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爵士自觉滚蛋的意思。

    面对这种暗示,已经把皇家军械公司当成自己家业的洛克爵士没有当场发作,也就是一种认命服软的表现,毕竟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何况洛克爵士也明白自己的确已经老朽,并不适合主持新战争时代的武器研发设计了,趁着名誉尚在的时候退下来,也不失为一个安享余生的好退路。

    就这样在各种或者正确或者错误的情报综合作用下,大英帝国的高层终于把对德国人的警惕重视再度提升,肖狩的土耳其新政fu也顺利的隐藏在德国人背后的‘阴’影中,得以避开了英国人的过度关注。

    。。。

241。沙俄分崩…4() 
进入1915年的2月份,西奈半岛上的土耳其军队在确定无法继续维持攻势后,明智的选择了主动后撤来收缩兵力,不过对面占有明显数量优势的英军却没有趁机发动反攻,而是很谨慎的与土耳其军队保持着30公里以上的距离,

    而从空中侦查得到的情报看,英军非但在保留实力,还在玩命的额外构筑防御工事,其防御纵深已经在原本的基础上翻了一倍,而且还有继续增加扩建的趋势。…79…

    同时西线战场的英法联军阵地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两百万以上的英法士兵都像土拨鼠一样,挥动着十字镐和铁锨忙活着打‘洞’刨坑的事业,让原本开阔平坦的地形加速向着沟壑的坑道蛛网方向发展。

    参与土工作业的每一个英法士兵还接到了一个古怪的命令,要求他们在阵地前方还要额外加挖一道壕沟,还要求这道壕沟的最低宽度要达到三米五,深度也要在一米五以上,而这种超大宽度的壕沟明显就是为了阻碍坦克进攻用的了。

    感受到危机的大英帝国政fu工作效率变得空前高效,皇家军械公司迅速‘抽’调人手,对丘吉尔送回的那台t35坦克进行了实际测试,还通过审讯投降的“德国人”技术军官了解到坦克这种新式武器的特‘性’,最终才决定使用这种开挖大宽度壕沟的方式,来阻碍德国人可能发起的坦克攻势。

    即便是已经开始了对t35坦克的全力逆向仿制工作,并有着投降的“德国人”技术军官知无不言的指导,英国人的仿制工作还是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

    其实以英国工业的生产水平,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很快得到了解决,表面渗碳装甲板的制造和铆接工艺改进是最先完成的,而紧急改装的3英寸口径短管速‘射’炮也顺利塞进了t35的炮塔,试‘射’结果证明,其‘性’能和原本的75毫米口径德制榴弹炮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作为坦克最重要的动力部分,也就是发动机的仿制问题却着实把英国人给难住了。

    仿制发动机的难点在于现在的冶金工业水平限制。英国人还很难生产出能够符合这种程度要求的铝合金汽缸,即便是依样画葫芦勉强造出来了几台发动机,在经过了多次以爆炸告终的失败实验,造成了数十名现场实验人员轻重不等的伤势后,参与仿制设计的英国皇家军械公司工程师们最终只能给出一个无奈的结论:在至少六个月的时间内,他们无法仿制出‘性’能接近样品并且可以稳定运作的坦克发动机。

    没有合格的发动机提供动力,那么坦克的其余部分造出来也只能是一坨毫无用处的废铁。于是英国人只能一边加大了对发动机仿制的各种资源倾斜力度,一边往各处战线上紧急调拨了大量的平‘射’步兵炮。并下达了那个让前线英法士兵疑‘惑’不解的开挖大宽度壕沟的命令,以这种方式来尽可能抵消德国人的坦克优势,而出于更加保险的目的,反坦克壕沟的宽度被增加到了三米五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了,为了必要的保密工作,除了少数的英法高级将领外,下面的普通英法军队官兵都是不知道其中内情的,只是按照上级命令做着这些自己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的事情。

    英法军队这样大规模的动作自然瞒不住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肖狩明白对英国人的误导总算是起到了作用,只要接下来控制住土耳其军队的战场表现,就基本可以安心划水一段时间了。

