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后-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是出动义和团和马军追击,但真正开战。其他部队怎么可能留在原地无动于衷呢?故而袁世凯先是率领三万大军来到德州城下。再派大将张勋率领二千五百马军和七千八百义和团越过德州城追杀而去。

    张勋的马军刚刚越过德州城,宋哲就已经接到消息了。

    “只有二千五百马军和一万不够的杂兵吗?”宋哲脸上有些失望:“看来袁世凯是求稳了。”

    小罗伯特。李看着地图。不意外的说道:“正常,袁世凯吃过败仗,怎么可能不长点记性?而且现在是乱世,拿着兵权才是硬道理。袁世凯不会轻易将手上的精兵投入战场,免得消耗殆尽后落得飞鸟尽良弓藏的待遇。”

    宋哲也已经释怀了,笑道:“说不定是走狗烹呢!”

    小罗伯特。李问道:“那么大总统,我们现在要不要先拿义和团这些倒霉蛋开刀?”

    虽然随同义和团的还有张勋这一支马军,但小罗伯特。李显然也明白袁世凯的用意,知道真正做弃子的只是义和团。

    宋哲想了想,说道:“让吴汤兴带北洋新军第三师打一下好了,我们直奔东昌府而去。除了克虏伯七十五毫米山炮外,其他火炮都留给其他部队。”

    在多次战争中,克虏伯七十五毫米山炮已经极大的著名了它的价值,特别是速度战上。

    克虏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架是双轮单脚式,炮闩为横楔式,行列全长只有4600毫米(放列全长3230毫米)。

    加上炮架全重四百零五公斤,可以用四马驮载或一马挽曳,也就是说,山炮可以用一匹马拉着走,也可以分解成四块,用四匹马驮着走。如果没有马,可以让两名士兵挑着走,只是需要中途换人即可。

    全军早已经准备好,在德州北面一个渡口上搭建了浮桥。柘稽第一师和第四师、北洋新军第五师从浮桥上踏上了京杭大运河西岸。而袁世凯所部的山东军则是在京杭大运河东岸。这一条现在还没有因为淤塞而被放弃的京杭大运河,将会成为掩护宋哲的重要天险。

    骑兵统领张勋刚刚领兵北上,就下令将骑兵撒出去当探马。张勋所部虽然是骑兵,但也怕被伏击的。

    张勋这个小心谨慎的命令,没有让他发现伏兵,反而发现在京杭大运河另外一侧有一支大军飞快的南下。

    张勋虽然不知道什么缘故,但这肯定是重要军情,连忙派人通知了袁世凯。

    袁世凯接到这个消息脸色立刻一变,在帐篷内来回踱步几圈,惊疑不定的喃喃道:“竟然不是伏击,也不是撤退到京师。而是忽然挥兵南下,宋哲他这次想干什么?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督操营务处总办兼步兵学堂监督冯国璋拉住不断转圈的袁世凯,脸色凝重的说道:“军门,别急,现在急也没有用,先冷静下来。”

    冯国璋的话,让袁世凯稍微清醒一些,走到帐篷外面,捧起一片白花花的积雪放入这里的口中,积雪冰冷得紧,冰冷下也让袁世凯完全清醒过来。

    袁世凯走回帐篷内,这次没有之前那么慌张了。“立刻拿地图来!要山东地图!”

    冯国璋和几名袁世凯的亲兵连忙将山东省地图拿来,并在帐篷正中央的桌子上将地图摊开。

    袁世凯手指落在京杭大运河上,他手指顺着京杭大运河向南划下,心思流转,手指经过东昌府的时候,忽然顿住。袁世凯脸色一变,道:“我明白了,宋哲是想打通粮道!”

    冯国璋惊讶道:“粮道?”

    袁世凯之前的语气还有几分不确定,但这次说话的语气就无比肯定了。“没有错,就是粮道!”

第287章 粮道() 
第287章粮道

    “粮道?我明白了!日本人,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关键上呢!”冯国璋一拍大腿,懊恼的说道。

    戊戌政变刚好在九月末,这个时候正是秋收时间刚好是农历九月中旬,如果是新历已经是十月。换言之刚刚好,秋收刚刚到,直隶就爆发战争了。这自然让准备收割好的秋粮不能够及时运送到北京。

    这些漕粮到哪里呢?

