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布虽然是土布,可是花样好看,又结实,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程招娣觉得很委屈。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这些的确良布料有不少,正好给大家一人裁一件衣裳,我过一段时间可能要去省城工作了,说不定要不了多久,他们几个也进城了,有几件时兴的衣裳也是应该的。”

    “你要去省城工作了?”刘长生和程招娣不敢相信地看着她,“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还记得上次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的赵老师吗?现在他是咱们南省的高官了,这回在京城庄家又遇见了,他说了准备调我去省里工作,大概也就这段时间的事儿了吧。”

    “我的天呐!”程招娣抚着自己的胸口,心脏“噗通噗通”跳得很快,“怎么就是高官了!”

    在他们眼里,公社书记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官了,那个赵老师竟然是高官,简直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样,是个神秘而高贵的存在。

    “真是想不到,那时候怎么也看不出来他竟然是个会当官的!”刘长生一脸羡慕,他当初也不觉得赵老师有多不一般,看起来文文弱弱的,一天到晚和刘好好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念叨什么,身上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怎么会像是个当官的呢?

    刘好好笑了,“他本来就是省里的领导,之前受了些冲击而已,现在出任高官也在意料之中。”

    “你那时候是不是就看出来他是大官了?难怪你那时候成天和他套近乎。”程招娣的眼中有着崇拜,她的大女儿实在是个有眼力见的,今后她到了高官手下工作,他们全家进城不就是分分钟的事了吗?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怎么可能?我又不是算命先生能掐会算的,那时候是真的投缘而已。”刘好好淡淡的说,她是猜出来的,但是没必要让程招娣和刘长生知道,否则谁知道他们会往外传成什么样。

    “我们家好好就是命好,你去了省城,是得给你做几套新衣裳。”程招娣也不较真,喜滋滋地比划着刘好好的身材尺寸,这回新衣服做得是心甘情愿了。

    “大家一人都做一套,今后到了省里说不定也能买到这些好布料,别成天把好东西锁在柜子里了,今后这些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锁在柜子里好东西今后过时了,那才是真的浪费。”刘好好骨子里不是这个年代的人,没那一辈过过苦日子的人那样攒东西的习惯,有好东西从来不攒着。

    “你这孩子,还没去省里呢,就这么大手大脚起来。”程招娣嗔道,话虽如此,心里却是难得高兴,还是答应了给全家人一人做一件的确良衣服。

    刘好好这一回来,刘家一连几天都高兴得和过节一样,惹得左邻右舍眼红不已,上门探问的人络绎不绝,刘长生和程招娣对四邻向来大方,刘好好又从城里带了不少糖果瓜子蜜饯之类的小零嘴,每家上门都能分到几颗糖,这对淳朴的农民来说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了,一个个嘴里就和涂了蜜一样说着刘好好的好话。

    出乎刘好好意料之外的是李际远也上门来了,他一改平日的风趣幽默,第一次显得心事重重。

    “李老师,我正准备去你家看看你呢。”刘好好热情地招呼着他,拿出给他准备好的礼物塞到他手里。

    李际远朝她勉强笑了笑,又心不在焉地道了谢,一副欲言又止,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样子。

    “李老师,你想问什么就问吧。”刘好好搬了一张小凳子坐在他的面前。

    “你这回去京城,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李际远支支吾吾地说。

    “你是说下放干部返城的事儿吧。”刘好好心领神会。

    “哎,你小点儿声,小点儿声。”李际远紧张地朝四周张望,“我来之前是参加过动员会,宣过誓要一辈子扎根农村的”

    “别紧张别紧张,”刘好好连忙安抚道,“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我就给你透个底吧,三年之内你们一家一定能够返城。”

第二百零四章 病() 
    “真的?!”李际远眼睛一亮,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刘好好的消息准确不准确,但无论如何都等于给他打了一剂安慰的强心针,他不好意思地看着刘好好,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你也别觉得不好意思,大学教授真要一辈子扎根农村种地养鸡鸭,那才是对人才的浪费,不仅是你们想要回城,国家也需要你们回去建设,我这次在京城已经听到风声了,听说下头的呼声很强烈,应该会得到重视的。”

