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人失业和伤残保险,在工人中捞取了相当的好名声。

    到了1910年丘吉尔先生又成为了内政大臣,这时候丘吉尔先生为了维护国内社会环境的稳定,开始大力对游行罢工的工人运动进行打击。

    担任内政大臣时期丘吉尔多次下令英**警对手无寸铁的罢工工人进行毫不留情的镇压,把许多原本对丘吉尔寄予厚望的可怜工人给打的半死丢进了监狱。在监狱因为规模限制管不下那么多的工人后,丘吉尔果断的扩建了监狱并让被逮捕的工人在监狱中进行无偿劳动,对此丘吉尔洋洋得意的称之为一次重大的监狱改革。

    而时间到了1911年时,折腾完英国工人的丘吉尔先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军大臣,成为海军大臣的同时丘吉尔先生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结婚。

    正值壮年的丘吉尔先生虽然此时已经体型横向发展,但是出于自己政治生涯的考虑,一开始丘吉尔还是希望能找一个身份显赫又年轻貌美的贵族小姐做为自己的妻子。

    但是很可惜,即便丘吉尔先生自己是个风头正劲的年轻政客,但此时他所代表的马尔巴罗公爵家族在其他大贵族的眼中只能算一个破落户,加上丘吉尔之前对保守党政府的反水行径给了那些大贵族极差的印象,所以这些名门显贵家的小姐就完全不可能下嫁给丘吉尔先生了。

    即便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丘吉尔先生也只能无奈的选择了一位同样是破落贵族的克莱门蒂娜小姐结婚。不过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丘吉尔对自己的婚礼极为用心张罗。不但邀请了一千多名吃白食的宾客凑数,丘吉尔先生更是在婚礼上获得了大英帝国国王赠送的一根刻着马尔巴罗家族族徽的手杖。

    在结婚的同时,丘吉尔先生也不忘记显露自己的威风,刚上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就因为蛮横的作风和自己的同僚和下属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冲突。

    为了获得海军部队的支持,丘吉尔还不负责任的下令允许基层官兵对其长官进行随意批评,基层官兵因此对丘吉尔大加好评。但这些基层官兵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丘吉尔却严禁自己的下属对其进行任何质疑,并将不愿意屈从自己的正直官员强行赶走去职。

    而且丘吉尔更彻底改变了原先鼓吹削减军费的言论,开始大力鼓吹增加海军拨款,主张和德国进行海军的军备竞赛,以此为自己的海军大臣任期捞取政治分数。

    没多久丘吉尔的这种两面派行径就被心怀不满的下属传扬开来,并通过了保守党控制的报纸舆论大力宣传变得广为人知,丘吉尔身上也就套牢了一个投机暴发户的称号。

51。同盟会的大麻烦() 
这一天的闹剧很快就在上海传扬开来了。在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德国在上海负责发布会的人员虽然没有对这件事公开发表什么意见,但是私底下都对丘吉尔这种对记者抖威风的行径大加嘲讽:

    好歹你丘吉尔也是个堂堂大英帝国内阁的海军大臣,犯得着跟一个心不在焉的小记者置气么。还闹得要取消人家报纸的采访权,真是贻笑大方,一点容人的肚量都没有。

    虽然德国人对丘吉尔在心里看不起,但因为丘吉尔扛着大英帝国全权专员的名号,所以德国人还是客客气气的发了请帖邀请这位海军大臣参加即将召开的发布会。

    同样收到德国人请帖的还有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等,就连因为在北非遭遇惨败而陷入国内政局混乱的意大利人都收到了邀请,总之只要是在上海租界区有那么一块地盘的,全都收到了德国人的邀请。

    在得知德国人声称拥有足以压倒英国人照片的强力证据后,除了英国官方表示蔑视和不相信外,其他国家不管跟德国关系如何,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和自大的英国人不同,其他国家在上海的人员从德国人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做出了公开展示的举动中,均判断德国人很可能是真的拥有了什么可靠的证据。但即便是最大胆的猜测,也只是估计德国人可能拥有着比英国人更多更清晰的照片,而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是电影记录这么逆天的玩意。

