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水浒之我是鲁智深-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诱西夏开国皇帝元昊以“大略”侵宋的主心骨也是两个汉人:张元、吴昊。

    张元、吴昊大宋仁宗皇帝年间山东登州府的人,在西夏皇帝元昊立元开国年间,张元、吴昊两人才二十**岁的年龄。

    这两位是一同长大的发小,又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同学,从小就胸怀大志,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可是有些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从十七岁开始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一连考了**年,却次次名落孙山。

    于是,张元、吴昊这两个久试不第的读书人,自恃胸中文韬武略,本来想投靠宋朝边境献计献策立功名,却又屡屡受到当时把持朝政的一些文人的排挤与打压。这两哥们气愤之余,秉承着此地不留爷,爷到别处去的想法,离开了大宋,开始漫无目的的流浪,流浪,流浪,那年那月才能衣锦还乡。

    两人漫无目的的流浪,一路向西而来,因为他们认为西方那是极乐世界。

    当然张元与吴昊的流浪生活那是有滋有味的流浪,用现代的话讲人家那叫自费游,因为这两位的老爹是大财主,人家是富二代,钱有的是,不在话下。

    这两位富二代可比当今的富二代强多了,人家不想躺在家长阴影下生活,他们要成就自己理想与抱负。

    这天日落时分,两人头顶金色的夕阳,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西夏的国都兴庆城,走进了兴庆城内一家最为豪华的大酒楼:“醉生楼。”

    哥两一看这个酒楼的名字就咧嘴大笑,哈哈,看看这家酒楼的名字起得就好,“醉生楼”醉生梦死也是一种人生最大了享受与乐趣。于是哥两直奔楼上高间雅座,要了一大桌子山珍野味,开始了痛饮欢歌。男人的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应该是和酒度过的,真正男人怎么可以没有酒。

    于是对难兄难弟就开始喝开了酒,喝的是激情澎湃,那世间的悲恨,畅言着志同道合的理想,倾诉着天涯沦落人的衷肠。

    这酒,就是这哥两的精魂与点缀。点缀着他们的豪情壮志,点缀着他们的激情满怀。

    此时,正是九九重阳节。两人顿时感慨万千,大有怀才不遇,失魂落魄之感。酒是男人的诗,酒是男人的翅膀,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引吭高歌。这个吟咏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谁知兴庆好景美,喝酒只有吾两人。”那个吟咏道:“九月九****喝酒,别有滋味在心头。都说故乡明月美,他乡明月照九州。”

    这一闹腾就是大半宿,菜没动几筷子,酒却喝了四五坛子。“酒逢知己千杯少”,举杯推盏,酩酊大醉,倒也酣畅淋漓。

    酒,可以让男人们弹奏高山流水的千古之弦。因为有了酒,这哥两心中圾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情。酒喝干,再斟满。

    两人高兴的哈哈大笑,向店家要来了笔墨。

    张元提笔是右侧雪白的粉壁上来了个狂草“大宋张元到此高歌。”

    吴昊一看哈哈哥们就你会写字呀,不行哥们也来留下点墨宝来,不然枉此一游。提笔在左侧雪白的粉壁上“刷刷”来了个隶书“青州吴昊到此饮酒。”

    就在这哥两高兴的忘乎所以的时候,店家不干了,上来道:“你们两是谁呀,怎么能在墙壁上乱写乱画呢。”

    张元拍了拍自己的胸道:“我是谁,我是张元。”

    吴昊上前一步道:“怎么,在墙壁上写个字不可以吗?”(。)

第一百四十九章节 另类书生() 
店家道:“当然不可以的,你要是名人还可以,能给小店招揽招揽客人。”

    吴昊摇晃着脑袋道:“非也,你怎么就知道我们不是名人呢?”

