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建设新城区工地上卖了近一年苦力的十几万塞尔维亚战俘,因为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加上药物催化透支了生命,已经死的只剩下不足三万人,活下来的也都是病怏怏命不久矣,对这些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人,肖狩很“慷慨”的命令给予了他们自由释放的待遇,正好赶上俄军部队大举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境“收复”塞尔维亚,这些被释放的塞尔维亚战俘也变成了让俄国人头疼的包袱。

    不过俄国人毕竟是俄国人,解决问题总是有着简单粗暴的方法,发觉被释放的塞尔维亚战俘不可能康复只是白白浪费粮食后,俄国人很果断的抛弃了将这些人重新收编成军队协助作战的想法,直接把他们打发回家,将包袱丢回给了塞尔维亚人。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冷却后,原本华夏劳工吃猪肉引发的风波已经基本淡化,加上肖狩给生化人教官定出的训练要求定的很高,也从训练中淘汰了二十多万人,这些或者主动或者被动淘汰掉的华夏年轻人,就被派到了新城区的工地上干活充当建筑工人。

    因为多少接受过一段时间的严格军事化管理,又通过快速扫盲班的学习掌握了一点知识,这些华夏年轻人在工地上干活时候的进步非常快,把少数在工地干活挣外快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完全比了下去,收入待遇上,能干的华夏工人自然也是远远的把这些人甩在了后面,而有着生化人军官充当的监工威慑着,纵然有人出于嫉妒华夏工人想要闹事,也完全没有闹起来的可能。

    而剩余通过了初期筛选的华夏年轻人也有近八万人的数量,现在这些华夏年轻人已经被编成了正式组建的部队,他们白天接受生化人教官严苛的军事技能训练,竭力克服着子弹擦着头顶飞过的恐惧,感受着炮弹在藏身掩体附近爆炸的战场氛围。

    到了晚上疲惫的华夏年轻人们,还要在生化人教官的教导下,像小学生一样认真的学习着文化知识,从读写文字的语文到加减乘除的数学,一点点的充实着他们的脑海。

    别看用来教学的这些东西放在后世中国,只能算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内容,而且这些华夏年轻人学习的进度看上去也非常慢,但放到现在这个连欧洲列强国家中,都有超过一半平民属于文盲的时期,已经算是很高难度的学习任务了,要不是初期筛选保证留下来的人都属于意志相当坚定,还达不到现在这样的进展速度。

    至于让肖狩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生化人军官部队,经过一年多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争收割死者灵魂,巨石基地给肖狩提供的生化人军官限额已经提高到了2万4千名。

    不过因为其中大量的生化人军官都被肖狩安插进了组建的奥斯曼土耳其新军,充当营团级别以上的指挥军官来控制部队,再扣除掉在基地充当教官和驾驶坦克装甲车辆的机动部队,最终肖狩能够分配给海军和空中部队的生化人军官数量极为有限。

    给空中部队的生化人军官数量增加了不到一百人,使得总共只有不到五百名生化人飞行员,不过虽然看上去紧巴巴的,但就目前的空中需求来看问题倒也不算太大。

    而且肖狩也清楚,就算德意志帝国的高层中,已经有人看到了空中力量的重要性,但其实德国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当空中力量加入后,会给未来战争的进程带来怎样巨大的改变,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等德国人在陆战中碰的头破血流后,自己再让德国人好好开开眼长长见识,也省的让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

    而给海军增加的生化人军官数量虽然要略多一些,也只够同时操纵两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组成舰队作战,这还是用不少华夏武装民兵承担了战舰上非重要岗位,解放了相当一部分生化人军官工作量的情况下才做到的。

    至于驱逐舰就只能由原本的奥斯曼海军水兵来操纵,可经过几个月的适应性训练,能勉强跟随舰队作战的可用驱逐舰也只有十一条,而且水兵的熟练程度也低得让人发指,很难指望真正交战时能够给舰队提供多少辅助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肖狩只能从改善舰船装备上想办法了。

    好在是现在巨石基地可以制造的武器装备种类更多了,包括1941年时苏俄已经开工的武器装备都可以直接出成品,并能通过巨石基地进行强化改进,这就让肖狩可以给自己的海军提供更强大的新式主力战舰苏联级战列舰。

