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后-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利克斯。霍夫曼其实在刚刚接到邀请的时候,就想点头答应。实在是因为宋哲开出的条件实在太可观了。鉴于知道重视费利克斯。霍夫曼可是历史上真正研制出海烙印的人才,宋哲可是给费利克斯。霍夫曼开出其在拜耳公司的七倍工资不说,合同上还写明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台湾工作的时间内包吃包住,并专门雇佣一名德国厨师和一名中国保姆照顾费利克斯。霍夫曼。

    如此优厚的待遇,合同期限虽然不短,但也谈不上长,只有三年时间。而且这三年工作所得,可等同于费利克斯。霍夫曼在德国干上二十一年。干完这票后,年轻的费利克斯。霍夫曼完全可以就此退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过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同时费利克斯。霍夫曼父亲不愿意离开德国,另外台湾气候闷热的,显然在这里对于风湿病人不是什么理想的居住地方。

    在这个情况下,费利克斯。霍夫曼害怕到了远东后,将不能够再见到父亲,最后费利克斯。霍夫曼还是拒绝了宋哲的天价合同。

    不想这一次挖角失败的事情却惊动了德国制药业、染料业的巨头拜耳公司,该公司于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拜耳在德国创建。最初这只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合成染料,但其以出色的营销手段而闻名,公司迅速壮大,并且涉足到药品业,至今已经成为德国颇具影响力的大公司。

    而众多外国洋行在中国掠夺财富,作为德国颇具影响力的大公司——拜耳公司自然也不甘人后,想在中国这块美味的蛋糕上分一块。只是德国别说是在中国了,即使是在亚洲也势单力薄,为此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德国人为了秀肌肉,还得从本土欧洲千里迢迢的开来一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

    没有足够的武力保护,在亚洲修建工厂,很可能会被人吞了。为此拜耳公司一直以来只能够眼馋其他国家的公司在中国肆意的掠夺大量财富。

    但现在不同了,德国和中华民主国签订了战略合作条约,虽然不是和奥匈帝国共同进退的那种条约,更多的是多方面交流合作并对中华民主国进行扶持的条约,但也让不少德国人认为中华民主国已经是德国人在远东的小弟。

第224章 报业() 
第224章报业

    不久拜耳公司就在德国发电报到台湾给宋哲,表示挖人你就不必了。如果你想要人才和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合作。你出地皮和保护,我出人才和技术,资金对半,在远东建立一座拜耳公司的制药厂。

    宋哲不由哑然一笑,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情?

    别看宋哲已经在台北筹建中华制药厂,就认为不需要拜耳公司的制药厂。须知中国的药品市场非常广阔,不可能是区区一个投资二百万两白银的中华制药厂,就能够可以消化得了中国的市场。更何况现在中华制药厂其实生存的药品非常单调,基本上以樟脑为主。其他感冒、发烧、跌打这些常用药品却需要后面慢慢开发。

    如果有了拜耳公司加入后,将大大丰富了生产药品的种类。同时还能够降低市面上药品的价格,加大药品流通量。不过显然这件事情还需要慢慢谈,因为在台湾建立厂房容易,但能够生产那些药品就不好说了。毕竟很多药品是高端技术,德国人可不愿意外流。

    看来需要派出一个中华民主国驻德国大使了。

    经过议会推荐,最后由基隆港颜家的一名通晓德语的族人,出任驻德国大使。说到底现在台湾还是人才太少啊!

    不仅仅是人才少,偌大一个台湾,经过战争后,现在人口更是跌到三百万人也不到的数字上。

    想想出增加台湾人口的方法毕竟容易。现在的中国天灾*频发,大量的难民、失去土地的农民聚集到上海附近,也因此滋生了无数帮派。

    宋哲只需要派人到那里招募移民。完全可以招募到数万,乃至于上百万的人口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钱财和就业位置。

    看来招募移民的事情,还得挪后一些时日。

    “嘎!嘎!”外面响起敲门声。

    “进来。”宋哲放下钢笔,抬起头,也顺便动了动生硬的脖子。经常伏在书案上工作,脖子肯定出问题的。

    进来的是内务帮办安世业,手上拿着一封书信:“大总统。北京密电。”

