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重生之代玉-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舟看时辰差不多了,知道她要在宫门上钥前回去的,便道:“好在朝朝窗下有棋子、日日檐前到斜阳。正不必拘泥。”

    三帝姬拍掌赞道:“好一个朝朝窗下有棋子、日日檐前到斜阳,明明是‘秋草’句化出来的,却比‘秋草’句更可爱呢!”

    云舟道:“怎敢如帝姬盛赞。”

    两人都笑着,便看着棋枰,握手言和。三帝姬乘鸾驾回去了。云舟送到门口,看她走了,方回来,枰前又坐了片刻,筱筱也回来了。厚棉门帘子一动,带进来一丝冷冽,她仔细把门帘子放好。

    云舟拍拍旁边的褥子:“过来坐。”

    这是北边的屋子,冬天烧着炕。云舟、棋枰和褥子都在炕上。筱筱怎敢上去,便贴着云舟裙边,掇个杌子坐了。

    云舟携她:“上来。”

    筱筱不肯上。

    云舟无奈道:“傻丫头,你坐那么低,难道要我弯腰勾头跟你说话儿?”

    筱筱还是不敢上座,便另换了张高些的椅子,在云舟下首坐了。云舟硬捺她上炕坐了:“如今还讲究这些么?”

    筱筱惶然道:“小姐……”

    云舟问:“王爷出城了?”

    筱筱怆然点头:“是。”

    云舟闲闲道:“他带了周先生?”

    “……是。”筱筱替云舟不值。皇上并宗亲先行出京城避难了,但是除了太后之外,并没有带其他女眷,怕动静太大惹得全京不安。七王爷可以随驾。三帝姬和云舟等人被留在京都,被命令如常生活、越平静越好。而周兰芝,则重新化装成男人,装个小厮,还是跟七王爷走了。

    筱筱不平。云舟反替周兰芝回护:“总是王爷叫她的。”

    筱筱小小声道:“她也不拒绝。”

    云舟平静道:“替她设身处地的想想,也只有答应。她有什么理由非坚拒不可呢?”

    筱筱低着头,眼泪落下来。

    形势真是太坏了。都怪什么宝藏的谣言,闹得天下大乱。西戎就趁机再次入侵。眼瞅着紧邻京城南方的诸城,跟京城一个个断了联系。崔珩不得不与宗亲暂避北郊,看看情形再说。

    崔珩算是个骄傲的君王,一般情况下,能不逃绝不会逃的。可是他的生命还是比骄傲更重要。而且,身边总有一群人在苦劝他千万要避走。他的一根寒毛重于泰山之类之类的……崔珩从善如流,就走了。

    而且他不是逃跑哦!他是去北郊打猎来着。北郊靠着谢云剑的军队,很让人安心。打猎并且也不丢脸。

    云舟都不在乎跟不跟皇帝走了,只问筱筱,余百年那边怎么样?

    筱筱道,易澧一切都好。

    这样就可以了。

    战火纷乱、浪潮百丈高,那都不要紧,只要她自己保住自己眼面前一点平安就好了。

    即使谢小横,也不过保住身边几个人,连锦城都保不住。

    王詹事竟至于殉乡。

    谁也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有烈性。西戎入城,人人明哲保身,就他情绪激昂,虽不至于立刻冲到前面去打战,但表现太跳脱了,西戎已经注意上他了——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南宫大爷那帮手下的混混们盯上他。

    西戎人懂得什么呢?那群猴儿!就算他们给自己打开门、横冲直撞进华堂里。他们可以给自己戴上衣冠、或者砸碎精致的瓷器,他们是不能懂得最精致的门道的。

    只有汉人自己,才最知道怎么提防和辖冶汉人。

    南宫大爷的混混们把王詹事捉“奸”在“床”。

    也是附近的一支义军,想跟锦城内部的义士联系,好里应外合的光复锦城。王詹事联系上了他们,表示愿意帮忙。结果正碰着头呢,南宫大爷的混混们就斜刺里杀出,把他们截获了。

    混混们还很没敬意的嘲问王詹事,为什么要做这么以卵击石的蠢事。

    王詹事看了看山岭。

    山岭的那一头,谢老太太已经埋在土里,永远深睡了。

    如果他也埋进去,很多年以后,他们会化作同一片土地,也许会共同养育出同一片山林。到那里,枝叶摇摇的树林,就好像是他们的孩子一样。

    王詹事对混混们说:“斯是吾土,斯是吾乡。”