    在原本的历史上,苏联级战列舰虽然是苏俄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宝贝,却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被迫停工,到了生产计划流产拆解的时候,几艘苏联级战列舰中,最高的一艘完成度也只是刚刚铺设完成了龙骨而已,连舰身都看不到个轮廓,但在巨石基地的强大制造能力面前,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只是用了一个多小时,巨石基地就按照原本的设计方案将苏联级战列舰给原样造了出来,不过之后为了修改强化,肖狩却用掉了三天的时间泡在巨石基地,因为原本的苏联级战列舰毛病真心是有点多。

    。。。

122。海上巨兽的出炉() 
在原本的时空中,苏联级战列舰作为苏俄自己全新打造的一款战列舰,被斯大林寄予极大厚望,甚至在这一款战列舰刚刚立项设计的时候,就定下了15艘的庞大生产计划,可谓是雄心勃勃。 在苏联级战列舰的几个设计方案中,甚至包括有75000吨排水量级别的超巨型号战列舰,虽然考虑到当时苏俄造船业的生产加工能力,最后斯大林亲自拍板的苏联级战列舰设计方案吨位要小一些,但也是一个有着65000吨排水量的庞然大物,凝聚了当时苏俄军舰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

    不过即便是这个65000吨排水量的设计方案,也有很多设计并不符合肖狩对战列舰的实际作战需求,比如设置在战列舰上的两个水上飞机机库,就成了被肖狩首先砍掉的部分。

    在之前和德**事代表团的交流中,肖狩有了一个确定的认知,既然是战列舰就应该做好战列舰的本职工作,把吨位用在装甲和火力之外都属于不务正业。何况海军舰队如果出战,肖狩是必然会在舰队中的,那么就完全可以用肖狩个人空间来装载几架不同型号的水上飞机,同样起到侦查敌情提供警戒的作用。

    得益于巨石基地的跨时代制造工艺,肖狩的苏联级战列舰制造中没有使用一颗铆钉,也因为第一次制造没有样品的巨型军事装备,肖狩有幸在巨石基地内部目睹了黑科技,也就是纳米机器人制造武器装备的全过程。

    巨石基地的空旷广场上,一大片地区都覆盖着银白色的“液体”,这就是纳米机器人庞大集群的外观了,随着基地智能黑长直的命令,银白色“液体”中分出了无数条分支,像是细小的触手一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凭空一层层的将战列舰从底部堆砌出来,当战列舰在完成了制造过程后,银白色“液体”犹如水银泻地一般,从战列舰上分离出来安静的流淌在广场上。

    因为战列舰是纳米机器人从微观层面,用极细微的原材料建造的,就使得战列舰上各种固定连接部分,包括各类管道的接口都以一种近乎完美融合的方式连在一起,当然战列舰的龙骨和支撑构件部分,以及装甲钢的强度也超过了原本苏联级战列舰的设计水平。加上使用了完整的装甲舱防御,使得新战列舰水线下亦有比较厚的装甲防护。

    这样制造出来的新战列舰在防护性能上,其主装甲带和主炮塔基座的装甲强度,已经可以免疫16英寸(406毫米)以下口径舰炮的炮弹,而且即便是16英寸口径舰炮的炮弹,如果在1万5千米的距离外命中,也很难对这两个部位造成严重损害,至于主炮塔的正面装甲,即便被16英寸口径的炮弹命中,也完全可以抵御并正常工作reads;。

    对空防御的改造强化上,新战列舰的甲板装甲也可以在500公斤的穿甲航空炸弹,或者是800公斤的半穿甲航空炸弹直接命中时保持基本完好,更不要提在即将爆发的欧战中,压根不会有这种级别的空中火力来袭击。65288;26825;33457;31958;23567;35828;32593;32;87;119;119;46;77;105;97;110;72;117;97;84;97;110;103;46;67;99;32;25552;20379;84;120;116;20813;36153;19979;36733;65289;

    而以上这些数据都是肖狩在新战列舰完工,放在海上作为靶舰后,亲眼看着生化人军官用实弹攻击所测试出来的结果,并不只是理论数据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