    宋哲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说道:“拿来。”

    拆开信封。里面放着已经翻译好了的信纸还有密电原件,宋哲拿出信纸仔细过了半响,宋哲轻笑一声,说道:“果然。”

    “是什么事情?”安世业好奇的问道。

    宋哲将信纸递给安世业说道:“就是慈禧让我兑现承诺。让他安排的人当副总统,还有两个帮办。对了,密电上说当副总统的溥伦已经先在天津港上船了,应该就是这两天到港了。你去船政局查一下这个溥伦的满人,是那一天几时到港口,你亲自去迎接一下他。”

    安世业迟疑了一下,问道:“大总统,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吗?会不会怠慢了这个满人,生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宋哲想了想。说道:“我就不浪费时间在这满人这里来了,让内务大臣汪典文和你一起去迎接吧。”

    本来汪典文担任副总统的,但既然慈禧要一个副总统的位置。宋哲自然不会说已经没有了。回来后就让汪典文担任内务大臣,事实上汪典文除却职位名字变了,权力并没有太大的变动,他依旧是宋哲最为信任的政府官员。

    安世业点了点头,刚想离开。

    宋哲轻轻一拍脑门,说道:“差点忘记了。你去情报科一趟,让他们把溥伦的资料送上来。”

    两个小时后。情报科的人就送来溥伦的资料。

    溥伦,全称:爱新觉罗。溥伦,字彝庵,隶属满洲镶红旗。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日生,现年二十二岁。

    乃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玄孙,道光帝嗣曾孙,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嗣孙,贝勒爱新觉罗。载治第四子。袭封“贝子”爵位,人称“伦贝子”。

    宋哲看完溥伦的资料后忍不住笑了,二十二岁?看来慈禧派溥伦来,也不是想插手台湾的事情,而是用溥伦的忠心监督台湾。这样也好,省得自己对这个慈禧钦点的副总统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到时候大家面子上也不好看。

    两天后溥伦就来了台湾,并由宋哲任命为副总统。

    不过溥伦这个副总统显然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过为了让溥伦有事情做,也让溥伦看上去不至于显得无所事事,宋哲让溥伦组建全国运动会委员会,并由溥伦担任主席,负责组织和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大赛。

    其实按照宋哲的意愿,并非是想举办全国运动会大赛,而是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在今年也就是1896年的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将在奥运会的故乡——希腊雅典举行。介是将有来自十三个国家的三百一十一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的雅典奥运会。

    只可惜时间上太过仓促了,光是去雅典就需要二十天时间,还需要和奥运会委员会协商临时参加比赛的事情。再加上台湾的议员显然对于参加奥运会不感冒,宋哲最后只能够熄了参加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想法。

    刚刚处理完毕溥伦的事情,宋哲又遭到挫折了,负责收购报业的林维源之子林尔嘉无奈返台。

    林尔嘉刚刚踏上基隆港,就急匆匆的一路直奔总统府,路上经过家门也来不及进去。

    一看到宋哲,林尔嘉就惭愧道:“上海著名报纸如申报、新闻报、万国公报、字林沪报等,皆是文人意气。认为报纸乃是他们畅所欲言的地方,出售可以,但必须是志同道合的人。小子实在愧对大总统重托。今日是特来辞职的。”

    宋哲宽慰道:“你乃名将之后,又是出身大家族,才遇到小小挫折就辞职。我宋哲当初遇到日本人大军围城的时候,是不是要投降?”

    林尔嘉脸上愧色更浓,对宋哲深深一拜,道:“大总统如此看重,小子绝对不会让大总统失望。请容许在下再次到上海一趟。十天内必定给大总统一个可行之法!”

    宋哲点头说道:“可!不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报业的事情徐徐图之也无不可。”

    林尔嘉深深一拜告退。

    恰逢内务大臣汪典文来和宋哲商讨政务。和风尘仆仆的林尔嘉在走廊上相遇。进办公室和宋哲商讨完毕政务后,汪典文自然而然的问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