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后-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诃德。

    插图报也是欧洲众多报纸报道宋哲演讲的一个缩影,大部分欧洲报纸对宋哲的演讲评价都是:自大、狂妄、无聊等负面评价。

    不过在大西洋的另外一边,美国则不然,很多美国报纸都认为宋哲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比如在美国西海岸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纽约时报的标题则是中国雄狮要苏醒了!。报道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国家需要重新审视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也许我们不应该继续以文明人的身份和野蛮人(指中国)交流,而是以更加平等的身份交流。”

    其实这话暗喻,美国对于中国的剥削需要收敛了,而不是单纯的通过武力剥削。

    无论世界各国的新闻怎么报道宋哲,他们都迅速的将注意力从宋哲身上移动到法国政府身上,他们都非常期待法国政府的发言。

    而法国政府也没有让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失望。

    时隔一天后,爱丽舍宫外,法国外交部长艾奥费尔一脸严肃的出现在一众记者面前,无视那闪烁的镁光灯,艾奥费尔宣布:“鉴于中国清政府的不理智语言和军事行动,严重的侵犯了法国的利益和租界,破坏了神圣的合同(指广州湾条约)。法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清政府宣战,直到这个野蛮的国家对法国道歉,并付出足够的代价后,这一场正义的战争才会结束!”

    仅仅一个小时后,法国政府就宣布了远征军司令,由法国少将福里担任,并从法国国防军中抽调士兵,组成一个加强混编旅,共计八千三人。

    不过法国的国防军虽然强大,但远在欧洲,显然远水不能救近火,真正想要解救广州湾上的法国残兵败卒,还得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抽调士兵。

    于是除了福里副将外,法国任命了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东京副总督伊布里准将担任远征军副司令,并在殖民地当中抽调三千名法国士兵和组建一万名越南仆从军,从越南对广西发动进攻,减轻广州湾的压力。

    宋哲也不甘示弱,仅仅距离法国宣战三个小时,宋哲就下令广东省各地征募士兵。台湾方面直接出动大型舰队护送军火来广州。

    这次英国人和法国人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了,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军火船在台湾水师的护送下前往广州湾。

    而在北京的满清朝廷,或者说是光绪帝,则是对于法国的宣战无动于衷。既不对法国发表任何宣言,也不对广东有任何指示,似乎这一场战争,从头到尾都和大清国没有关系似的。

    光绪帝这个举动让中国很多有识之士感到失望,他们认为光绪帝虽然和宋哲不对付,但就好比家里面的兄弟,谁家兄弟没有一点摩擦的?但当外人欺负上门的时候,兄弟再有摩擦,也得联手站出来啊!(。)

第431章 宣战与不宣战() 
第431章宣战与不宣战

    对于满清朝廷的三缄其口宋哲可以无动于衷,但宋哲却必须在开战后说动一人与其联手,否则这一战本来就艰难,现在就要变成难上加难。

    而宋哲要说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广西提督苏元春。早在中法战争爆发后,光绪十年(1884年)就已经进入广西作战,中法战争后升为广西提督,到现在已经已经盘踞广西十五年。

    不仅仅是任期长,中法战争后广西和越南交界的边防都被打得稀巴烂。苏元春能够在广西提督这个位置上坐这么长时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需要苏元春重建国家边防。耗费了差不多十五年的时间,苏元春才修建好这一条新的防线。

    故而现在广西的兵马,不敢说完完全全掌控在苏元春手上,至少精锐的那一部都在苏元春的掌控中。十五年的时间,足够苏元春这个军中老将,将这一部分人马的心都笼络在自己身边。

    可惜这样一员老将却和宋哲不对付,正确的来说,光绪帝和宋哲不对付,而苏元春对光绪帝是忠心是扛扛的,为此还为光绪帝背了广州湾条约这黑锅,现在苏元春还时不时的给报纸拉出广州湾的黑历史出来鞭挞一二。最近因为广州湾问题,法国对中国宣战,苏元春被拉出来鞭挞的次数更加多了。

