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美梦成珍馐-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这几十亩地,按着包子爹的意思,即便不是全部由他来负责耕种。最起码也好歹给他留几亩,哪能全部佃出去。原本,包子爹还未过继给李家二房时,李崔氏跟七叔祖家一样。全靠吃租金过日子。当然,在自家院子后面也会开辟出几块小菜园子。种些青菜萝卜什么的。

    等到包子爹顺利过继后,因为时间上已经赶不及新一轮播种,便惦记着新一年里,好好种地。谁曾想。李崔氏根本没给包子爹这个机会。用李君苒原话意思时,种地什么的,当然还是在庄园里玩比较好。虽说庄园耕地不多。可除了耕地外,还能种果树什么的不是。更何况周期短。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何必在外头辛苦大半年,产量还低得可怜。

    于是,包子爹成功晋级为庄园最大的原料供应商。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由包子爹负责种植收获。当然,李君苒也没让包子爹吃亏,按着庄园商铺收购价,支付包子爹银两。这可比在外面赚钱多了。

    因为将最忙碌的一块担子交给了包子爹,李君苒除了抽空加工一下原材料外,反而没什么事儿可做了。所谓的加工原材料,其实也就是按着比例,将原材料丢进那些个加工仪器罢了。之前在忙碌时,还不觉着怎样,一旦无事可做后,这日子可就难熬多了。

    “好无聊啊”李君苒躺在贵妃榻上,百无聊赖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怎会无聊?柳儿你可以绣绣花,或者练琴”端坐在圆凳上的尹小莲放下了手中绣了一半的荷包,笑道,“再不济练字也行。”

    “免了免了。”李君苒甩了甩手,表示坚决不要。琴棋书画什么的,前一世时说起来也学了十几年了,当然只有半桶水的水平,但不管怎么说,还是让她喘口气再说。暂且,短时间里,是不想再学什么琴棋书画了。至于绣花有那戳手指头的时间,还不如去外面挖坑种树咧。

    “你呀。就算外头衣裳,可以买现成了,亦或者找绣娘定做。这贴身之物,难不成你还打算让旁人帮你不成?尤其是将来,你夫君”尹小莲没好气地白了李君苒一眼。李君苒那点子心思,这段日子朝夕相对地相处下来,尹小莲不说摸清楚全部,至少也有六七分。

    “莲姐姐,不管怎么说我现在只有九岁,九岁好不好。等将来能找夫君了,怎么也得再过个六七八年吧。他若不能包容我所有的缺点,这样的夫君,不嫁也罢。”

    “什么嫁不嫁的?”李君杨刚练习完射箭,一头的汗,从外面走了进来。李君苒也没太在意,笑嘻嘻地将方才跟尹小莲所说的话,转述给了李君杨知道。李君杨听完后,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

    “恩,这样的妹夫,不嫁也罢。柳儿,没事儿,就算你真的嫁不出去,我也会养你一辈子!”

    “你才嫁不出去!”李君苒当即怒了。前世,穿到天启朝前,虽说自家母上大人曾打来电话跟她说,已经帮她物色好了人选,就等她回家相看。可到底还是没能找到那个可以携手一生的那位。

    “好好好,我嫁不出去。”李君杨甚是好脾气地配合道。很多时候,李君苒给李君杨的感觉根本就不像个只有九岁,需要他这个当哥哥保护的小妹妹,反而更像是姐姐,甚至长辈。正是因为这种感觉,李君杨有时候也会纠结,将来会是怎样的一个妹夫,拐走他的这个宝贝妹妹。若是连他都打不过,可是绝对不行的。

    “柳儿,明儿就是元宵节了。小叔让我问你,明儿晚上要不要一道出去逛花灯赶庙会?这事老祖儿跟阿奶都已经同意了。”李君杨想起进屋时,李崔氏跟他提的事儿,便开口询问道,“娘现在还得卧床静养,所以爹明儿是一定走不开的。”

    “元宵节啊”像元宵节逛庙会看花灯这般热闹的活动,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们,也是很是期盼的。更何况,李君苒在李君杨进屋前,还连连抱怨着太无聊的说。只可惜,这一次,李君苒不知怎的,瞧着样子有点无精打采的。

    对此,李君杨跟尹小莲甚是不解。也亏着这俩人,不会什么读心术,要不然一准能听到李君苒的心声。

    拜托,像逛花灯赶庙会什么的,那可是自带背景音乐跟聚光灯的穿越女,声名远扬大放光彩的地方,她这个旨在路过打酱油,顺便嗑个瓜子看个热闹的路人上赶着凑上去,好么?好么?!