    诸多外国的大小列强在华人员兴味十足的猜测着德国人的发布会情况,但是对身为事件主要相关方之一的华夏南京临时政府来说,德国人的发布会看上去就不是那么有趣了。

    原本德国人要往北方袁世凯那边运输军械物资的时候,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人就被吓得不轻。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大军已经打到了长江边的武昌三镇,而驻守武昌三镇的南方革命军是从前线一路败退下来的,所以北洋军只是通过试探性的进攻就夺取了其中两镇的控制权,若不是负责指挥的段祺瑞担心北洋军过于深入下令停止进攻,武昌三镇早就全部易手被北洋军占领了。

    武昌三镇是革命党最早起兵反清成功的地区,同时之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也对其生产储藏的大量军械物资十分依赖,一旦失去武汉三镇后,对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党将会造成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三重打击。

    所以孙文一方面要求周边的军队前往支援武昌三镇协防,希望能够延缓北洋军接下来的攻势,同时孙文也主动找上了多年支持其反清大计的友邦日本国。收到孙文的求助后,觊觎华夏利益的日本国对此窃喜不已。因为这个时空甲午战争发生的异常变动,使得日本国在清国身上除了夺取到台湾岛外,并没有获取到原本该有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巨额战争赔款。

    这个时空因为清国用割地换取了俄国和德国两大列强的强势介入,所以虽然甲午战争同样以对日求和告终,却只赔付给了日本国八千五百万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而这笔款项在扣除了日本国战前向大英帝国借贷的巨额军费后,剩下的数目并不足以支撑日本国完成初步的工业化。所以这个时空的日本国对本国人民进行了更多的压榨,也更加看重了孙文等反清华人的作用。

    在孙文等人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后,这个时空的日本政府出于尽快让华夏陷入战乱从而趁机谋利的急切心理,对同盟会进行了额外的人力物力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的拉拢收买后,日本政府认为已经成功的将同盟会主要成员都收拢成为了其在华夏的代言人。

    认为自己将同盟会培育成了一颗合适的棋子后,日本政府便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将其骨干孙文等人送回华夏。

    终于机会被日本政府等到了,这个时空自甲午战争后清国政府完全倒向沙俄和德国的行为,虽然使得国力损失得以减少,却也加速了华夏南方投靠英美等国的新兴买办阶层,也即是江南地方豪强的不满。这种不满累积到了极限后便以武昌三镇为导火索引爆了激烈的冲突,最终酿成了席卷江南半壁的大规模战乱。

    发觉华夏发生内乱后,觉得时机已到的日本政府当即派人护送着孙文等同盟会骨干返回了华夏。

    因为有着日本政府提供的人力物力支持,同盟会很快就成为了名声最大的反清力量,之后孙文利用江南地方豪强之间互相对立的矛盾,使用种种允诺和空头支票将这些地方豪强的武装一一招揽,从而使同盟会成为了江南地区的反清领袖。

    可毕竟同盟会在华夏根底太浅,比不上对各自势力范围经营已久的这些江南地方豪强。所以虽然同盟会招揽了这些地方豪强,却无法指挥动这些地方豪强各自的军队,所谓的反清领袖成了一个名义上的称号,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孙文派出自己的老搭档陈少白和黄兴二人,让他们开始在同盟会控制的地盘上开始招兵买马,训练直属于同盟会的嫡系部队。

    本来这个训练部队的过程中,日本政府想要趁机派军官参与,试图将这支同盟会在华夏训练的军事力量据为己有,从而加强对同盟会以及华夏南方的掌控。可没料想孙文却和黄兴早有默契,他们用日本政府提供的资金去雇佣了英国的退伍军官负责训练同盟会的嫡系军队,从而使得日本政府完全掌控同盟会的想法化为了泡影。

    发觉自己被孙文和同盟会给放了鸽子的日本政府恼羞成怒,他们当即断绝了对同盟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援助,试图以此来逼孙文就范低头。

    可日本政府没想到,没有了资金来源的孙文倒也有着自己的办法,他先是试图向地方豪强求助获取资金,在费尽力气也只得到了地方豪强杯水车薪的一点款项后,孙文转而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