    虽然苏元春的名声变得比较臭,但谁也不能够否认苏元春对广西大军的影响力。在当初广东粮荒最严重的时候,宋哲成功笼络了广西巡抚黄槐森,得以从广西运送粮食来广东。然而哪怕有广西巡抚黄槐森的投靠,护送粮食的却不是广西官兵,还得宋哲从广州城安排新军前往广西护送粮食回来。

    如果是往常。宋哲对苏元春虽然忌惮,但也没有什么关系。他虽然名为两广总督,但主政重心是广东。在广东都没有梳理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不自量力的插手广西军务。故而两人虽然算得上政敌。但却颇为河水不犯井水的味道。

    不过现在宋哲却不得不对苏元春出手了,如果不能够笼络到苏元春,宋哲将不惜一切代价的消灭苏元春。

    当初苏元春为了光绪帝,愿意背广州湾条约这黑锅,被骂成卖国贼。宋哲敢相信苏元春这个友军,假设苏元春为了光绪帝,在关键时刻卖自己,导致中法战争失败。宋哲虽然不至于直接从仙界跌落凡尘那么夸张。但估计除了台湾外,宋哲在中国其他省份的势力都会极大的衰退,甚至失去控制区。

    从政时间虽然不长,但宋哲深刻知道中国官场的黑暗。别的不说,就当年中法战争,中国在镇南关大败法*队,史称镇南关大捷,结果却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在谈判桌上让*的满清朝廷签下了中法新约。为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又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从表面上看,是清朝落后、*、无能、懦弱,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的。当年出了发生了中法新约外。慈禧还发动了第二次宫廷政变——甲申易枢。

    (慈禧一生,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第一次是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开始了垂帘听政的生涯。第三次就是戊戌政变、囚光绪帝。)

    而甲申易枢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八日,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故称“甲申易枢”。

    然而慈禧这次换血,并没有换上比恭亲王奕?更加厉害的人物。新的军机大臣奕劻、奕譞、世铎等人无论是执政能力还是威望都远远不如恭亲王奕?,所以时人把这次中枢机构的大换班比喻为:易中枢以驽马。代芦服以柴胡。

    驽马即笨马,柴胡是比芦苇价高的一味中药。以讽刺这些新进王公的庸懦。新军机处的组成人员,在识见、威望、能力和人品上,与原军机处相比,相差甚远。他们是一些不谙国际事务、不懂国内政情的旧官僚,新军机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慈禧惟命是从。

    正是因为这些官员是无能,更是因为慈禧的不顾大局,这才有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可悲一幕发生。

    虽然在民间光绪帝的评价一直比慈禧要好,但宋哲更知道比起慈禧,光绪帝有时候更加愣头青。换言之就是认定了一件事情,就半管不顾的。最典型的就是百日维新,为了推行维新,光是京城的官员就罢免了上万人,更别提全国范围内的了。

    更何况在光绪帝看来,法国人是化外蛮夷,哪怕得到两广也得不到民心,纠缠在民乱当中。然而宋哲则不然,他身为汉人的身份,很容易获得占据中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九比例的汉人高度认同。最重要的是光绪帝怀疑宋哲不仅仅是想做一个权臣,更是想做一国之主。

    比起法国人谋取两广,宋哲要的是天下,谁对光绪帝的威胁更加大,不言而喻了。

    宋哲一方面公开上书,要求朝廷对法国宣战。另外一方面,宋哲高调宣布,亲自前往广西,与广西提督苏元春商量抗法大计。

    紫禁城。南书房

    位于乾清宫西南,本来略显破旧的南书房,近日因为光绪帝越来越多的逗留于此处,已经焕然一新,成为紫禁城内一个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风景线。当然了,关注的人是否单纯的因为越发华丽的南书房景色,这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南书房里里外外都站满了大内侍卫在警戒,绝对称得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这个形容。

    此时南书房内,大内侍卫副统领铁良、醇亲王载沣、肃亲王善耆、理藩院寿耆、侍讲学士李盛铎、兵部尚书毓贤、户部尚书康有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