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蒲苇如丝-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如姒离开濮雒书房之后,里头自然又是一通大闹。因着如今濮家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书房里再没什么花瓶古玩,除了一个本来就缺了口的茶杯之外,濮雒倒也没有砸坏旁的什么东西。听说濮雒指着池氏怒骂了几句之后,就拿了戒尺冲去如姝房里,噼噼啪啪一顿暴打,连尺子都打折了。最后还是池氏和如妍母女两个又哭又跪,才求的濮雒没将如姝直接打死。但濮雒还是以一家之主的名义放下了话,命令如姝伤好之后就闭门抄书,三餐茹素,禁足半年。

    如姒听了只是摇头,濮雒自己不过是个立身不正、色厉内荏的伪君子罢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如姝现在这样其实算得是上行下效。若是传闻中那位学问人品都不错的濮家老爷子尚在,估计濮雒也得被自己亲爹打死不知多少回。

    又过了几日,大约离石家所请的官媒登门之后不到三天,濮雒对着池氏母女仍旧余怒未消之时,燕萧忽然亲自登门拜访。

    下人报出桓宁伯府二公子这几个字的时候,濮雒拿着茶杯的手立刻一抖,险些又给砸了,本能望向池氏:“又出了什么事?你又得罪如姒了?”

    池氏连连摆手叫屈:“老爷莫错怪了妾身,妾身就是得罪老爷你也万万不敢得罪的大姑娘啊!”

    濮雒并不敢叫燕萧等着,闻报之时就已经叫下人赶紧迎进来,此刻也没时间再多问池氏,一路整顿了衣冠便忙到正堂庭前迎客。

    这一番对话与上回石家所请的官媒相类,同样没有持续多少时间,但其结果却是截然不同。双莺被再度打发过来请如姒到濮雒书房去说话,濮雒与池氏二人皆在座,这回却客气的紧:“如姒,坐,喝茶。”

    如姒听说了燕萧上门,心里大概有数,口气也和软了许多:“老爷有什么事?”

    “今日你表兄燕萧上门,”濮雒看着如姒又带着夏月过来,心中也有些忌惮,索性和和气气地开门见山,“他说有桩亲事,想为你保媒。先前为父答应了你,你的终身大事你自己参详。你表兄说,男方身家清白,也是郴州军伍的子弟,如今在京中任职。是刑部的六品书吏,品貌也相当,只是年纪比你大了几岁,你看这是燕二公子提的,是不是考虑一下?”

    陈濯的效率也太高了吧?这才三天啊!

    如姒心里吐槽,面上还是平静的,甚至又低头喝了两口茶,才忍着心中的欢喜,淡淡道:“若是萧二哥开口,想来是靠谱的。我还是信得过。”

    濮雒此时也多少感到了点解脱的苗头,若是能将如姒赶紧嫁出去,眼不见心不烦,家里也就不用再供着这位小祖宗了。前几日石家请官媒上门,他以为如姒真的跟石仁琅有私。虽然石仁琅说起来也是佳婿,但叫人家将这样幼稚露骨的信件递到眼前,姑娘就算能嫁过去也得算是跪着嫁,到婆家绝对挺不直腰的。甚至应该说,石家此举,半是提亲,也有半是打脸。濮雒当时气得是真想将如姒暴打一顿,然而如姒词锋如刀,夏月英武飒飒,后来夜深人静濮雒回想着都有些隐约的后怕,若真的当时一冲动再给如姒一巴掌或者一戒尺,只怕被暴打的就是自己了。

    濮雒心里清楚的很,什么礼法礼教,那是学堂里夫子说的,科场上生员写的,祠堂里、朝堂上、甚至史书上文人墨客口诛笔伐打嘴仗用的。真正千古不变的唯一真理,就是形势比人强。当时如果夏月真的动手把他打了,濮翰林还能真的出去喊冤么?还不是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第67章 六十七() 
象征性地“考虑”了两日之后,濮雒得了如姒的准话,便打发人去给燕萧传信允婚。

    陈濯那边办事利落,立刻又请了正式的官媒带着纳采之礼上门。大盛民风开明,婚嫁之事并不非要严格拘于古礼,即便公卿王侯的高门盛礼,有时也会将六礼中的一两样忽略或是合并,聘礼纳礼自然是贵重的,但也未必依照古礼清单样样都有,尤其是因军功而起的武将新贵,更多有豪放创意。只有老派簪缨世族,如英国公楼家、誉国公慕容家,或是清流书香名门如荀家、俞家之类,才会在样样皆遵循最传统的古礼婚仪。

