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后-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晨二时,很多人恐怕还在熟睡中,但现在官员却不得不赶紧起床往紫禁城赶去,只因早朝实在太早了!道路也太难走了!

    清朝早朝没有个固定时间,往往是皇帝来的差不多,钟声响起,宫门大开,官员就蜂拥而入太和殿,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殿。

    早朝时间往往在五六点之间,当然也不没有七八点的早朝,但这很少出现。官员为了不迟到,只能够早早起来。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这道路不太好走。北京城当时的路除了少数主干道外,都是黄土路凹凸不平,如果刚好遇上一场雨水。这路就变得坑坑洼洼,车内的都是文官,甚至七老八十的。哪里经得起这般颠簸,只好让车夫速度慢一些。

    为了不迟到,一些距离较远的官员,只好提早出门,贪黑赶路。

    宋哲也早早出门,不过他坐的不是马车,是汽车。前后左右有中华军士兵护卫,沿途每个重要路口更有警察、捕快在巡逻。

    现在想要宋哲性命的人。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由不得宋哲不小心。

    车上除了宋哲外,还有两人,分别是宋哲的谋臣王士珍和直隶总督载泽。载泽和醇亲王载沣有亲。两人还算得上兄弟。不过载泽在台湾后,早已经被宋哲用海烙印和财色*了,坚定的站到了宋哲身边。

    车上安装有最新的暖气炉。

    载泽上了汽车,感觉到这暖气,登时啧啧称奇:“相爷就是相爷,这汽车内也能够如此暖和,真厉害!”

    说话间,载泽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宋哲笑了笑,说道:“这叫暖气炉。七年前欧洲那里就有了,什么都好就是有些贵,你喜欢回头我让我送一台到你府上。”

    载泽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当即笑得眼睛都眯起来。朝宋哲一拱手道:“这可就谢相爷了。”

    宋哲从汽车后座的柜子里面拿出三瓶荷兰水,分出去,道:“组建内阁的奏折,你安排了谁来处理?”

    听到正事,载泽也脸色一整,认真的说道:“是御史左忠。他是旗人,由他上书。醇亲王抵触会低一些。”

    宋哲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话,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宋哲不说话了,汽车内的载泽和王士珍自然不敢再说话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汽车一顿,司机毕恭毕敬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的气氛:“大人,到午门了。”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太和门后就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也是早朝召开的地方。

    往常早朝只是召见四品以上的在京官员,但今日为了稳定朝局,在宋哲的建议下,光绪帝这次的早朝是从六品以上都可要上早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送上组建内阁的折子。

    在清朝,普通御史平时是没有机会上早朝的。

    就如载泽准备找的左忠,虽然名为御史,实际上只是一个比较抬举的称呼,他真正的官职是给事中,品阶正五品。

    不过别看品阶不高,但权力却不少。

    给事中属于言官,有进宫谏诤之现,职掌抄发题本,审核奏章,监察六部、诸寺、府、监公事,还有封驳之权。

    这个封驳之权就是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

    虽然权力不小,但因为品阶没有到四品以上,所以除非皇帝召见,否则平时上早朝是轮不到他们的。

    或许看到这里,有人奇怪了,宋哲不是不知道载泽找了谁上折子投石问路的吗?因此在汽车里面,才有和载泽的问答。

    是的,宋哲虽然不知道载泽找谁,但可以肯定,这种投石问路的人级别不会太高。因为品阶高了,你投的就不是石头,是手榴弹了。

    王士珍率先下了汽车,打开车门,宋哲从里面下来。

    载泽待会儿才找机会下车,现在他和宋哲的亲密关系还不太适宜暴露。

    “相爷安好!”

    “相爷起来的真早。”

    “相爷,不知道陛下今天早朝准备议一些什么?”

