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重生之代玉-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来就叫人发抖。胡侍中脑筋飞速转动,有了主意。帮他爬到这等高位的捷才再一次救了他。他道:“皇上教训的是!微臣无能!”碰个头。

    先认错碰头。这是每个深受训练的奴才都会做的。

    之后的应对,才看出蠢才与聪明人的区别来了。

    胡侍中道:“微臣查知此人身世不清,无名无姓,故此干出这无君无夫的逆事。那伙强贼倒有个绰号送他。他便以此绰号会名姓。只这绰号实在不雅,怎敢干犯圣听。”

    崔珩当然训斥他:不雅不是瞒报的借口!

    胡侍中再一次碰头。做出努力想说的样子,还是崩溃求饶:“微臣实在说不出口!”

    他请求皇上允许他,把这字写在纸上,呈御览。

    崔珩允许了。

    胡侍中手发抖的写完,自己连连碰头,口称死罪,折好了纸硬是不敢交给太监。还是太监自己拿了交给皇上。

    崔珩看了看纸头,觉得胡侍中说得没错。这名字岂止不适合刻在他屏风上,连给他看见都是种污辱。这种污名秽姓的人物,伤害了他的江山、阻拦了他的大计?崔珩更窝火。五十年的修养。都无法阻止他恶向胆边生。他眼里冒出凶光。

    掌笔太监熟练的示意小太监,大家一起动作夸张而有效的,把这张纸挫骨扬灰。崔珩心情终于平复了一点,看看胡侍中,换了个话题,问问太子的起居。

    胡侍中做了中肯的回答,崔珩的心情又更好了些。同样的话,别人说出来,崔珩还未必相信,胡侍中说出来。崔珩是信的。

    不止因为胡侍中治学扎实、有学问,更因为胡侍中人品可靠。曾经有这么一天,崔珩似乎是闲谈,问问他某天在家里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胡侍中一五一十的全回答了。是正巧招待客人,席上有什么什么来着,要有记不清的,就说容他回去请夫人查查,再来回皇上。崔珩就笑了,说今儿有世妇进宫陪太后闲聊。正好在胡侍中那儿做过客,说起来,太后一时好奇,就着宫人来请皇帝问问胡侍中,是吃喝这么些东西、招待这么些人不是?巧的是胡侍中一句诳语也没有,更没有反问皇帝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他就一点不惊疑、一点不推闪,老老实实、结结实实、扎扎实实的回答了。崔珩喜欢,笑对他道:“看来太后要赏你啦!”

    太后果然赏他一席菜,照着万岁爷宴臣子的规格,有野慧米膳、梗米膳一品,燕窝鸡丝汤一品、鸭子脊髓汤一品,粳米干膳一品、羊肉丝卧蛋粉汤一品,奶茶、果茶、点心、果钟、苏糕、鲍螺总一全盒,荤素大菜各十五品、果子八品。着他夫人领回家整治去。

    这一席菜还是小事,胡侍中之后就交了齐天洪运了。他从前曾跟人说:“皇上就是天。咱们不可欺天。”这事后来也传到了崔珩耳里,颇为嘉奖。可也据说是崔珩先听到这句话,才特意就宴客的事质询胡侍中的。真相如何,下人不敢妄测圣心。但不久后胡侍中就由崔珩亲自点名辅佐太子,则是真的。崔珩还曾问胡侍中:“若太子行事不当,还叫你听他的。你听他的么?”

    胡侍中立即答道:“天无二日,臣无二主。”

    崔珩心中舒袒,恨不能把这话刻在本子上让群臣传阅学习!他毕竟有涵养,不是那肤浅浮躁之辈可比,当下先按捺住了,又似玩笑般问:“那你是愿意去服侍太子,还是服侍我呢?”

    胡侍中一点格愣没打,道:“太子是皇上的太子。臣下是皇上的臣下。莫说有福份侍候太子。就是侍候皇上指的一匹马、一块石头,臣下也是侍候皇上一般。”

    崔珩颇为满意,着司礼太监取了白玉杯、黑玉壶、青玉箸、黄玉匙来。司礼太监授礼且赞曰:“愿受礼斯宦,广口善纳如其形,净洁无瑕如其色。”乃授白玉杯。

    胡侍中跪拜受赐。

    司礼太监又赞曰:“愿受礼斯宦,中空蕴藉如其形,含蓄沉着如其色。”乃授黑玉壶。

    胡侍中再次跪拜受赐。

    司礼太监又赞曰:“愿受礼斯宦,正直平衡如其形,葳蕤澄华如其色。愿受礼斯宦,圆融周旋如其形,浑和温朴如其色。”这是青玉箸、黄玉匙。

    胡侍中四次跪起,最后附赞道:“愿臣坚密其质,不负皇上所望。”

    司礼太监回赞:“善哉。”

    礼成。崔珩又嘱咐了几句,令其退下。皇后与姜贵妃又找胡侍中去问话。

    太子本是姜贵妃所出,而皇后膝下无儿,姜贵妃很识相,这个儿子就算是跟皇后共有的了,而且皇后还要比姜贵妃高一头,育儿问题上姜贵妃从来都听皇后的。这次也是皇后在帘子后头发问:“今儿皇上把你指到太子身边了?这样久,没出什么岔子罢?”

