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骑兵的情绪就从试图大肆破坏的兴奋,变成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来自空中的致命威胁,才是真正在断绝这些原住民继续抵抗的希望。

    因为铁路工程沿线周边,是大片毫无遮蔽的平原和荒漠地带,让空中行动得以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而任何人类聚居地都离不开大量的水源,驾驶着飞机的生化人军官保持在1500米高度的空中俯瞰地面,轻而易举的就沿着河流走向找到了一处处中亚原住民的村落据点,而成群结队行动的原住民队伍更是完全暴露了行踪,一举一动都被来自空中的眼睛监视着。

    当这些水量较为充沛的河流沿岸地带对原住民来说不在安全后,散布在沙漠中的绿洲就成了仍然坚持抵抗者的唯一去处,但最大的绿洲也只能勉强支撑千人左右的人群,而且这种规模的绿洲在沙漠中也是寥寥无几,中亚原住民的抵抗从此再也无法形成规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抵抗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不过这些断断续续的残余反抗行动也并非毫无用处,从后来的情况发展看,起码这些极为顽固或者说极为顽强的抵抗者,让铁路线的工程建设从原定的两年工期,多拖延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全部完工。

    只是这种抵抗也带来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中亚地区原住民的数量减少了大约六百万人口,并让原本分布在中亚地区的十几个民族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抗拒同化的能力。

    最终这些中亚原住民除了部分逃入苏俄控制的哈萨克地区外,仍然留下来的少数原住民在短短几年后,就被官方迁入的数百万中国移民从数量上给迅速稀释,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间被同化吸收,原本的所谓中亚多样化民族文化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说汉语写汉字被完全汉化的混血人种。

    到了这个时空的二十世纪末,享受了几十年和平的世界同样诞生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人道主义组织,这些组织中间,有无数喜欢从历史中找寻所谓真相的人士,他们都将中亚铁路线工程抨击为一场毫无人性大灭绝行动的开端,说中亚铁路每一米的铁轨路基下面,都有着一具当年中亚原住民的尸骸,并由此编织出了各种各样言辞激烈的文章,对这项工程进行不遗余力的口诛笔伐。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1915年这一年里,中亚铁路线工程的开工建设并没有吸引太多外界的注意力,全世界的主要目光大多都盯在逐渐打成白热化状态的欧洲西线战场上,剩下的注意力也是看着西伯利亚平原上,苏俄政权与保皇派的俄国临时政府在这里进行着极为激烈的拉锯争夺战,双方总共近一百万的兵力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冻土上打的不可开交。

    本来以苏俄红军的作战能力,是不至于在与这些打着黑底白骷髅旗帜的保皇派白军打拉锯战的,但德国人出于拖延苏俄政权统一时间的目的,授意自己扶持的东欧傀儡政权组成了联军,在边境线上摆出了大批兵力对苏俄政权施加军事压力,使得苏俄政权无法将全部主力调往西伯利亚与保皇派白军作战。

    这种情况下,兵力有限的苏俄红军总是很难展开什么大规模的攻势,加上保皇派白军的实力比起原本历史上要加强了许多,让在西伯利亚的苏俄红军不得不陷入了艰难的消耗战。

    苏俄政权的领导层虽然对德国人这种明显拉偏架的恶心行为极为窝火,但是实力不济的他们也只能咬牙忍气吞声,好在是土耳其新政府提供的生活物资与贷款给了苏俄政权保命的宝贵血液,才让这些毛子得以慢慢的恢复起被沙皇政府弄得一团糟的国内经济和军事实力。

第247章 沙俄分崩…10() 
现在不管苏俄政权领导层是否承认,西伯利亚战事的胶着状况已然证明,这场沙皇俄国崩溃后为了争夺俄罗斯主导权的内战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受到外部牵制的苏俄红军用于内战的力量极其有限,已不可能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全力在国内讨伐割据势力,临时政府的政权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对盘踞在远东地区的保皇派临时政府而言,这算是一个相当难得的喘息时机,可以让尼古拉斯大公与高尔察克趁此机会动手,将下面各军头的部队捏在手中整合,从而将这一百多万逃亡而来的沙俄军队拧成一股可以抵抗苏俄红军的力量。