    刘好好觉得李际远真的是个很淳朴的人,明明当初他在城里遭人排挤发配到农村来,本来就不是什么心甘情愿的事情,竟然还一直惦记着许下的诺言,觉得自己违背了承诺是一件很不应该的事情,换作是她才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呢。

    李际远被她一劝,脸上总算露出了一抹笑意,“那知青呢?我听人说知青可能也要返城。”

    “很快就会开始陆陆续续返城了。”

    “我自己是把老骨头在农村呆上一辈子,本来也无所谓,就是担心孩子们,农村的教育环境到底比不上城里的,我那两个儿子渐渐也大了”李际远叹了口气,“我哥我姐家的孩子年纪大些做了知青,就更可怜了,十几岁就到了农村,一呆就是好几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城,没敢在农村找对象,这婚事就这么耽误下来了,我看这种事也不是一家两家,应该是个普遍现象。”

    因为相信刘好好的为人,李际远才敢在她面前抱怨这些,前世的她对这些毫无所感,只是知道自己家的亲戚大都晚婚,三十几才结婚的也不在少数,一度还以为是家里有晚婚晚育的传统,现在才知道是时代特色。

    “就因为是普遍现象,才容易引起重视,一定会解决的,”刘好好笑着宽慰道,“您放心吧,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哎,还没谢谢你对李蓉的照顾,我三哥三嫂特地写信过来,让我一定要当面谢谢你。”李际远感激地说,刘好好是个厚道人,他当初只是随口一提,根本没指望她会放在心上,谁能想到她不仅放在心上了,还三番四次地去看李蓉。

    刘好好在公社工作,能力强,为人又和善,和下头的生产队长们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在人情社会中,有了她的交代,生产队长也待李蓉客气起来,尽量把轻活派给李蓉,李蓉是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来是他们有意照顾她,这一切都是拜刘好好所赐,便和家里提了好几次,所以他们全家都很感激她。

    她的心漏跳了一拍,她多想亲眼看看外公外婆的信,尽管理智告诉她要继续保持旁观者的身份,不要过多地涉入他们的人生,可是灵魂深处的血脉联系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前世的家人。

    “举手之劳而已,当不得你们的谢,李蓉是个特别有才华的女孩子,文笔不错,字写得好,人也活泼,总这么待在农村干农活真是浪费人才,我会想办法在张书记面前推荐她的。”刘好好决定尽快把李蓉调到公社来,公社的医疗条件比生产队好,卫生院就在公社办公楼的隔壁,她不能让李蓉再像前世一样被一场莫名其妙的感冒折腾死了。

    李际远吓了一跳,“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要你们感谢我做什么啊?是李蓉自己优秀,再说了,我和她投缘,在她眼里她就像我的亲妹妹一样,我推荐推荐她也不是什么大事,成不成还在张书记那里呢。”刘好好笑道。

    “那也得感谢你啊”李际远都说不出话来,这些年他尝尽世态炎凉冷暖,像刘好好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而且她的好也不是针对他一个人一家人的,看得出并不带什么功利的目的,她体谅残疾同事赵一德,对陈俊华这个地主后代关怀备至,对小学里的孩子们尽心尽力,甚至是那些已经辍学了的孩子们也一直被她放在心上,世上永远不少悲天悯人的人,却不多用实际行动真心待人,努力帮助别人的人。

    刘好好心中记挂着李蓉的身体,虽然她每个月都会找时间去看看李蓉,可她这次去了京城有半个月了,也不知道那场要了李蓉命的感冒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似乎就是这段时间?

    刘好好赶到月洲生产队的时候,李蓉正在地里干活,现在已经是六月了,南省一带的天气很热,每个人都戴着斗笠,干得满身是汗,湿透了自己的衣裳,李蓉的衣服却是干干爽爽的,她直觉有些不对,但一时半会儿也没反应过来。

    看到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