    宫人把这句问题传出来,胡侍中据实回答:“回娘娘,微臣幸蒙皇上指为太子侍。回娘娘,托天之福,一切顺利。皇上嘱微臣服侍太子,赐四玉礼劝勉微臣起敬起惕。”

    是“据实”,可不是“具实”。胡侍中对后宫传达君臣之间的交流,就不能巨细靡遗的汇报了。否则涉嫌泄漏皇上言行细节。这个往小了说是言行轻狂,往大了可是能掉脑袋的!

    胡侍中只能择其要的回奏后妃,她们如果要再往细处问,那就是她们涉嫌想刺探皇上**了。这罪名对后宫的女人来说,尤其敏感。一后一妃爬到今天的位置,当然晓得分寸,不再问下去,只叫看赏。赏的是些珊瑚珍珠、金银玩器、绫罗绸缎,这且不提。

    总之胡侍中从此辅佐太子。皇上春秋也渐渐的高了,有意让这个儿子好好历练历练,有些事情就特别交给太子去做。太子也不能事事亲力亲为,总由下头辅佐的人帮衬着他费心。胡侍中典籍通透、世事明白、秉性老实,不由不为太子倚重。这些年里,他办的事儿真没有丢人砸锅的,可就只有一件:旭南旭北道上的私盐贩子奸猾,真不好抓。太子也是年轻气盛,非要亲自过问不可,连累他底下的人都头疼。

    胡侍中总算把崔珩问的私盐贩子头目名姓一事糊弄了过去,下来与众达官通了气,这才重上太子殿,直挺挺跪在外头候见,悄悄拿袖子抹抹眼睛,事先准备好的酸辛味一激,眼泪也下来了。

    太子知道他是崔珩跟前过来的,心里打鼓,出来一看他眼红落泪,更是着忙,想用双手扶他,腿一软也跪坐在他对面,问:“先生说句话。这是怎么了!”

    胡侍中呜呜咽咽道:“微臣蒙皇上的恩典、有福份来伺候太子,这些年来都承太子……”那啥啥的先把他跟太子之间天高地厚的感情叙一遍,明着是感恩,实际先打好感情牌。太子听了感动,眼中也见泪光。胡侍中看火候到了,这才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贼子猖狂,都已经到了京南道。臣子食君禄、忠君事,当去剿灭。臣是文臣,不谙武道,略读兵书,自己也知纸上谈兵,然力有高下,志不能堕。臣此去,抱了必死之心,只望太子于造铠事上,这般如此,于车马事上,又如此那般——”把太子近来的烦心事絮叨了个遍,表面上是老臣快死了忠心给主子留点建议,实则叫太子更心烦了。(。)

二十六 我等四妹妹() 
当下,太子双手把胡侍中一抱:“先生你不能去啊!”

    胡侍中趁热打铁,问他:那叫谁去?

    太子提了几个人名,当然也是自己人。

    胡侍中指出:他们有的也没实战经验,还有的身份特殊,若是在外带兵,恐怕要惹皇上的疑。

    太子嗒然:别看他是崔珩的儿子……唉,正因为他是崔珩的儿子!这关系就微妙了。从前有不少例子,说什么皇子谋反,结果身败名裂。太子可不能往那上面靠!

    这么一看,太子发现,要说起真刀真枪的剿匪,他手下一个得用的人都没有。他也不能有!

    胡侍中这时候给太子进言了:首先,他也不是给太子泄气啊!其次,假以实日,太子是必定能有作为的啊!只不过,现在嘛,不必操之过急,一切先以国事为重,太子可以把这事先放开,转交某某衙门的某某人、某某人。他们都是富有经验的老达官。但太子可以在旁学习!这个话,奏上皇帝面前,皇帝也必定是欣慰的。

    太子确认:“真的吗?不会觉得孤……”

    觉得他滑头、故意推托?这话,太子心里害怕,没好意思说出来。

    胡侍中连连摇手:“太子休得妄自菲薄。以微臣之见,太子爷如今的决断,才真正可以称得上以国为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