    其实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土耳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还要大于德国人,只是连始作俑者肖狩都没有想到,原本只是从沙皇俄国身上夺取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的设想,现在居然一步步造就了俄国东西两块分裂对抗的情况,只能说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这个变化让现在的苏俄政权控制的地区,比起原本历史上要大为缩水,远东地区的控制权一时半会是拿不回来的,导致西伯利亚大平原也没法让苦刑犯去种土豆了,因为这里已经成了苏俄红军与临时政府白军的战场,在枪炮不断的情况下,就算苦刑犯的命不值钱也没法保证农活生产。

    东北欧的俄罗斯欧洲领土则承受着一众德国傀儡政权的军事压力,和时不时的小规模越界骚扰破坏,其中在德国人扶持下刚刚复国的波兰人是最为活跃的,曾经在沙皇俄国主导下,遭受过被俄普奥瓜分灭国命运的波兰人复仇心切,却又不敢把现在的主子德国人怎么样,就把仇恨全部宣泄在了国力虚弱的苏俄头上。

    就这样,距离当前边境线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圣彼得堡都经常遭到小股波兰骑兵的袭击,城中天天警报声枪炮声不断,更别提其余更靠近边境线的地区了,急于复仇的波兰人把这些地区骚扰的鸡犬不宁。

    为此苏俄政权不得不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移到了莫斯科,这里距离边境线有了足够的安全距离,基础设施也没有在战火中受到太大破坏,才算让苏俄政权的首脑政府机关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至于重要的粮仓乌克兰则是同样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在东部的哈尔科夫以及基辅城成立了乌克兰的苏维埃政权后,位于利沃夫的西乌克兰政权想要在德国主子的面前好好表现,当即声称东部的苏维埃政权为非法,并由一批沙俄时期的贵族带着一支凑出来的六万人规模军队发起进攻,想要趁着东乌克兰政权刚成立的时候将其消灭掉。

    不过接下来这些乌克兰贵族的表现很好的解释了什么叫“越高贵的越愚蠢”,这六万西乌克兰军队在没有布置侧翼掩护的情况下,把所有部队抱成一团向东狂奔,以让德国人都啧啧称奇的飞速向着基辅推进,然后在向东进军的第六天,这六万西乌兰军队就全部钻进了八万多东乌克兰红军预备好的包围圈里。

    其实在刚刚遭遇东乌克兰红军的时候,包围圈还没有完全收紧,西乌克兰军队还是有机会向后突围撤退的,但可笑的是,领军的乌克兰贵族将领错误的将遭遇的东乌克兰红军部队当成了全部敌军,从而认为自己一方占有数量优势,便命令部队向当面的东乌克兰红军发起进攻,还要求以最短的时间获得胜利。

    在连续多日的行军中体力严重消耗的西乌克兰军队已经相当疲惫,仓促之间根本无法打败或者打退严阵以待的东乌克兰红军,就这么白白消耗了两天之后,东乌克兰红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收拢,进攻受挫士气低落的西乌克兰军队补给和退路被同时掐断,彻底成了瓮中之鳖。

    到了这时候,率领西乌克兰军队的贵族将领才发觉自己面临的困境,得知周边已经被东乌克兰红军彻底围死,几路尝试突围的部队都被打了回来后,这几个贵族老爷的反应就显得更加可笑了。

    他们命令下面的部队固守待援,然后自己化妆成女人试图逃出包围圈,结果反而因为穿着的女人衣服在战场上太过显眼,被东乌克兰红军外围的巡逻队抓了个正着,在审问查明身份后,这些穿着女人衣服的老爷们就被押送到了战场上,成了东乌克兰红军瓦解包围圈内西乌克兰军队斗志的宣传工具。

    吃掉了西乌克兰军队这支拼凑出来的有生力量后,轻松获得胜利的东乌克兰红军士气大振,有部分红军部队不顾上级命令,乘胜越境追击,试图就此一举反攻解放利沃夫,将西乌克兰地区也纳入苏维埃政权的控制下。

    德国人虽然对西乌克兰军队快速失败感到出乎意料,却也不会放任自己扶持的西乌克兰政权就这么轻易的垮台,当东乌克兰红军的前锋刚刚越过西乌克兰的边境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