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属学校——这是个绝妙的主意,这样一来工人们就永远只能是工人,永远只能为我们服务,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好生意。”洛克菲勒果然上道。

    “当然是个好主意,而且就算是有人不想来我的学校上学,我也会给他们提供助学贷款,不过利息会比较高,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既有名誉,又有实际利益。”李牧开始下毒。

    “没错,应该向他们征收高额利息,不守规矩的人必须受到惩罚。”洛克菲勒发狠,这个思维很美国,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很多美国商业机构就是这么干的,包括美国政府在内。

    “你也可以弄一个——比如说洛克菲勒石油大学,这个名字怎么样?”李牧提议。

    洛克菲勒有没有成立石油大学李牧不知道,但李牧知道,未来的卡内基会搞出来一个卡内基钢铁大学。

    “洛克菲勒石油大学——”洛克菲勒心驰神往,被李牧描绘出来的前景心动不已。

    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洛克菲勒也一样,在积累原始资本的过程中,洛克菲勒的手段同样不大光明。

    就在今年上半年,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在石油的原产地宾州,那些炼油厂的生意并不好,洛克菲勒看准这块黄金地带,派出大量的石油掮客来到宾州要求以每桶4。75美元的超高价购买原油,此时宾州炼油厂有一个类似全美火药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他们约定,出售石油的价格被限制在4美元。

    4。75美元!

    对于经济危机时期的人们来说,这个消息无法拒绝。

    这些风尘仆仆的掮客受洛克菲勒的指使,四处放出“孚石油公司每天将以现金收购15000桶石油”的风声。

    巨大的利好消息让宾州的原油业者们喜出望外,与标准石油公司签订过合同的生产商趋之若鹜,所有人都开足马力,大肆开采原油。

    仅仅两个星期时间,标准石油公司就买入20万桶油。

    但此后,洛克菲勒宣布中止以前以原定价格购买原油的合约。

    这个消息对于那些囤积了大量石油想要大赚一笔的油厂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面对油厂主们的质问,洛克菲勒的回答残酷无情,“石油原产地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打破历史最高记录,这完全是你们的过错。美孚公司从未有过价格不变的承诺,这在合约上是再清楚不过的。原油价格历来时高时低,除非是疯子才永远保持每桶4。75元的价格。如果你们再起诉,那我们将随时奉陪。不过我要奉劝你们一句:每桶 2。50元。你们可以拒绝接受,但我要补充一点:到下个星期,每桶原油高于2美元我们就不买了!”

    宾州的原油产业者们无可奈何,他们终于了解到洛克菲勒的无情和残酷,但代价实在让他们无法承受。本来经济危机中就如履薄冰的原油企业逐步滑入破产的深渊,洛克菲勒只是象征性的拿出少许资本,就买下了这些原本的合作伙伴。

    在商业上,洛克菲勒无疑是成功的,但在荣誉上,言而无信的洛克菲勒根本没有荣誉可言。

    一所洛克菲勒创办的石油大学,对于洛克菲勒来说,意义远比李牧认为的还要重要。

    ,

293 角力() 
美国的大亨们喜欢做慈善。

    这并不说明美国的富豪都是善良的人,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避税,因为做慈善的钱是可以不交税的。

    而“税”对于美国人来说,就像是呼吸一样不可避免,而且种类繁多,所得税、房产税、消费税、以及未来的遗产税,这些都促使富豪们变得“高尚”,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办一所大学可以增加洛克菲勒的影响力,提高洛克菲勒的美誉度,而且并不会花多少钱。

    很多人认为办教育是要花钱的,实际上不是,办教育是很挣钱的,看看美国有多少私立学校就知道,真当校董事会成员都是傻的哦。

    李牧未来肯定也是要创办大学的,而且招收的学生将不会仅限于华人,如果有美国人愿意报考,李牧也会把人招进来。

    对于华人来说,遭到不公平对待是歧视,而对于白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白人们遭到不公平待遇,他们同样会认为是歧视。

    这不是天方夜谭,目前美国人在欧洲就经常遭到歧视,这种情况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会好转。

