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我真的是恶魔-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没事。是我的朋友滑了一跤。”

    开口解释的不是文明,是李董事长。

    他的保镖他知道,虽然为人装比了一点儿,但他的身手还是很强的。就是拿枪的警察也留不下他,就更不用说两个赤手空拳的小保安了。

    他是多不容易才唬住了这少年,万一因为他们叫破了行藏,弄的少年恶向胆边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结果了他怎么办?

    所以他必须唬住他们。

    可是他拦住了一个,没拦住另一个。另一个直接进了厕所,然后发现了……

    “头!这有一个受伤的。”

    完了!

    咦?他说什么?受伤?

    只是受伤?

    李董事长飞快跑入厕所,然后看到了倒在地上的保镖。一个保安正在检查他。

    “他真的没事吗?”李董事长问道。

    “没事?这胳膊都断了。”

    原来他在攻击文明,面对文明的后发先至,下意思的转攻为守,双手格挡。

    命是保住了,胳膊却打折了。强大的冲击力下,更是直接昏了过去。

    “这就好!这就好!”

    不过李董事长可不管这些。他反而很开心。因为他这就不用怕了。

    文明没有打死他的保镖,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这都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必担心文明会杀人灭口了。

    不说他们急匆匆的是送去救治,还是躲开文明。

    单说文明,心想:一拳下去打断骨头,应该是明劲巅峰,强身健骨打基础,应该是可以了,那么接下来便是培元汤,拉筋。

    肉身是个宝库,不过这个宝库,你要知道怎么开发它。

    文明走的便是强身健骨,打基础……拉筋,发力……洗髓伐骨,脱胎换骨……突破,这样四平八稳的路子。

    这法子不算快捷的法门,但是打基础却是极好。特别是对脆弱的种族肉身来说。

    唯一不好的便是费钱了些。

    唤!她怎么还不来邀歌?没钱配药了啊!

    说到邀歌,就要说到廖辽了。

    瘳辽最近大火啊!

    有多火呢?

    东亚区,十五省,润声唱片就先后接到了七家省级经销商的备货通知!

    润声唱片内部每一个听到这消息的人,无不是目瞪口呆!

    而更叫人吃惊的是,仅仅只在一天之后,周三上午十一点,最先发货的经销商再次发来提货通知——《那年夏天》已售罄!

    这样的成绩,自然引发了行业内的注目。

    因为火的那首歌《我热恋的故乡》,在国内乐坛,被习惯性的归类为乡谣。所谓乡谣,介乎民歌和民谣之间,比民歌更偏向流行,又比民谣要更加自由奔放。而且,在流行音乐这个概念肇始之初,它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首代表作——《长城谣》。

    八十年代初,刘明亮的一首《故乡遥》红遍大江南北,这种纯粹的讴歌家乡、回忆家乡的歌曲,带着浓烈的时代风味与家园乡国的情思,带动起了整个八十年代流行歌坛的乡谣大热。在那个十年里,是飞翔乐队最最鼎盛的十年,但占据歌坛主流的,却是乡谣。而刘明亮更是以自己一系列的经典乡谣作品,稳稳地坐上了国内歌坛的头把交椅!在他之后,还有民歌王子赵信夫的崛起,以及甄贞的横空出世!

    虽然即便是在那十年的乡谣大热里,其实还是难免泥沙俱下,精品有,佳作有,但水平一般的作品却更多。而且,在持续了几年的热潮之后,随着创作上的衰退,随着刘明亮开始转向更趋舒缓的民谣,随着赵信夫越发的专注民歌,随着甄贞开始全力开拓美式的乡村民谣,乡谣这种明显带着中国风味的流行音乐分类,迅速地衰落下来。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这个市场上,除了几大高手还偶尔有那么一两首可以听得入耳的乡谣作品之外,几乎已经没有人敢去碰这个类别了。甚至,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有音乐人和乐评人喊出过“乡谣已死”的话。

    事实上,市场风向如此,不管这东西多好,都需要市场的验证。

    然而,乡谣真的已经死了吗?

