还是捉襟见肘,要是战线拉长,河北河东不可能成为起点,不要说粮草辎重转运成了问题,关键要在塞外作战,恐怕转运无法承受。

    光是陌生的环境,还是充满敌意的目光,就足以让人崩溃,打仗可不是过家家。

    其实,王秀抵达燕山叫停,除了政治方面考虑,军事方面主要是后勤问题,正所谓燕山是进攻的顶点,也可以说是第一阶段的顶点,再打就会出现不可控的局面,不是你想停就能停下的。

    封元也懒散地王贵,诙谐地道:“几十万大军出寨,这可不是前汉时代,我们的甲仗粮草怎么办?那可是在别人地盘上打仗,不可能得到百姓实质性援助。”

    王贵无言以对,狡辩?当着王秀岳飞等上位者,还是算了吧!想要堂堂反驳,你拿什么去驳斥,没有。

    “只要虏人有矛盾,总会等到机会,干柴就缺把火。”刘錡淡淡地笑道。

    王秀很满意,两位都统制和他意见相符,转手飞,温声道:“岳太尉?”

    “大人策划周详,可以让都参军召集行军参军制定策略。”岳飞没有表意见,既然王秀定了调调,又有多数人,他也懒得再浪费口舌,五个军也不算少了。

    “嗯,那就烦劳都参了。”王秀向张宗颜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只需要定下基调和大方向,具体事宜不用操心,自然有一干人众去策划。

    张宗颜精神抖擞,正色道:“遵命,末将当召集各军都参军管勾行军参军共谋。”

    “好,我这有昨天到的诏谕,事关禁军将帅赏功。”王秀说到这里,停下端起茶水悠悠地品了口。

    这话,立即引起大家的,多日来小道消息天天飞,那么大的战事自然会封赏,朝廷不少都校任期也到了,大家各有渠道,更关心最可靠的消息,个个神态不自然了。

    传闻岳飞正任北侍军都指挥,要加开国公爵位,韩世忠调任侍卫马军都指挥,张宗颜也要调任兵部讲武院祭酒,徐庆调任西侍军都参军。

    西侍军几位大将也有传闻,邵兴将正任枢密副都参军,刘惟辅调任北侍军都指挥,王胜调任侍卫步军副都指挥,王权调任北侍军都参军。

    一切都不是太可靠,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王秀身上,只有这位王相公的定论,才是最有权威性的。

    “恭喜岳太尉。”王秀笑眯眯地道。

    岳飞心中咯噔一下,恭喜代表寓意非常明确,他的升迁成为定局,就算是谦让之人,也不免心潮澎湃。

    “两府议定太尉迁检校少保,大同军节度使,除西侍军都指挥。哦,稍后,朝廷还有开国公的爵位册封。”王秀说话时,目光颇为玩味。

    岳飞一怔,西侍军都指挥,竟然不是北侍军,这叫什么事啊!去了西侍军就完全脱离对金战场,难道谁要摘果子?

    徐庆脸色一变,沉声道:“难道朝廷不知道,虏人并未完全被歼灭,岳太尉担负重任,则能离开北侍军?”

    此言一出,众人尽是沉默不语,个个老神常在的模样,笑话,竟然指责朝廷,区区副都参军不想活了,就凭这句话,王秀完全可以剥夺这厮的西侍军都指挥。

    王秀脸色沉凝,不善地盯着徐庆,厉声道:“副都参,朝廷任免将帅自有定论,将校岂能轻易妄议,难道朝廷三尺龙泉是摆设?”

    徐庆的脸刷地白了,意识到自己太狂妄,竟然对朝廷任免大将妄自非议,要放在私下里也就罢了,关键现在是宣抚处置司会商,北侍军主要将帅全部在场,味道就变了,不再是私人无关紧要的抱怨,成了对朝廷的不满。

    岳飞见势不妙,立即起身抱拳道:“大人,徐庆是粗人,不知礼仪失言,还请大人恕罪。”

    “身为副都参军,即将升迁都参军的大将,岂能是粗人,朝廷大将非议妄闻,简直是骇人听闻。”王秀目光沉凝地道,口气也越的凌厉。

    众人你大家都是同僚,不能庆被拿下不是,毕竟这事可大可小,纷纷起身求饶。请:

第1659章 论功行赏() 
“算了,下不为例,要是再有只言片语,定然不饶。..”王秀目光冷峻地盯着徐庆,语气充满了杀伐,态度也相当的霸道。

    “是,末将晓得。”徐庆战战兢兢谢罪,随着众人落座,却是坐立不安。

    要知道,大宋行朝的重臣都是文质彬彬,绝少会疾言厉色,就算有了争执或呵斥将帅,说话也都相当委婉,绝少直接出处置的生硬语句。

    可见,王秀维护动议的坚决,决不让容许人,以理由去违背歪曲,否则就会不吝手段。

    当大家惊疑不定时,王秀深深吸了口气,瞬间换成一张笑脸,淡淡地道:“还要恭喜岳太尉,令郎正任越州刺史,侍卫马军小学校祭酒。”

    “那竖子岂敢承受朝廷恩泽,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还请朝廷收回成命。”岳飞心中很乱,忽然听到岳云被任命为祭酒,完全和自己得到消息不同,急忙要谦让功勋。

    王秀脸色微变,沉声道:“将士浴血奋战,岳应祥又岂是贪生怕死,有功必赏有过必究,这是朝廷的法度,绝不会因人而异,太尉自然可以放心。”

    话中有话,相当于警告岳飞,岳云已经是都校级别大将,并非单纯你的儿子,朝廷有封赏的法度,你要是再干涉,恐怕就成了另一个徐庆。

    岳飞不免苦笑,王秀的话还真不能反驳,在坚持不受说好听的,就是谦虚过度,不好听那就是沽名钓誉。既然朝廷已然决定,他只能默然接受,轻声道:“在下并非沽名钓誉,而是父子同为都校,恐怕人疑有私。”

    “呵呵,知道太尉高义,朝廷本拟仁应祥振武军主,却碍于父子领兵不妥,才改任祭酒。”王秀说的相当坦诚,没有半点的避讳。按照朝廷的制度,亲家不能同时为相,父子不能同军正任领兵,既然岳飞正任侍军司都指挥,岳云就得调任其它,不能再拥有一军兵马。

    岳飞叹了口气,也算是稍稍放心,沉声道:“在下有感朝廷恩德。”

    “嗯。”王秀满意地点了点头,转眼世忠,正色道:“韩太尉,北侍军可就交给你了。”

    在岳飞的惊讶中,韩世忠也愣住了,不是都指挥知杂而是正任都指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不由地道:“大人,在下难负重任。”

    “太尉解救大军辎重通道,居功丰伟,又横扫云中塞外,行止甚得朝廷法度,自然当得重任。”王秀的话非常露骨,几乎直言朝廷对韩世忠,比岳飞要重视和放心。

    固然,岳飞的才略很高,是一位优秀的方面帅才,却又有着很多弱点,驾驭起来不如韩世忠。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