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出现在李牧家的人还包括谢尔曼。

    虽然李牧和谢尔曼之间没有特殊的交情,但两个人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都离不开谁,李牧需要和战争部保持良好关系,希望能从谢尔曼手中拿到源源不断的订单,谢尔曼则是没有选择,除了骏马武器公司,在美国国内,再也没有人能给美国战争部提供足够的武器,所以没费多大功夫,李牧和谢尔曼就达成共识,进而关系越来越亲密。

    只有几个人参加的晚饭,就不能用“宴会”来形容,最多就是聚餐。

    不过餐后,李牧会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和几把藤编的椅子,桌上放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美酒,旁边还会有厨师现场制作烧烤和一些小点心,没有人能拒绝这些东西的诱惑。

    “远东地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换而言之,也就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所以如果我们想从困境中真正走出来,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开发远东市场。”李牧现在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参议院一共只有70多名参议员组成,李牧能直接控制的选票已经超过十分之一,这是一股任何人都不敢轻视的庞大势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总统的产生。

    既然实力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李牧也就不再藏拙,所以李牧现在就试图通过国会影响美国的政策,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远东虽然拥有最多的人口,但那里的人们不具备购买力,不管是清帝国还是日本,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想从他们手里榨出钱来可不容易。”提到经济,也就传媒业出身的塞缪尔可以和李牧聊一聊,其他诸如学者出身的郎克尔,军人出身的本杰明和伯恩赛德,都和李牧搭不上话。

    其实更有资格和李牧讨论经济的是陈国芳,不过陈国芳一向以李牧马首是瞻,李牧说什么就是什么,陈国芳从不提出反对意见,所以塞缪尔反而成了最活跃的那一个。

    做过《时代周刊》的总编,塞缪尔自然也是有水平的,塞缪尔说的没错,远东人口确实是多,但购买力并不强大,比如清帝国和日本,那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体系,虽然生产手段有点落后,组织形式也不够规模,但勉强能够满足需求,除非是彻底打破这种平衡,否则打开远东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就以清帝国的纺织业为例,清帝国的老百姓一般是自己纺线织布的,做衣服都不需要去求人,自家婆娘随便裁几刀,自己也就缝了,最多就是针脚细密或者粗大一些,或者样式也不够新颖,总不至于没有衣服穿。

    想让清帝国的老百姓直接购买成衣,只能想办法让他们无线可纺,或者把成衣的价格做的低廉之极,就像21世纪的“大白菜”,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实际上有清一代,西方国家虽然试图用坚船利炮轰开清帝国大门,进而打开清帝国市场,但这一目标始终未能彻底达成,西方国家打开的最多是城市市场,对于广大的农村,洋人也是鞭长莫及。

    考虑到当时的城市化水平,恐怕市场开发程度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我们要开发远东市场,想赚的不是那些穷人的钱,穷人也没有钱让你赚,恰恰是那些富人的钱,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李牧知道清帝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根本没把主意打到普通老百姓身上。

    李牧想要赚的是清帝国统治者的钱,这年头想去清帝国赚钱不要太容易,随便弄几艘军舰过去,找个港口城市开几炮,就能逼着清帝国签订某个不平等条约。

    这样做肯定会加重清帝国普通老百姓的负担,因为不管清帝国要赔多少钱,最终这些钱都会被转嫁给普通老百姓。

    但赔钱是免不了的,哪怕是李牧不下手,也会有其他国家下手,比如日本,比如俄罗斯,历史上他们都从清帝国身上榨足了油水,李牧现在是先把钱挣了再说,反正到最后不管用什么办法,李牧都会想办法把这些榨来的钱全部还给给清帝国老百姓。

    只希望清帝国老百姓能觉醒得更早一些,那样华人就能早一天结束自己的苦难历程。

    “想赚富人的钱,你的意思是我们直接向清帝国宣战吗?”伯恩赛德终于找到插话的机会。

    其实相对于英国、法国等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来说,美国对待清帝国的态度算是比较友善的,所以清帝国才会把李牧他们派往美国,试图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希望挽救那个腐朽的帝国。

    作为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当美国有了对外扩张的实力时,全世界已经基本上都被瓜分完毕,只剩下清帝国这个古老帝国,还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的美国还没什么军事实力,陆军没有常备部队,海军那么破破烂烂的几条船,和实力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根本没法比,所以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希望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在远东打开一个新局面。

    虽然现在美国还没有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伯恩赛德知道这个背景,所以伯恩赛德肯定不会支持李牧在远东挑起战争。

    “美洲现在还是一团糟,所以我们现在不能把目标放到远东去,最起码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后院是安全的,这样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本杰明也不赞成李牧的提议。

    古巴之行是本杰明政治生涯的起点,如果不是和西尔维斯特总统的关系,或许本杰明还没有那么容易当选参议员,所以本杰明重视美洲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是老成之策。

    “美州当然要保持纯洁,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所以我们支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李牧说得理直气壮,这还真不是唱反调。

    整合了美国军火市场之后,骏马武器公司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客户,这些买家的身份复杂,有人来自欧洲,有人来自远东,有人来自非洲,当然更多的是来自美洲,确切点说是来自南美。

    李牧对所有的客户都一视同仁,不仅价格方面尽可能压到最低,而且支付手段灵活,允许客户使用资源,或者是土地抵债。

    关于支付手段这一点,为骏马武器公司获得了很多的形象分,所以骏马武器公司的信誉也是越来越好,甚至在美国之外,名声比在美国国内好的多。

    “这方面你也要收敛点,英国政府已经给我们发来了抗议,你是不是把武器卖给布尔人了?”伯恩赛德的语气不像是责怪,更多的是提醒。

    “布尔”这个词来源于荷兰语中的“农民”,早期正是荷兰人来到南非,在当地生根发芽并繁衍生息,这才有了现在的南非共和国、德兰士瓦共和国、纳塔利亚共和国、以及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

    以上四个共和国,全部都是布尔人成立的国家,这些国家不被英国人承认,实际上就在今年或者是明年,英国就会劝说这些国家接受英国政府统治。

    荷兰人比英国人更早抵达南非,英国人虽然出钱从荷兰人手中买下好望角地区,但并没有买下整个非洲大陆,所以荷兰人不认可英国人的统治。

    这种“不认可”发展到最后,就将导致“布尔战争”的爆发。

    李牧确实是在和布尔人做生意,布尔人从李牧这里得到最先进的武器,李牧则是从布尔人那里得到黄金和钻石。

    黄金和钻石也算是布尔战争的起因之一,千万别小看黄金的力量,联邦政府推翻之前的协议,进攻蒙大拿的印第安人,就是因为在蒙大拿发现了金矿。

    “谁在乎他们,难道有人愿意和我做生意,我要把人拒之门外,这可不是经营之道?”李牧根本不在乎英国人,就算李牧不把武器卖给布尔人,英国人也不会把订单送给骏马武器公司。

    美国政府更不在乎英国人会怎么想,实际上美国人巴不得英国人倒霉,对李牧的做法是喜闻乐见,所以迄今华盛顿也没有找李牧说事儿。

    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这种事终究是大忌,如果李牧一直这么肆无忌惮,那么英国人迟早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付李牧和他的骏马集团,到时候李牧家将成为众矢之的。

    伯恩赛德不愿意看到李牧成为你美国政府的替罪羊,或者说,伯恩赛德不愿意失去李牧这个盟友,所以伯恩赛德会提醒李牧。

    “小心点吧,当心树大招风。”李国芳终于忍不住提醒,类似的话还有很多,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等等。

    “哈哈,我这棵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