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兰舟静静听着,微微眯着眼,他的智囊团只能给他提供意见,真正的决策者还是他自己,而且他还得去说服省委那帮人。

    “不过咱们这里山多,修的是盘山公路还真是够呛,不仅绕来绕去晕得很,时间也浪费了很多,要是能大量修建隧道贯通该多好,那能够省不少气力呢。”

    “别做梦了,修一条隧道的成本太大了,不是我们能够决定得了的,你想想国家现在一共才几条隧道?还是老老实实地修我们的盘山公路靠谱一些。”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咱们踏踏实实做好分内事,将来都能实现的,所以说长远的规划很重要,有的时候眼光要放得长远一些,不能太急功近利,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赵兰舟睁开眼笑道,虽然现在的刘好好收敛了很多,完全适应了机关生活,看上去就是个聪明但是本分的好同志,但是她在大目生产队时关于南省未来的那一番构想还是深深刻在他的脑中,那样美好的未来有的时候光是想想,就觉得自己充满了干劲。

    “咦?”刘好好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脸色不是很好。

    “怎么了?小姑娘也撑不住了?要吐了?”

    “不是,”刘好好连连摆手,“你们看这座山虽然不高,但是山上没剩几棵树了,全都秃了!”

    “这没什么好稀奇的,这山不高,又靠路边,伐木工人肯定会优先选择这里伐木,运下山省力气嘛,乡亲们也喜欢到这样的小山坡上拾柴火烧饭,山秃了是很正常的,而且附近修房子也需要石头,就近炸山采石都是很寻常的事情。”

    这种情况很常见,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马上就到雨季了,如果雨量大的话,大量雨水冲刷之下,这里的山体很有可能会滑坡,出现泥石流。”

    “这我们也见过,路被堵了呗,等雨停了,组织大家挖一挖泥,把路清了就没事了,不是什么大事儿。”所有人都觉得不以为然。

    “可要是山体滑坡了,山下的人怎么办?”

    “有的时候也会出人命,下雨滑坡的时候正好有人从山下过,正好被埋的情况也听过,不过这种事儿不常见,没必要这么大惊小怪。”

    “我是担心很多小村子依山而建,平时要是贪图方便把附近山上的树都给伐光了,一旦滑坡,那可不是一两条人命的事了,一夜之间,整个村子可能都没了。”

    那样的场景太过可怕,车子里静了一瞬,随即有人笑道,“要把大山上的树全伐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哪需要那么多树呢?”。。

    “咱们林场每年的伐木量也不小,真要是集中在一座山上猛砍,还真可能有这种情况。”

    “林场伐木都是有计划的,不会这么盲目。”

    “怕就怕有的人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来,毕竟就近砍伐方便。”

    “那住在山下的人就遭殃了。”

    “能不能引导乡亲们不要在山脚下定居?”

第二百七十六章 书() 
    “咱们南省到处都是山,不在山脚下住,难不成还住到山上去?要是山体滑坡了,住山上一样会有问题。”

    “我觉得所有的山都滑坡那也是危言耸听,树木的生长速度也挺快的,咱们大干特干,干了这么多年,山上不是依旧到处是树,除了刚才那种小山坡之外,大山上的树哪就那么容易被砍完?这山上的树啊,我看砍一万年都砍不完。”

    “一万年?”一直沉默地听着他们议论的赵兰舟,突然笑了,“古人都不这么认为,荀子就说过‘草木荣华硕滋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咱们现在拥有的这些大山大树,也是古人努力保护下来的,如果他们那时候就滥砍滥伐,现在的南省恐怕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这么看来,咱们现在的观念还比不上古时候啊,如果我们多建一些工厂,把城市建设搞上去,需要的木材量就会越来越多,树的生长速度又怎么比得过砍的速度,说不定咱们南省的山有一天就全成了秃子。”

    大家一下子也都安静下来了,赵兰舟并不觉得是危言耸听,在他原先的设想中,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大建工厂,那么除了会污染水源和空气之外,还有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没有了树,也就没有了山,没有山又哪里来的南省人?