    张元一拍店家的肩道:“店家,你可千万别狗眼看人低,我们哥两今天虽然不是名人,但没准睡上一觉,明天早晨就会成了名人了呢。”

    店家一哧鼻子道:“就你们两那样还能成为名人,赶快拿银子算帐走人。”

    三人吵吵闹闹的声音被正在街道上巡逻的西夏兵士听到了,便把张元、吴昊两人到押到了兴庆府的监狱里关押了起来,准备第二天早晨交给当地的官府处理。

    那知道,当时的西夏皇帝元昊听说的此事后,跑到这家酒楼一看粉壁上的提字,再听店家讲述的经过,顿时感觉到些二人不是平凡之辈,便决定亲自审问张元与吴昊。

    元昊来到监狱,让人把张元、吴昊带领到了面前。

    张元、吴昊两人衣着华丽,长的是一表人才,虽然人被紧紧的捆成个粽子但倒驴不倒架,脸不变色的道:“你们凭什么胡乱抓人。”

    元昊“啪”一拍桌子道:“你们就是大宋来的张元、吴昊。”

    张元一挺身而挺胸道:“不错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名,我们两人就是张元,吴昊,你想把我们怎么样吧?”

    元昊道:“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吴昊不屑一顾道:“我们与你不认不识的,那里知道你是谁。”

    元昊道:“我是现在大西夏国的皇帝元昊!”

    张元不卑不亢的道:“大西夏国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又没有触犯你的王法。”

    元昊生气的道:“你们虽然没有触犯我的王法,但你们一个叫张元,一个叫吴昊,那就是冒犯我名讳”

    吴昊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元昊道:“你小子都死到临头的竟然还在那里哈哈大笑。”

    吴昊伶牙俐齿道:“我不是在笑自己,我在笑你呢?”

    元昊道:“我有什么好笑的。”

    吴昊冷冷的道:“你元昊连自己姓什么都不在乎,何必在乎名字呢!”这句话,让杀人大魔头元昊大惊失色,正戮中了他的痛处:唐朝五代直到宋初。元昊一族一直姓唐王朝皇帝赐封的姓“李”,而后至今,元昊一族又姓了大宋皇帝赐封的“赵”姓,一李一赵皆是中原王朝的“赐”姓。真是一大疮疤,切心之痛。

    元昊一听吴昊竟然揭了自己的老底,不怒而笑:“哈哈,说得好,说得好。”一边说。一边从桌子后面走了过来,亲自解开张元、吴昊身上紧绑的绳索,深鞠一躬道:“对不起了两位先生。可否留在我这兴庆府效力。”

    张元、吴昊面面相觑,两人交换的下眼色共同点了点头。

    君不正,臣投外国,这古来有之,何况人家西夏皇帝这么高看我们两个人呢。留下来干吧。

    士为已知而死,那里黄土不埋人。

    对于我们两人投奔西夏,可能会背上卖国的罪名,什么卖国不卖国的。既然大宋朝皇帝不需要我们为其效力,那么我们何必守着一棵歪脖子树,而放弃一片大森林呢。

    卖国,什么叫卖国,当年的商鞅有没有卖国,当年的吴起是不是卖国,不照样青史有名吗。

    我们不为青史留有芳名,那就遗臭万年总还可以吧。

    于是三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当天就把酒言欢,喝得不亦乐乎。生出英雄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冰释前嫌;即使素未谋面而初次邂逅,也有相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

    于是哥两猛一拍桌子道:“干了,元昊皇帝我们哥们跟你干了。”

    人家元昊确实有慧眼识珠的本领,

    张元与吴昊那两哥们确实也有时真才实学。

    两人不愧经过了十年的寒窗苦读。对中国的历史和军事战备那是了如指掌。

    他们力劝元昊以倾国之力,进取大宋潼关右侧之地,占领关中,进而向中原腹地挺进。同时,与积极劝导元昊与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加强密切合作,联合行动。让契丹人在河北进袭宋朝,最终使宋朝两面临敌,“一身二疾,势难支矣”。

    这些策略,皆是一剑封喉的毒招,无论哪一招成功,宋朝都会有亡国之忧。“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张元、吴昊两人,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中的一种异类,知识分子中的另类代表。后来在中国历史也出现了个另类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个人就是人人所熟知的汪精卫。

    当时,宋朝在西北的主要负责人,一是泾州知州夏竦,二为延州知州范雍,此二人不仅仅是文职,皆“加兼经略使、步骑军都总管”,是西北方面人、财、物、军一把抓的两大巨头。特别是夏竦。

    夏竦此人极富干才,是一位有远谋的能吏。对于当时西夏的形势向当时的仁宗皇帝进言的十大策略:一、教习强弩以为奇兵:二、羁縻属羌以为藩篱:三、诏唃厮啰父子并力破贼。四、度地形险易远近、砦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