    “啥?”混混们没听懂。

    王詹事也没兴趣跟他们解释了,就微微仰起头,感受着吹拂在脸上的风,闭起了眼睛。

    这个姿势对混混们来说,很傲慢。混混们交换了一个凶狠的眼神。

    王家的媳妇抱着刚断奶没多久的孩子,去找她的公公。

    一般情况下,她是不该抛头露面的,但自从战乱发生之后,很多规矩已经没法照老规矩来了。

    再要确切点说的话,这时候还能守着老规矩的人家,那真是很牛的人家了。

    王家可没有那么牛。

    他们家还有吃的喝的,不至于全家饿死。还有两三个仆人,不至于从早到晚的任何家务都要主子们自己动手。这就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可是老太爷不见了,这真愁死个人。两三个仆人怎么够找的呢?一些亲友也在帮忙找。王家媳妇反正要带孩子出去逛逛的,就顺便一起找找公公。

    她走得也并不远。

    她并没有见到王詹事,但是见到了一个邻妇。那邻妇身上都是灰泥,像摔了好几跤。见到王家媳妇,她就叫起来:“哦哟,哎呀,我去找我们家的牛来着……”

    王家媳妇感觉这邻妇像得了失心疯。她很礼貌的向邻妇点点头,同时谨慎的搂紧了自己的宝宝,准备避开。(。)

第二章 王詹事殉乡() 
邻妇接下去嚎道:“你们家老太爷,死在山头上啦!头都凿下来啦!你去认认是不是他!”

    王家媳妇眼前一黑、腿一软,也坐在了地上,沾了一身灰泥。

    王詹事殉乡之事,过了很久,才传进京城,崔珩立刻下令表彰。

    表彰的实惠暂时是到不了锦城的,但下这个命令,总是个姿态。

    其实崔珩盼的不是某个人殉乡的消息,而是南边诸城的消息。可惜那些城里的衙门官方信件总是过不来,只有些纷纷繁繁、口耳相传而来的消息,人嘴两张皮,未必做得了准。

    有人说那些城还在坚守、有人说它们也已经被攻破。有些很恐怖的城破细节,被传得很热火。

    西戎其实没能打下那些城。中原毕竟太大了,像一头大象。西戎就算是一条再粗大的蛇,也没法儿一口吞下去,只能慢慢截成一块块的。

    那些城池,尽管没能打下,西戎逼得它们闭门自守,再把大路消息渠道掐断,官方信件出不来,它们与京城失去了联系。小道消息掐不那么死,总有些人把那些城池的实际消息带出来,却也不怕,西戎自然可以散布其他的虚假消息,把这些真实消息混淆过去。

    同样的把戏,崔珩也玩过,就在抹黑唐家的时候,传些各种故事,让老百姓都信以为真。唐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形像,就非常可怜又可笑了。

    如今西戎依样画葫芦,南边各城池在皇帝的眼里就像雾里的孤岛,几乎已经从手里失去了。

    这种情况给人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幸亏还有云剑镇守的北方在,是大家的精神安全寄托。

    西戎传的流言,则一道比一道吓人,其中最恐怖的当属余秋山谋反。

    这道流言也是看起来最真实可靠的一条。

    谁让“知德宝藏”事件成为中原动乱的催化剂呢?盗宝的神秘人物据说就是余秋山指使,其中还有魔汲的影子,编得跟真的一样。江湖上都信以为真。朝廷的密探听说了,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也当真事上报了。上面一层一层,都吓得目瞪口呆,并且深信不疑。

    余秋山也听说了,同样吓得目瞪口呆:喂!他把亲生儿子。嫡长子啊,都亲手烧死了!就为着向皇帝表忠心!为这事儿害得他夫妻反目,以至于他要避到老家去。从根源上说起都是为了皇家……怎么变成了他假装杀儿子,其实跟魔汲后人勾结,盗藏宝图。想起出宝藏,占山为王什么的……这不对啊!

    他派人去京城鸣冤表忠心。路上不知遇到了什么困难,也没回信到余秋山这里。余秋山想着这样不行。他打算着自己进京去表忠心,这时候也没法子先上表、等皇上允许、再起身了。他只好主动一点出发。

    路上既不太平,他当然不能一个人走,就带上了子弟兵,一路见到反贼可以打,也算是勤王嘛!

    消息一传出去就走样了:余老将军带着一队人马杀奔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