    大部分漕粮是留在原地,但也有部分漕粮运走。被运走的漕粮大部分在上海,其他的是到了山东附近一带。在山东的漕粮是准备战事结束,或者战况平稳后,将粮食押解到京师。不过后面的战事显然出乎了不少人意料之外,宋哲居然胜利了,但没有能够一棒子打死慈禧,而山东又向慈禧效忠。

    既然如此,这些漕粮自然不会被押解到京师了。山东巡抚毓贤和袁世凯可不会干这种傻乎乎的事情。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

    京师虽然非常依赖漕粮输送,但京师毕竟是中国的首都,国家重地,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粮食存储呢?

    再通过海运,虽然京师的粮食供应依旧紧张,但凑合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海运当中,宋哲除了联络外国商船外,还联络了中国的商船公司。如鸿安轮船公司”、“南汇行号”、“伯昌轮船公司”、“恭安轮船公司”等轮船企业。为了扶持中国本土企业,宋哲可是分了不少份额给这些轮船公司,差不多占据四成的漕运份额。这可是让不少外国轮船公司感到不满。

    这样的事情本来是无可厚非的,那个国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支持自己的民族企业的?

    然而在日本对中华民主国宣战后,一切都不同了。

    谁都知道。现在中华民主国和北京朝廷已经联合在一起,日本没有利益不打击北京朝廷。这也意味着中国海上的道路已经不安全了,至少对于清朝的轮船而言是不安全的。即使是外国轮船。也不见得安全。

    当初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人就攻击过外国轮船。

    甲午战争刚刚爆发。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升号从塘沽起航,运送中国士兵前往朝鲜牙山支援。

    当时英国轮船”高升号”上装有清军官兵1116人,另外还有74名船上工作人员;

    在战争初期这是一股相当可观的兵力。要知道甲午战争的导火线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邀请宗主国清朝出兵镇压,满清政府也不过是派叶志超、聂士成率二千五百名清军入朝。而高升号上更是有相当于第一次入朝支援一半的兵力。

    日本很快就侦查到这一个情况,第一时间派出战舰浪速号前往拦截。

    浪速号发现高升号后,立刻直冲高升号而来,并挂出“下锚停驶”信号旗。其后放空炮两响,以示警告。

    英国籍船长高惠悌看到日本人如此穷凶极恶不敢违抗,立即让船员停船下锚。浪速号驶近距高升号四百米处停下,将舰上所有的二十一门大炮都露出来,用右舷炮对准高升号船腹,并挂出第二次信号:“原地不动!不然,承担一切后果”。

    这时,浪速号放下一小艇向高升号驶来,日本海军大尉人见善五郎登上高升号,要求检查商船执照。实则窥察船上情况,并当即向英国船长提出要高升号跟浪速舰走。

    英籍船长高惠悌先是抗议,但见日本人态度坚决。便转而表示服从。

    海军大尉人见善五郎回本舰后,浪速号上又挂出第三次信号:“立即斩断绳缆,或者起锚,随我前进!”

    此时高升号上的清军官兵们看到信号,无不愤怒万分,顿时人声鼎沸,全船骚动。愤怒地向英国船长提出强烈抗议,因言语不通,临时让乘客德国人汉纳根担任翻译。高惠悌开始试图劝说清军将士接受投降,但中国将士则把决心告知高惠梯:“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

    英船长高惠悌要求发信号再与浪速舰交涉,内容是以未知宣战为名。争取将船驶回大连或旅顺。

    浪速舰再次派员交涉,船长高惠悌对日本人说:“华人拒绝高升船当作俘虏,坚持退回大沽口。考虑到我们出发尚在和平时期,即使己宣战,这也是个公乎合理的请求。”

    人见善五郎随即回舰。

    这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半,交涉历时整整三个小时。

    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对高升号的要求决定不以理睬,并且做出了进一步的行动,他下令浪速舰发出“外籍船员立刻离舰”的警告。

    清军官兵见状则不允许任何人离开“高升”号,并欲将英船长高惠悌看守起来。高惠悌要求浪速舰再派出小船。浪速舰予以拒绝,并且升起代表攻击的红旗。

    英国船长和其他西方人士随即跳船。清军认为洋员系临阵脱逃,开枪射击西方人士。而日军在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