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人员比客人还要多的展厅内突然闯进来梅森这个白人面孔,马上就受到了热情招待,两名操着半生不熟英语的翻译迎上来磕磕巴巴的寒暄,梅森费了好大功夫才明白,这俩人是请他过去跟那几个“老僵尸”一块喝茶。

    喝茶?

    喝你妹!

    老子还要工作好不好…

    梅森干脆利索的拒绝了翻译的邀请,确定整个展区内没有安全隐患之后,这才向李牧发出了信号。

    李牧也没有带着十几个人呼啦啦全进去,只带了初雪一个人进去。

    看到李牧和初雪,两名翻译愣了好一阵神才你推我我推你的迎上来,一上来还是英语:“欢迎,欢迎光临…”

    这英语跟赵老师的英语有一拼,满嘴的唐山味儿。

    还别说,李牧听着还真亲切。

    “说汉语吧,我听得懂。”李牧难得的和颜悦色。

    到李牧这个层次,还真不需要用和颜悦色来佐证自己的平易近人,爱作秀的美国人都是政客,普通美国人哪那么多花花肠子,李牧要是见谁都摆上副笑脸,别人不仅不尊重你反而还会取笑你。

    这年头的美国人就这个素质。

537 圆明园() 
    人生四大喜分别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李牧买到美国这么长时间以来,几乎遇到所有的华人都非常亲切,这种亲切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并不是流于表面的客套寒暄。

    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原因,这个年代的华人是绝对不会主动背井离乡,来到离家万里之外的美国的,所以在美国的华人对于“他乡遇故知”这一点理解的特别深刻,因为所有在美国的华人都清楚,他们只有抱团才能活下去,想要活得更好,就只能抱得更紧。

    所以不仅是李牧,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华人在遇到华人求助时,总是会竭尽全力的尽可能提供帮助,绝对不会推辞。

    骏马集团成立之后,华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在变好,很多华人也渐渐把这种慷慨向更多人分享,受助者的范围也不再仅限于华人群体,这也使得华人的整体形象越来越好,他们为人和善,慷慨大方,富有正义感,甚至在骏马镇和阔滨镇,去年一整年的刑事案件犯罪率居然为零,这在当下的美国是极其罕见的,在全美这都是独一份儿。

    也因为长久以来的养成的习惯,所以李牧在面对所有的华人时,总是表现的特别宽容,即使是偶尔严厉,那也是刀子嘴豆腐心。

    李牧看来这种宽容很正常,毕竟不管是李牧多有钱,那也只是事业上的成功,在人格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李牧到目前为止,心中的等级观念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强烈。

    至少和这个年代的所有人相比,李牧的等级观念都是最淡的。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清帝国参展商,李牧也想尽可能提供帮助,至少能让他们在异国他乡能够感受到哪怕是一丝丝温暖,所以李牧的打算是,当独立百年展览会结束后,不管清帝国带来的展览品剩下多少卖不出去,李牧都会给他直接包圆。

    这也可以勉强算是投资吧,毕竟再过上百十年,这些就目前来说能称得上是廉价的盆盆罐罐都算是古董。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本将心付明月的时候,明月总是喜欢照沟渠。

    所以当这两名翻译知道李牧会说汉语,而且还是标准的京片子之后,两名翻译的表情极其精彩,他们先是一脸愕然,然后又是一脸古怪,最后居然匆匆忙忙施了个礼之后丢下李牧转身就跑。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是一脸见鬼的表情?

    咱们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好不好,怎么看我也不像是“鬼佬”啊?