    他不信邪地推演了几遍,得到的都是这个可怕的结果。

    “难道咱们南省真的不适合搞工业建设?”赵兰舟有些不甘心,他年少时求学就受过“工业救国”思想的影响,这么多年下来,他对大搞工业化建设也十分赞同,可一想到搞工业建设会导致这么多问题,原先的雄心勃勃又变得冷静下来,有些事情还是很不能太自以为是。

    刘好好自觉位微言轻,说话毫无分量,只能起了个开头,让他们去讨论,只要能在他们的心里留下生态环境保护的痕迹,让他们在决策时不要那么急躁,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刘好好啊,外头都在传要恢复高考了,我看你怎么不着急啊,还跟着咱们一块儿下乡调研,就不怕会耽误你复习?”众人聊了一阵,想起了挑头的刘好好,便关心地问道。

    “复习重要,下乡也重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这么好的机会能跟着大家太难得了,我想要多走走多看看,晚上闲下来的时候看看书,还是来得及的。”

    “你的心态倒是挺好的啊,我外甥知道要高考了,成天什么事都不做,天天窝在房间里复习,连饭都不出来吃了。”

    “真要恢复高考,那可是难得的机会,就是要像古人那样头悬梁,锥刺股也不夸张啊。”

    “不过好好倒是无所谓,你已经在咱们这儿工作了,也没那么多后顾之忧,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

    所有人都以为刘好好对高考的满不在乎,来源于她现有的这份工作,虽然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是国家干部,可是刘好好现在也已经入了编制,就算她去考大学,毕业后也不过是工资高一些而已。。。

    对于他们的误解,她只是一笑了之,没有解释,也没什么好解释的。

    十月份的时候,报纸上终于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印刷厂连夜加印复习教材,书店里的教材早就被一抢而空,无数年轻人在书店里通宵排队,就为了这一套教材。

    别人费尽心思都搞不到的复习教材,却在刘好好的桌面上出现了崭新的四套。

    一套是庄见明亲自从京城寄过来的,一套是赵兰舟送的,还有一套则是她的直接领导林明送的,以他们的身份要弄到教材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还有一套则是陈守玉寄来的,她自己还有四个女儿要参加高考,就算她在出版社印刷厂也有特殊的渠道,但是要一下子搞到五套书,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是谁把书让了出来。

    刘好好感动得不行,立刻写了回信,把书又寄了回去,同时感谢了陈守玉,告诉她自己已经有了这套复习教材,如果她需要的话,她还能帮她买到书。

    写完信之后,她看着多出来的两套书有些发愁,别的考生四处借不到的书,却闲置在她手上太浪费了,而且她报的是文科,这套教材除了数学书还能用上之外,物理和化学是根本不需要的。

    她有心想要偷偷寄一套给自己的父亲刘驰,她记得过去无意中听说他也被部队推荐参加了高考,但是因为一直没有借到复习教材,才在最后放弃了这个机会。

    她现在有心想要帮他一把,可是自己和他素不相识,按照常理,她应该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知道他也要参加高考,贸然寄这么一套书过去未免也太奇怪了,就算是匿名也有可能被查出来,不仅是刘驰会怀疑,说不定还会传到庄立军那里,上次的事情已经让他起了疑心,虽然后头他没有提起,但是怀疑的种子肯定已经在他心里播下了,她不能催生这颗种子发芽。

    庄立军虽然已经调离了南省,可是他的家世地位摆在那儿,现在的刘驰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和他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她不怕庄立军怀疑自己,就怕他去怀疑刘驰,他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庄立军会相信他的无辜吗?

    思来想去,她实在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好在她知道父亲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还是会被推荐去上军校的指挥系,按照他原有的生命轨迹,他发展得也并不赖。

    她看着桌面上的书,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