    显然不是。

    乡谣的十年大热之后遭遇寒冬,并不代表乡谣已经不被听众所喜爱了,这只不过是因为没有了好作品罢了。在这个世界,人们移民新地球的时代,这种充满了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思,充满了个人情怀的故乡之恋,这种强烈的诉说欲。望,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老情。

    可以说,音乐不死,乡谣就不会死!

    也可以说,只要人还活着,心里就会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故乡,那么,乡谣就具备了绝对强大的听众基础!

    之所以乡谣衰落,不过是因为音乐人拿不出好的作品了。离开家乡本就埋于心中的乡愁,无法排解不说。尼玛还拿来赚老子的钱,不是乡愁强说愁。

    不要说买了,就是听,也恶心坏了。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

第91章、拿不定主意() 
它不是想法、旋律、节奏,与之风格颇为近似的民歌和民谣,以及流行歌曲。

    它需要的是震动灵魂的力量。

    魂音!

    所以,乡谣这个类别,确实是太难出精品了!

    不过,没关系。文明去过不少宇宙,还是拿的出殿堂级的乡谣作品的。

    《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游子吟》……

    而与那个时空里类似,并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的乡谣,几十年来,大概也就只有那么几首而已。

    毫无疑问,《我热恋的故乡》不但足以跻身其中,而且毫不逊色!

    于是,在这个点亮了星球殖民技能的时空里,它火了!

    …………

    可是……我靠!

    一周售出八万多张!

    这也太吓人了!

    迄今为止,被音乐协会认可和认证过的最高单周销量,是刘大神在1987年创造的37万张!单周三十万张以上,只此一例!单周销量超过二十万张,那就是顶级一线了,男歌手里的刘羊、赵信、张畅、胡阳都有过这种纪录,女歌手则只有一个人做到过。

    而一般来说,单周能破十五万张,那么白金唱片就已经可以确定到手,双白金也是大有希望,并且,也就算是国内歌坛的一线了。

    拿到过这个成绩的男歌手,大概有那么七八个人,女歌手则只有四个:甄菲、何湘玉、冯敏敏和慕青。所以,她们才会被并称为四大天后,她们才会成为女歌手中顶级的存在。

    而单周过十万,在男歌手来讲,可以算是二线拔尖,或者准一线,在女歌手,就可以说是绝对的一线。

    而现在,《那年夏天》竟然拿下了单周八万张么?

    是偶然的爆发,还是……

    下周,它的销量会迅速萎缩,还是会……继续保持?

    整个润声公司都在研究。

    当然,能保持这个销量,哪怕略微下滑,只要能持续个几周,就已经足够让郑润声高兴得蹦起来了,廖辽的江湖地位也将就此一战而定了。至于再继续更大的爆发……他连想都不敢想!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人,第一张专辑……这是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事情!

    公司的公议上,每个人都被这张专辑突然发力,打懵了,脑海里有无数个念头此起彼伏。

    兴奋,期待,不解,质疑,焦躁,烦闷……

    润声公司可从来不是个大公司啊!

    是!他们一开始也想把公司发辰壮大起来,甚至成为五百强,也不是没梦过。

    然而一年、两年、三年……过去了。

    当年的雄心壮志,还剩下多少?

    “老板,生产部那边打来了电话,他们问是不是需要提前安排第二批的生产计划。”发布经理开口问道。再震惊,这也是他的工作。

    郑润声闻言犹豫了一下,说:“这个……还是再等等,再等等看,我总觉得这个成绩有点不太真实!这样,待会儿十点半开例会的时候,我亲自跟生产部说,这个事儿你就别管了。还有别的事儿没有?”

    果然还有。

    秘书居然拿出一份报纸递过去,说:“宣发部的刘经理送来的,他特意叮嘱我一定要交给您。说这上头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