    李牧一头雾水,不明白那两个翻译为什么会这样。

    稍顷,一名头戴顶戴身穿官袍的中年人急匆匆而来。

    原谅李牧的孤陋寡闻吧,李牧实在是分不清楚清朝的这些琉璃珠子,还有胸前的补子到底都是些什么含义。

    “这位先生,怠慢了。”中年官员的表情也复杂,看向李牧的目光不自觉的带上了几分审视。

    这种带有审视的目光其实是让人很不舒服的,虽然大部分的含意是疑惑,还有一部分的含义是居高临下的鄙视。

    对的,就是鄙视。

    虽然李牧不愿意承认,但这种目光就是这种意思。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代的华人,如果不是有迫不得已的理由,谁都不会背井离乡,毕竟是人离乡贱嘛。

    李牧虽然是西装革履,而且还都是手工定做的,从头到脚都价值不菲,奈何在很多清国人眼中,这不是华人的传统服装,所以穿的再光鲜也就有了几分“洋买办”的味道,这个职位是被时下很多清国人所鄙视的。

    “忙你的吧,我们只是来看看。”既然面前这人有了成见,李牧也就不想和这人多费话。

    说实话,单从资格上来说,恐怕李牧面前的这位清国官员还真没资格和李牧搭话。

    “这位先生留步…”清国官员还想套套李牧的底,自然不肯让李牧这么轻易溜走。

    已经回到李牧身边的梅森抬手,用坚定的眼神和门板似的身材拦住了清国官员的去路,根本不让他靠近李牧。

    清国官员这才愕然发现,原来面前的这大胡子威猛洋人居然是刚才那小孩的手下。

    确实是小,李牧虽然一直想要装成熟,毕竟年龄在那儿摆着的,人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嘛,华人讲究三十而立,在很多人眼中30岁以前都是小孩。

    李牧才不关注被隔开的清国官员会怎么想,随手拿起一个看似是青花的盘子,让初雪鉴定下成色。

    真的得找初雪鉴定,别看初雪年龄也不大,但自幼生在王府,见识方面自然是不用说,王府内用的东西那肯定都是精品,耳濡目染之下,初雪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你要让初雪说出个123来,初雪也说不出来,这就跟溥仪当年建国之后重游故宫一样,看到故宫里的陈设,溥仪随口就能挑毛病,比如这个花瓶摆这儿的摆法不对,这幅画是赝品不是真品,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那专家肯定不服气啊,你说这不对,你凭什么这么说?

    溥仪的答案就很简单,你问我为什么不对,我也说不清,但这东西和我以前用的不一样。

    初雪现在的感觉就跟后来的溥仪差不多,看到李牧手中的这个青花之后,初雪随便扫了两眼,下意识的就撇了撇嘴。

    李牧马上就把手里的青花扔了。

    这清帝国做事也不地道啊,一等品留着进贡皇宫,二等品出口欧洲,三等品卖给美国,四等品放在国内销售…

    看到李牧如此随意的对待展品,清国官员虽然心中不满,但却也顾不上李牧,因为这会儿又有一群人来参观,而且听口音还是英国人。

    这年头的英国可不是21世纪的英国,21世纪的英国就像是个过了气的老贵族,明明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处处跟着美国人当二鬼子刷存在感,就像是人脚面上的癞蛤蟆,怎么不着你我恶心你。

    这年头的英国就是那个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日不落”这个绰号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英国的领土遍布全球,太阳永远不会从英国的土地上消失。

    差不多30多年前,自以为继承了汉家遗产就能万世永昌的清帝国被英帝国教做人,然后现在清国人的心态就像是被赶出城市的凤凰男一样,面对英国人时的心态就像是当年还没有找到干爹的努尔哈赤一样,恨不得时时刻刻跪舔。

    所以面对英国人,清国人是真不敢怠慢,连官员的翻译都一涌而上,那个殷勤劲儿怎么说呢…

    逢年过节对他爹估计都没这么周到。

    身边没有了人聒噪,李牧反而感觉自在得多,没有丝毫失落的感觉,和初雪开开心心的逛起了地摊。

    确实是感觉跟逛地摊差不多啊,这年头的人们还是比较朴实的,哪怕是参加世界博览会,东西也是摆得一堆一堆的,很有货卖堆山的感觉,这种形式其实也不错,起码看上去挺壮观的。

    其实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瓷器看不上眼儿,可以看看皮货,皮货不行还有药材,再不行还有家具呢,就算是什么都看不上眼儿,就当是陪着初雪逛街也不错。

    真要仔细找找,能看上眼的东西还是有的,比如初雪就找了个金漆花卉圆盒,按初雪的话来说,这东西虽然也不怎么样,但勉强凑合着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