    一路上都有官员对宋哲纷纷示好,一声声的相爷叫的不是一般的谄媚。

    醇亲王载沣站在远处,皱皱眉头看着宋哲。

    醇亲王载沣身边还站着另外一人,此人是正白旗人,名荫昌,现年四十岁。荫昌也是满人中少有的能臣,而且出仕及早。

    一般八旗子弟都好逸恶劳,往往到近三十,甚至四十才出仕。但荫昌不是,他十八岁已经出任驻柏林使馆三等翻译官。

    光绪十年,荫昌二十五岁,更是进入德*事学校学习军事操作技术一年。在德国留学期间,与时为皇太子的德皇威廉二世同班,建立了深厚的私交。毕业后奉派押运地雷返国。交给北洋新军。十一年出任北洋武备学堂翻译,继补道员,历升武备学堂监督、帮办、总办。

    而且荫昌和袁世凯私交很好,当初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缺人才,荫昌曾经担任武备学堂的总办(校长),便给袁世凯推荐了推荐了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梁华殿等人。

    大概是这些原因,在历史上清朝灭亡后。荫昌并没有落魄,很快就在北洋政府当中担任高官。最后更授为将军府庄威上将军。

    不过现在由于宋哲的原因,历史已经大不相同。荫昌原本算是后党中人,不过慈禧离开的时候荫昌不知道什么原因,留了在京城。不久就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投靠上醇亲王载沣。

    醇亲王载沣手上没有人,再加上荫昌确实能力斐然,很快荫昌就得到醇亲王载沣的重用,担任总理衙门帮办章京。

    荫昌凑到醇亲王载沣耳边,压低声音道:“这宋哲虽然年轻,但观其容貌姿态,长颈鸟喙,鹰视狼步,非人臣之貌。”

    醇亲王载沣脸色难看。没有说话。他虽然是八旗子弟,但肚子里面还有一些墨水的,知道荫昌话里有话。他口中的“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出自汉代赵晔所书的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原文是: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说话的人是范蠡。听众是文种。

    勾践灭了吴国后,果然就将留在文种杀了。反而范蠡看破勾践为人。功成身退,后来还成了大商贾,大名鼎鼎的陶朱公。

    除此之外,勾践这个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阴险之人,他被吴国夫差击败后,做了夫差的奴隶,被夫差百般侮辱也笑呵呵的忍受了下来,让夫差认为勾践已经完全臣服了,于是放了勾践回国。

    勾践一回国就卧薪尝胆,于是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事,吴国最后被越国所灭,夫差和他的儿子都被勾践或是逼死或是杀死,满门绝嗣。

    荫昌这是把宋哲当勾践,醇亲王载沣虽然没有说话,心里面却不由升起一股对宋哲的敌意。

    “相爷,看到醇亲王了吗?”跟在宋哲身后的王士珍忽然开口。

    “看到了,怎么了?”宋哲微笑着和附近的官员打着招呼,一边和王士珍压低声音交流。

    王士珍说道:“醇亲王旁边站着的是人名荫昌,此人虽然是八旗子弟,却不是普通八旗子弟可比,算是满洲人当中少有的将才,还在德国留过学。此人还素来和袁世凯等人亲善,当初我便是荫昌推荐给袁世凯的,有他在,恐怕醇亲王对相爷感官不会太好。”

    宋哲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扭头看向醇亲王载沣方向。“如此如此,我们去会一会吧!”

    看到宋哲看过来,醇亲王载沣没由来的心头涌上一股胆战心惊之感。

    宋哲一来到,不由分说就将醇亲王载沣往旁边的那一排房屋拉去。“王爷,你怎么在这里了?来,我们进去房子里面坐坐去!”

    那一排房屋是专门设给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休息的。

    上早朝,春天、夏天、秋天的时候还好说,但冬天可就不行了,天寒地冻。这午门外有是一片空荡荡的广场,寒风呼啸,穿再多的貂皮大衣也抗不住。而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普遍都是官场上熬了一辈子的老人了,没有七十也有六十,某个军机大臣能够有五十五岁的,这已经称得上年轻力壮。

    毕竟清朝这官,只要你不犯大错,你有这寿命,做到七老八十完全不成问题。就以李鸿章为例,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李鸿章已经七十有一了,但还当着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要职。这也导致清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