    哎,这日子过得真心忒慢了。要是那位罗家小姐不小心早产了会不会将程张氏几个所有的计划都打乱了?

    不行!还得早点儿将人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比较稳妥。

    “柳儿,柳儿?”尹小莲见李君苒开始走神,半天没见回应,便连着轻声呼唤了几声。

    “好啊。明儿我们换个妆容,去凑个热闹。”(。)

330() 
因为有了盼头,感觉这时间就过得快多了。转眼便到了第二天,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着天启朝这边的习俗,除了吃元宵汤圆外,还有送花灯,舞狮猜灯谜等活动。

    所谓的送花灯,主要是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已经出嫁的闺女,尤其是新婚闺女,以祝福自家闺女能吉星高照,早日添丁添福。若是这会儿恰巧赶上闺女有了身孕,除了准备一盏大红灯笼外,还要准备一对小灯笼,以祈福闺女能够平平安安地诞下麟儿。

    徐家自然不可能送灯笼来。且不说自从李家二房搬到越镇后,具体住在哪儿,徐家无从而知。就连李家二房已经住在镇上这事都不清楚,最多也只是知道人已经离开了李家屯。再者说,送灯笼给出嫁的闺女,本事寄托了美好愿望的。可别忘了李徐氏在娘家徐家,让二嫂闹腾得差点小产,徐家甚至连为她做主说句公道话都没有。

    还送灯笼祈福?可能么?

    再者说,大年初六那天,徐家二舅舅跟徐四妮因为有所误解,差点彻底毁了李赵氏跟三郎的灵堂。事后虽说解释了,可这事到底没那么容易揭过去。且不说没了闺女的赵家人本就憋着这口怨气,光是冲着李小冯氏那几个本就吃人不吐骨头,就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放过徐家二舅舅两口子。别忘了,前前后后李君苒从李家四房那儿可是扒拉了几百两银子这些账还未算咧。所以徐家二舅舅两口子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偏偏,李家二房好巧不巧地躲了,连人影都找不到,如何算账?自然是算在徐家二舅舅跟徐四妮身上。

    这仇恨是越积越多了。一时半会儿。铁定是解不了了。

    徐家不曾送来花灯笼,丝毫没影响到李家二房上上下下的好心情。为了应景,小叔李正远早早地就准备了好些大红灯笼,将位于望云大街那头的二进宅院,里里外外都挂上了红灯笼。

    李君苒兄妹俩跟尹小莲也没闲着,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组装了一大两小三个灯笼。送给卧床静养的李徐氏。娘家不送。那就当儿女的送呗。

    “尽乱花银子!”李徐氏埋怨道,可从那张有些苍白的脸上所洋溢着的笑容来看,李徐氏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其实也没花多少银子。”李君苒并没有说谎。最多也就是花费了一点点时间而已。大的那个灯笼,李君苒设计成了走马宫灯,八角型,点上蜡烛后。灯笼会缓缓转动。宫灯框架所需的木料都来自庄园出品,是包子爹亲手栽种下的黄杨木。李君杨负责在宫灯里外两层描绘图案。尹小莲则帮着搞定宫灯上那些个装饰穗带。至于李君苒嘛,负责将所有的木料加工成一个个小组件,并组装在一起。

    也难怪李徐氏收到宫灯后会很是惊喜了。成品制作出来后,比想象中还要精致。有了这盏八角走马宫灯珠玉在前。两个圆滚滚,好似小南瓜一般的小灯笼就显得普通了不少。饶是如此,李徐氏收到后还是很高兴。让包子爹挂在床帘上,一抬眼便能瞧见。

    可惜。越镇这一带,虽说冬季也会下雪,日平均气温多数时候还在零度以上。如此一来,李君苒想制作几个漂亮的冰灯应一下景,条件也不允许。

    天还未完全擦黑,李君苒几个便早早地吃完了元宵,让小叔李正远带着,出了门。有些不放心的七叔祖亲自将人送到二门外不说,又额外叮嘱了自家小孙子李正远几句。

    “远儿,看着点九儿跟年哥儿,可别让人给冲散了。”

    “哎,老祖儿,您且放宽心吧。外头冷,赶紧回屋吧。我们就在附近随便逛逛,最迟亥时末就回来。”李正远抬头看了一眼一旁已经乔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