    此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沙皇俄国的内部局势也变得越来越动‘荡’不安起来。

    问题的根源自然说白了很简单:战争已经让沙俄国内的绝大多数人,包括平民工人和士兵在内都到了快要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两年多不断失败的对外战争,让损失惨重的沙俄军队士气低‘迷’,加上受到了提前组建的士兵委员会宣传鼓动。军队对沙皇政fu的不满情绪也日益增长,消极厌战和抗拒执行作战命令,不愿意再被上级军官驱使送命在沙俄军队中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持续的战争状态让沙俄国内的资源被大量倾斜到军工生产上,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的物价飞涨和卢布快速贬值,这让处于底层的生产者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恶劣,往往是工人在工厂里辛苦劳动一整天。结果一个月下来拿到的工钱却只能买到少得可怜的一点食物,连填饱自己的肚子都成问题,更别提这些工人还有一家子老小要养活了。

    但即便是在这种朝不保夕的恶劣生活状况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和士兵对沙皇尼古拉二世抱有极大的期望,认为只要通过罢工和和平游行的请愿方式,让高贵的沙皇陛下了解到现在民间的困苦生活状况,就可以得到尼古拉二世的同情从而才来由上而下的改善。

    这种期望自然注定是要落空的。不管底层民众是如何在朝不保夕中挣扎求生,对沙皇这种从小就生长于优渥环境高台上的人来说,就算了解到民众的痛苦他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感触,首先你不能指望一个从来没有受过贫苦的人理解贫苦的滋味,其次任何已经腐朽的政权中,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也必然会有这种利益冲突和对立。

    要想改善现在俄国艰难的民生状况,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把统治阶级占有的利益蛋糕切开一部分分下去,可问题在于,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又怎么可能为了下面的被统治阶级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就拿身为沙皇俄国统治者的尼古拉二世来说,他为了维持自己一直以来的奢靡生活,根本不可能愿意牺牲自己所拥有的利益,来改善普通俄国民众的生活,至于其余沙俄贵族,身为统治阶级组成部分的他们也自然是同样的立场。

    这其中的道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再明白不过,但他对圣彼得堡工人即将组织的和平游行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阻止举动,反而派出不少布尔什维克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大有将罢工游行请愿活动发展到沙俄全国主要城市的架势。

    因为在底层社会生活了多年的列宁心里面很明白。不管生活多么困苦日子多么艰难,底层民众在被真正‘逼’到绝路之前,总是会对上面的统治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幻想不是光靠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就可以打破的,只有让广大的民众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之后,再由一直同民众站在一起的布尔什维克出面加以及时的宣传鼓动,才会让极度失望的民众燃起对统治者复仇的革民怒火。

    时间很快就到了沙皇俄国全国总罢工的这一天:1915年的2月19日。

    沙皇俄国首都圣彼得堡持续了一周多的雨雪天气也在这一天停止。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街头时,60多个工厂的十六万男‘女’工人有组织的汇聚一起走上街头开始举行罢工活动。而仅仅一天之后,参与罢工的人数就猛增到了二十多万,并且数量还在迅速增加中,这些男‘女’工人们打出的口号只有两句简单的话:“立刻停止对外战争”和“我们要活命的面包”。

    虽然罢工游行的男‘女’工人们手段非常和平,除了喊口号之外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举动,但尼古拉二世还是对这种大规模的平民集会活动感到极为愤怒和惊恐。

    这种情形让尼古拉二世回忆起了1905年的不愉快回忆,那时候沙皇俄国刚在日俄战争遭受惨败,就立刻发生了大规模罢工游行活动,随后就演变成了遍布全俄国的反抗革民‘浪’‘潮’。如果不是尼古拉二世的忠实走狗斯托雷平派出军队向人群开枪。当时的布尔什维克也因为缺乏武装斗争的经验遭受了重创而转入蛰伏期,恐怕沙皇俄国的历史就要在当年宣告终结了。

    为了防止1905年的危机重演,尼古拉二世很快就决定套用上一次的经验,他命令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