    当年濮雒迎娶燕微的时候,也曾经做得风光体面,古礼纳采之中所列出的三十种礼物一应俱全。如今看着送进家门的大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香草嘉禾、五色丝,合欢铃等,虽然不见得多么名贵,却是每一件都严格依足了最传统的仪制,件件精致周全,很是对得起濮家名义上的这个“书香门第”。濮雒看着觉得面上有光,同时也生了一些感叹,模糊地想起了当年燕微清秀窈窕又温柔和顺的面容与身影。

    看见过来亲自查看采纳礼物的如姒之时,濮雒破天荒地流露出一些真心的慨叹与温意:“如姒,你如今真是大姑娘了,将来出阁,便是陈家的人了,以后好好过日子,为父也就放心了。”

    如姒以前只从书上大致看过什么叫“三书六礼”,并不能分得太清楚。至于原主记忆当中,倒是曾经在两世之中见过两回婚嫁聘礼。只是第一世嫁给石仲琅,不过是因为在水中的肌肤之亲,并没有什么情分可言。虽然想着能离开濮家是有些欢喜期待,但对石仲琅的风流名声已经略有耳闻,对于婚后的人生却没有什么鸾凤和鸣的幻想与向往,这些什么礼物婚书之类的细节,那时的如姒也没有太在意。

    到了第二世,原主如姒倒是与石仁琅在婚前便彼此有意,但出阁的时候却不免为了嫁妆的事情日夜忧愁。如朝露所提,像濮雒这样的五品文官嫁女,四千到六千两的嫁妆是最常见的配置,若是家里富裕或是高嫁,往上添到八千甚至一两万两银子也是有的。反过来若是家底薄些或是庶女出阁,那陪嫁个两三千银子也不稀奇。要是比两千还低,如果不是获罪罢官在即、匆匆嫁女避祸,那就实在是刻薄到了一个地步,难免一个凉薄卖女的名声了。

    如姒回想起来,第二世嫁给石仁琅的时候,嫁妆好像也凑到了三十二抬。只是那箱子的木材薄的跟纸一样,轻的连采菀都能抬起来。就是将那些棉布粗瓷器的价钱统统算足了市价,最多也就是一千五。新婚情浓的时候石仁琅只说不计较,然而左氏的脸色却从那时就没再好看过。尤其在石家的最后几个月里,左氏对如姒已经是朝打暮骂,处处皆要挑剔;大丫鬟画扇和画屏都已经给了石仁琅做姨娘,一左一右翠袖添香,同样不将如姒放在眼里,动辄说笑嘲讽。那铺天盖地的轻蔑、讥讽、甚至斥骂之中,如姒的简薄嫁妆一直都是叫人往来说嘴的由头之一。

    此刻濮雒话音中带了一些父亲看着女儿要出嫁的感叹,如姒听得清楚,却不想买账。大盛民风再开明,女子能出来行商经营的不多,对于绝大多数女子来讲,嫁妆就是一辈子吃喝使用最重要的依仗,也是在婆家能不能挺直腰杆的底气。要不是自己穿越重生,一路借力打力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走到现在,这辈子濮雒能给长女多少嫁妆?一千五?一千八?冷漠亏待了闺女十五年,又贪财无良不顾如姒的后半生,在这个时候叹一声,有什么卵用。

    濮家这边收下了采纳之礼,官媒转日就送上了问名的帖子。因着这提亲是在十一月里,动作快些倒是也算合情合理。腊月年下,毕竟不是合适备婚议亲的时候,还是在赶在十一月之内较好。加上濮雒和池氏也希望如姒赶紧出门,过场便走的顺利至极。很快定下十一月二十三为纳吉之期,虽然过大礼下聘必然要等到年后,但只要纳吉过了文定,双方交换庚帖,就算婚事初定了。

    这十来日中如姒和陈濯就不方便再见面,主要也是没时间。陈濯身上还有京兆衙门的公务,每日里办完了差事就要赶忙与母亲一起打点三书六礼之中的各样准备。虽然因着石家动作而加快了定亲的节奏,但还是想着在各样的礼物礼节上做好,这也是为了如姒的面子。

    如姒这边从官媒登门的频繁和各样仪礼的细节上就能看出这番心思,除了日常笑容愈发甜蜜之外,也天天都打发陈润给百福巷那边送些亲手做的炖汤补品。自己则跟朝露采菀在预备和整理嫁妆,同时也在准备新年将到,要送给百福巷的礼物。

    濮家上下因着大姑娘定亲,自然也是忙忙碌碌的。其中更不免向着月露居讨好奉承,虽然听说大姑娘未来的夫婿并不是桓宁伯府的什么高门亲戚让有些人很失望,但毕竟大姑娘如今有钱,出手又阔绰,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