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重生之代玉-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青人的眼睛眯了一下。

    刚才他差点出手。

    一般人说童子这句话时,难免会有骄傲、兴奋、不安之类的情绪,这都会影响一个剑手的神经反应,而他就可趁机出手。

    但他没有得到机会。

    童子的叙述,始终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或者“我挺爱吃糖葫芦”,愉快也就是一般的愉快,像枝韭叶在春风中摇摆,这不是破绽。

    既无破绽,如何出手。

    他不出手,童子便出手。

    没有前兆,何须前兆,不过风动叶摇。

    一场风过,一片叶摇,能有多少种可能、多少变化?

    童子剑尖之去势,纷转万千,如这山中竹木,谁能逆料、谁能抵挡?

    ——不能抵挡,便当埋骨于此。

    所以,纵然明知不敌,也说不得要挡上一挡的。

    (天下总有明知不可为而非得为之的事,不管你是君子,还是剑客。)

    年青人出剑。

    他出剑之狂暴,就如疯子挥舞菜刀。

    不智、不静、不周、不锐,诸般忌讳尽犯。

    他以此剑在胸前一挥,童子小剑轻灵流转,已刺向他持剑之臂。

    这一剑变化之精妙,不可言说。

    年青人感觉它将轻轻拂过他的手臂,而刺入他前胸、侧肺,抑或后心。

    他根本无法躲避。

    也没有躲避。

    左臂持青铜剑鞘,停也不停,狂暴砸下。

    童子的双臂和前胸忽已被砸中。

    大树砸下,草叶纵有万千轻灵变化,又如何避?

    童子剑尖一颤,方划破他臂肌,刺入肺部胸腹肌两分,而人已整个被挥了出去。

    并没有死,只是胸前血肉模糊,跌在草丛中呆了半晌,作了一件事——

    他大声哭起来。

    此剑童虽已是一流剑手,也毕竟不过是个孩子。

    年青人抱剑一揖,郑重道:“止水山庄门下剑客魏如生,承让于剑神门下剑童,多谢赐教。”

    然后转身,踏上左边的路,在童子的痛哭声中,穿过累累坟包,任伤口血渍微微渗红了外衣,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每一步的步伐也都一样的稳。

    他是一名剑客,以生命奉剑,舍此无他。

    山路转过一个弯。

    剑童的嚎哭忽然停止。

    年青人听到了水声。

    清洌山泉,自白石间活泼泼的流下来,阳光下亮得耀眼。

    泉上有个亭子。

    亭子很旧,但是很干净,木头柱子上刻着些斑驳字迹,后面蜿蜒出两条路。

    一条依山、一条傍水,一条没进花叶之中、一条却伴着坟茔。

    坟也并不是很多。

    不过一十八座。

    每座前面都立着块木碑,上面刻着名字。

    邱观史,汤逢雨,夏光中,司马玉周……

    只有名字,没有头衔。

    但是年青人知道得很清楚,每一个江湖人也都知道得很清楚,这些名字中,哪一个曾生裂虎豹、哪一个曾叱咤雄关、哪一个血债满中原、哪一个侠骨尚留香。

    当人们还记得他们的事迹时,他们的名字,是不需要头衔的。

    而当人们不再记得他们的事迹时,这些名字,也不需要头衔了。

    年青人忽然觉得守这一关的剑客,对生命的敬重、和豁达,比前一关的剑童又进了一层。

    他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默片刻,以表达对对手的敬意。

    这个时候,他看见了他的对手。

    这个中年文士,好像是突然出现在白石上的,又好像早就坐在那里了。

    甚至,波光云影间,他好像随时会重新消失。

    这个人就像他脸上的笑影一样,闪烁不定。

    他在目光在年青人剑鞘的花纹上一闪,停住,文绉绉道:“此饰文为隶体,上承篆籀,下启行草,而用笔圆带长方、横波直垂、纵逸尽势,绝非今日碑作,当为秦末笔势。汝剑为秦末旧物?”

    这番话简直是在讨揍。江湖上是没人这样说话的。江湖上要是有人敢这么嚼酸文,豪客们口吐白沫之余,会冲过去将他脑袋捶扁的。

    打架就是打架,用鸟语研究人家剑鞘上的花纹干什么?