    十一月底,纽约市议会再次表决是否弹劾市长特威德,这一次表决同样没有通过,但赞成的人和反对的人已经非常接近。

    “这家伙还真是坚挺!”克林顿城堡三楼阳台,阿瑟摇头苦笑,手里的美酒都没滋没味。

    “意料之中!”李牧不着急,端着一架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总督岛。

    虽然正值隆冬,但总督岛的建设如火如荼。

    阿瑟作为纽约海关总长,有权力把总督岛租借给李牧,而且时间是令人蛋疼的九十九年。

    拿到租赁权,李牧也就不客气,不顾纷飞的大雪马上开工,建设自己在美国真正的家。

    现在的总督岛,周围被一圈树木所笼罩,外侧是北美最常见的橡树和红枫,内侧是修剪整齐的景观树,这两种树木高低搭配,有效遮挡了人们的视线,曲折的道路就隐藏在树林里,哪怕坐在邮轮上,也看不清楚总督岛正在做什么。

    现在的总督岛还没有垃圾掩埋场,形状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逗号,逗号的最底部,一个白色的灯塔已经基本完工,修建灯塔使用的石料是从阿巴拉契亚山运来的白色大理石,这也是总督岛的基本建筑材料,李牧准备使用白色大理石建设总督岛上的所有建筑,包括翻修威廉城堡。

    威廉城堡是一座防御型的军事建筑,在李牧看来,十八世纪的审美观点简直让人无法直视,所以红褐色的原型建筑在李牧眼里就是一座标准的“土肥圆”。

    这年头人们还没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毕竟建筑物的年代都不怎么久远,所以李牧把威廉城堡推倒重建,准备新建一座哥特式城堡取代它。

    城堡的样式已经确定,是一栋具有明显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新型城堡,这栋城堡和同样是今年开工的新天鹅城堡样式差不多,虽然占地面积要小一点,但成本核算也达到了一百三十万美元之巨。

    新城堡被李牧命名为“玫瑰城堡”,玫瑰就是美国的国花,李牧取这个名字,野心昭然若揭。

    “别看了,还是想想怎么对付特威德吧。”阿瑟对李牧的懈怠很不满意。

    为了对付特威德,阿瑟可以说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力量,拉拢了所有可以拉拢的盟友,但还是无法撼动特威德,这让阿瑟感觉有点沮丧。

    再看看李牧都在干什么,除了纽约时报还在持续发力,李牧本人几乎跟没事人一样,在斯普林菲尔德、波士顿、纽约三地之间来回跑,好像根本没有特威德这码事,这让阿瑟实在是忍不了。

    “别担心,明天我就去华盛顿,给总统先生送去一份绝好的礼物,和我一起去的人包括洛克菲勒、威廉范德比尔特、亨利杜邦、还有钢铁界的新秀安德鲁卡内基,放心好了,特威德蹦跶不了多久。”李牧不担心,一切都在控制中。

    特威德已经快要疯了。

    距离特威德的家人出发前往伦敦已经超过一个月,但就像是邮轮在途中失事一样,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伦敦方面的回复是根本就有见过特威德的家人,并且已经开始调查此事,但在纽约至伦敦之间繁忙的航道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特威德家人乘坐的船只,纽约和伦敦方面也没有接到有船只沉没的报告,仿佛是无端消失一样,特威德的家人和邮轮上的财富就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对已经六十多岁的特威德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就李牧知道的消息,特威德已经陷入半疯狂状态,他正在组建一支私人军队,发誓要让某些人付出代价。

    这也是李牧最近不经常待在纽约的原因,身为纽约海关总长的阿瑟更是心虚,除非必要,阿瑟就待在纽约海关里不出门,特威德就算是再大胆,也不敢公然冲击国家机关。

    李牧和洛克菲勒他们前往华盛顿并不是只针对特威德,那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劳动骑士团才是这帮企业主最主要的目的,先不说劳动骑士团针对华工是否违反了美国宪法,劳动骑士团动不动就发动工人罢工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触犯到洛克菲勒、范德比尔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