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盟-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解体真正的崩溃期间,美国趁苏联焦头烂额无暇顾及中东,开始插手中东事务。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苏联与美国分别下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叶派,但掌权的萨达姆却不是什叶派而是逊尼派。

    第二次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1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入入侵科威特,8月7日,美国的操纵下,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

    1990年8月1日,在美国“默许”下,萨达姆错误的认为美国将伊拉克或不会强烈反对的误导,在此情况下全部是美式装备的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后美国开始变脸,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1991年1月17日,根据联合国有关协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70万人发动代为“沙漠风暴”的行动,从而爆发了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美国从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战斗部队,历经7年零5个月。是9。11事件后美国发先发制人理论但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的第一次实施,疑似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绞死伊拉克总统。而最后美国也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际上,美国早就知道伊拉克不存在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伊战争于2010年8月底结束。

    这段未来的历史,在罗海鑫的大脑中回记忆,连串起来,美国有完整的战略步骤。

第四十五章:顿悟 二() 
陈进仁吃惊的道:“你说什么?苏联即将崩溃?美国……这段时间不可能发生世界大战啊!”

    罗海鑫笑道:“我擅长炒作外汇,因此,对各国货币及其世界经济十分熟悉。苏联的经济十分严重,他们和中国不一样,中国虽然现在也处于十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但中国的基础不同,有良好的自我再生完善的机制,我们的党也能及时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苏联却不行,苏联看似强大,但其工业基础尤其是民生工业基础十分的薄弱,各联盟共和国同床异梦难以共患难,加上苏共内部**问题十分严重而得不到广大的人民的。我判断苏联两年内必然崩溃!美国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拖跨了苏联的经济,现在上窜下跳的格林斯潘及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战略家们向苏联积极的推销的“休克疗法”,苏联将不得不接受这所谓的“休克疗法”,而所谓的“休克疗法”将彻底的葬送苏联经济并让苏联解体。可以说美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将苏联瓦解。世界军事的热点将转移到中东!”

    陈进仁、陈进义、罗伯涛、田野、李勇、李震等全傻了。

    现在的陈进仁、陈进义、罗伯涛有些明白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完全是子虚乌有,但这个时期还不是很确定,只是中央军委的推测而没有得到证实,不知道美国是否进行星球大战计划中的各项布置。不过,苏联的经济因星球大战计划而崩溃却是事实。

    他们几人都知道,几天前,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部分冲突严重的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并派苏军和内务部队赶赴当地恢复和维持秩序。此后局势非但没有根本好转,矛盾反而加深。冲突始于1987年秋,阿境内主要由亚美尼亚族组成的纳卡州认为本民族遭受歧视而提出脱离阿塞拜疆共和国、加入亚美尼亚共和国的要求,得到亚美尼亚的全力而遭到阿塞拜疆的坚决拒绝。阿塞拜疆人涌入纳卡州,与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发生暴力冲突,造成26名亚美尼亚人和6名阿塞拜疆人死亡,近200人受伤的流血惨案。苏联中央政府调动军队制止了冲突。此后,阿、亚两族之间的敌对活动不断升级,冲突亦蔓延至其他城市。

    他们却不知道,两个月后,也就是1990年3月,立陶宛将挑衅地先行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解体。

    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苏联斯大林极不光彩的接受的希特勒送来的礼物,这礼物是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议定书而并入苏联版图的。

    在欧美挑唆下,三国自1987年起,每年的8月23日三国民族主义者都在各自的首都举行大规模集会游行,打出以前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旗帜,谴责苏德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导致了苏联中央对当时独立的三个共和国的占领,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直至脱离苏联。去年的1989年8月23日,这三国利用苏德条约签订50周年之际,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波罗的海之路”的示威活动,示威者手拉手组成了连接三国主要城市,长达650公里的人链,表明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决心,煽动起十分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波罗的海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而且三国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但没有发生武装冲突,而是以集会、示威、游行、立法等和平途径为主。

    苏联的解体根本的原因就是极为复杂的********。

    陈进仁他们知道格林斯潘及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战略家们也向中国推销“休克疗法”,但因其条件与坚持独立自主政策的中国格格不入而遭到否决。中国需要格林斯潘及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金,但不需要其指手画脚。因而格林斯潘及IMF在中国的游说没有成功。

    罗伯涛问:“世界军事的热点在中东,两伊还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罗海鑫笑道:“美国和苏联各自下的伊拉克与伊朗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现在美国虽然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却不会伊拉克,或者说不会伊拉克成就******波斯帝国的梦想。苏联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等到苏联恢复了元气,两伊的态势仍然不明朗。因此,不如吃下美国人自己的伊拉克省事。”罗海鑫笑道:“苏联就是恢复了元气,也是无可奈何。”

    令人无法想象,苏联将一改战后40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持与美对立立场的常态。1990年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

    陈进仁、陈进义、罗伯涛、田野、李勇、李震倒抽一口凉气。

    罗伯涛喃喃道:“吃下自己的伊拉克……啊!”陈进仁、陈进义、罗伯涛三人彼此之间对视几眼,罗伯涛小心地道:“两个邻国的石油争端?”

    伊拉克与科威特边界上的石油争端已起,两国正处于斗嘴骂战。

    罗海鑫叹道:“我如果想谋算伊拉克的话,一边安慰科威特,保证其不受侵犯,一边却暗示伊拉克,美国将秉持一贯伊拉克的立场。萨达姆梦想建立波斯帝国,误以为美国会像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一样自己。结果可想而知。”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态度暧昧,令萨达姆误以为只要顶住国际舆论的压力就可以吞下本是伊拉克一个省的科威特,哪知道美国态度暧昧是为诱惑伊拉克并争取更多的时间,全面占领伊拉克。

    当然,全面占领伊拉克是分步骤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软刀子割肉,同时看着还没有解体的苏联是什么反应。同时,也不会给萨达姆政权存在的借口。

    事后公布的资料,“沙漠风暴”前,萨达姆要求投降,赔偿损失,但美国已经不再接受也不可能接受了。

    1991年1月17日,获得联合国授权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70万人发动代为“沙漠风暴”,进一步孤立伊拉克,令其四面楚歌,基本实现在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