    年青人神色不动,仍然只回一个字:

    “是。”

    中年文士微微一笑,把舌头捋直了:

    “好剑。你叫什么?”

    “魏姓,名如生。”

    “好名字。”

    年青人目光也一闪:“怎么好?”

    “不繁不简,好刻碑。你知道太简与太繁的字都不容易写好,一不当心就毁了一块碑。”中年文士笑道。

    年青人盯着他:“可是你没有问我选择哪条路。”

    “啊,是。现在你也可以砍下半条手臂,走右边的路,但是我没问。”

    “为什么。”

    “因为走到这里的人,都不会砍断自己的手的。”

    年青人不由得笑了。

    宁肯舍生、不肯断臂,在此处不是不自量力者的愚蠢,而是身为一个剑客的骄傲。

    中年文士要问他肯不肯断臂,那才是污辱。

    这是剑客对剑客的了解和尊敬,年轻人怎能不会心一笑。

    中年文士出剑。

    窄、长,吞吐间银芒不定,是口软剑。

    中年人手指缓缓抚过这口剑:“在下余成祥,自幼习五禽戏,书攻经史、性癖金石,三十一岁始学剑,师从游鱼,如今心在剑在,无处不至。魏门如生君可欲挑战?”

    “是。”

    年青人只答一个字。(。)

第六十一章 剑神三关() 
中年人就不再说话,手指正抚至软剑剑尖,静止。

    如鱼停水中,谁知下一秒将向何处去?

    年青人眼睛连眨都不敢眨一下,只怕稍一恍惚,就会失去面前的敌手、而代价就是发现那柄软剑滑进了他的脖子。

    此中年文士学剑之晚、成就之高,令人惊骇。

    这,还只是剑神门下第二关。

    年青人出不了手。

    只是静立、等待。

    静待,是他习剑的第一门课。

    只有静得、等得的人,才配出剑,才配在时机成熟时使出致命的一击!

    水波一闪。

    晃在中年文士眼睛上。

    大脑下令出击!

    又止住。

    年青人全部的变化,只是右手肌肉紧了一紧。

    虚假的机会,比没有机会还要害人。

    中年文士方才身形似乎是一晃、眼睛似乎是一闭,但手中软剑却微妙一闪,把另一道波光投在年青人眼睛上。

    年青人幸好没有妄动,但一刹那间完全不能视物。

    他静立、不动,呆若木鸡,却已把耳朵、鼻腔、全身毛孔都张开。对手哪怕动动小指头,他都将敏锐的捕捉到。

    此刻的年青人,像株静立诱敌的猪笼草。

    可惜中年文士也不是莽撞苍蝇。

    他也没有动。

    波光平息下去,暗中闪闪。

    两人又回复到原先的对峙状态。

    却已交手一个回合。

    无胜无负。

    年青人忽然觉得他先前被晃到的眼睛已经开始发酸了。

    而且先前被剑童刺伤的伤口,也在隐隐作痛。

    这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可是在一点一点消磨他的锐气、和镇定。

    泉水的波光,较之原来似乎更刺眼了。

    中年文士箕坐于白石上,却似乎与这天地山水融为了一体。

    这不是对峙,而是敌正以逸、待我之劳。我消彼长,岂能久哉?年青人知道他已经不能再等下去。

    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此念既生,再没有等的心境,也不得不出手了。

    任斗志昂扬,倾刻间涨至最高点,吼!

    剑出,如怒蛟,劈开面前泉溪,成匹练、惊碎玉、震游龙!

    他这一剑,走的又是刚猛之路。

    中年文士倏然不见。

    在年青人劈起的水花中一闪,已游至。

    身法快如鬼魅、滑若游鱼,软剑出。

    锵锵锵锵锵锵锵。

    倏忽二十招,倏忽四十招,倏忽上百招。

    年青人适才以剑劈水,诱逼中年文士欺至身前,软剑出时他的秦剑已迎上。

    软剑如蛇,端是妖滑,年轻人古剑沉重,竟只以剑尖接敌剑,剑路细腻端秀,而方寸间变化闪电,以快打快,倏忽便拆过上百招。

    此打法如方才的静峙一样,都是极耗神耗力的比斗方式——对年青人而言。

    中年文士方才如融入山水之间,此时又如激流中的游鱼,只顺着风声水势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