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后-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秉瑞听得出宋哲话说的好听,实际上宋哲已经透着几分婉拒的意思了。

    只是李秉瑞并不愿意就此退让。而是继续诚恳的说道:“大总统,虽然此人是我友人,但我们交情并不深,之所以推荐他,一方面是他的请求,另外一方面则是此人确实有大才。若非年纪太大了,怕被刷下来,也不至于托我推荐给大总统你。”

    听李秉瑞说的如此诚恳,宋哲也有些意动。抬手看着手表,沉吟半响后说道:“再过十五分钟我要到商务部参加一个会议。简历我就不看了,就听听秉瑞兄介绍。如果可以,明天我亲自面试一番。”

    李秉瑞闻言大喜,他知道别看自己是总统下设的几个大臣之一,但地位并不高。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自然要有所作为,并且必须让宋哲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对中华民主国有贡献。否则凭什么让宋哲重用你呢?

    李秉瑞打开简历,并没有急着开口,先略略扫了一番,心中有底了,李秉瑞才说道:“大总统,我这友人姓温,名子绍,字瓞(die)园,于大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出生,顺德龙山人,仕宦世家。祖父为嘉庆年间兵部侍郎温汝适。父承悌曾官刑部主事。”

    宋哲心中暗暗心算了一番,大清宣宗道光十三年,应该是一八三三年,而现在是一*五年末。如此说来温子绍岂不是六十有七?而且还快六十有八的那种。怪不得先前李秉瑞说这个友人年纪太大了,这话还真没有谦虚。

    李秉瑞:“温子绍自小喜好钻研西方机器技术。不过也因此耽误了科举之道,更被士林中人排斥,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才捐官为花翎候选员外郎,加捐三品衔江苏试用道。”

    同治十三年?有这么好个家世,四十一岁才捐出个官位来,看来此人要么是纨绔子弟,要么就真的如李秉瑞所说的因为专研外国机器技术,而被士林中人排斥。这样的人,宋哲觉得值得一见,至少是不是纨绔子弟,让霍兰克亲自来问上一问,自然分辨到底是玻璃,还真的是钻石。

    李秉瑞:“不久,温子绍得到两广总督瑞麟赏识,并派往十三行联泰号试制后膛七响连环快枪一支,数月后制成。两广总督瑞麟大喜,决定建设广东军装机器局,并委任温子绍为广东军装机器局总办。光绪五年(1879年)温子绍亲自出资仿造‘蚊子船’。”

    宋哲眉头一挑,问道:“蚊子船?什么来的?”

    李秉瑞有些悻悻然的说道:“那个,属下也不知道,不过据闻此乃是中国人自主生产的第一艘现代化机械远洋军舰,至今尚在广东水师服役,已经有十多年之久。而且造价便宜,蚊子船全船造价仅为三万四千两银不足,而同样的蚊子船,动英国公司那里购买需得十六万两银!等等”

    李秉瑞翻了翻,说道:“大总统你看,这里有一张蚊子船的简图。”

    宋哲仔细看了一番,发现这蚊子船其实就是近海炮舰。海船排水量四百三十吨,舰长三十八米,船宽为九米二、吃水二米一四,动力系统采用复制式蒸气机,功率达到三百五十匹马力,最大航速七节半,配备一门二百八十毫米的阿姆斯特朗火炮、两门八毫米轻炮。

    宋哲又翻了另外一些资料。心道果然。

    其实这种蚊子船还挺有名的,因为觉得这种军舰炮大又便宜颇觉划算,满清朝廷一共购买了六艘。分别命名为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并编入北洋舰队。不过现在全被小日本俘虏了,编入了日本海军序列当中。

    不过这种炮舰宋哲并不看好,因为这种军舰速度太慢,吨位太小,对争取制海权根本是毫无用处。唯一可取之处是稳定性尚佳可充做海岸防御的浮动炮台。

    宋哲开口说道:“这个温子绍倒是一个人才,只是这等人才。应该还在官场中吧?怎么愿意到我台湾这里来呢?”

    当初刘永福为什么不愿意留在台湾?一方面固然有宋哲的原因,刘永福认为台湾已经是宋哲一人的天下。和宋哲争是争不过。另外一方面则是大清再怎么差,也是现在的世界国土第二大的国家,更是被几乎全世界的中国人视为正统。

    李秉瑞脸上闪过一抹尴尬说道:“在大清光绪十二年一月五日时,被当时就任两广总督的张香帅(之洞)弹劾。认为温子绍经管机器局多年,料价多不实,工匠亦不足额,物议繁多,而被革职。不过这实际上是张香帅拿温子绍开刀罢了,实际上贪污一事,并不实。张香帅离开两广后,温子绍就官复原职。”

    宋哲眼中闪过一抹惊疑,沉声说道:“如果按照你说的。现在温子绍虽然年纪比较大,按应该还是广东军装机器局的总经理吧?更何况老人应该眷恋故土,怎么会愿意来当我这个台北兵工厂的总经理?”

    满清的官员只要不犯大错。普遍都是用到死。更何况温子绍六十七现代人看上去很老,但在官场上这样的官员,只要他肯做下去,不犯大错,干到七老八十完全不成问题。

    李秉瑞想了想,说道:“其实这事情属下也有问过瓞园兄。依照其所言,皆因受到西太后六十大寿刺激。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所以愤而辞职。得知台湾大胜后,便心血来潮特地来台湾游玩,见现在台湾各地大兴土木、生机勃勃,这才动了当一番兵工厂总经理的心思。”

    西太后大寿?

    宋哲想了一下,才明白这说的是什么事情。

    这其实说的就是一*四年的时候,中日爆发甲午大战,向外购入的“镇北”、“镇远”、“定远”、“致远”等战舰组成的北洋水师,惨遭失败。而面临外敌入侵,西太后慈禧仍强行动用海军经费500万两银子,修建颐和园,庆贺60大寿,朝野震惊。

    不少人因此心慌意乱而辞官,更有人生出满清必须灭亡,才可以救国的思想。

    比如孙闻,在一*四年,甲午战争前夕,孙闻还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

    这也侧面说明,当时孙闻对于满清朝廷还有几分忠心,希望通过国家内部改革,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世界强国。

    而到了甲午战争第二年后,也就是一*五年,孙闻登时对满清政府不抱希望了。而这一年正是宋哲在台湾抗日的时间,孙闻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也开启了他革命救国的路程。

    如此说来,也怪不得温子绍会选择自己了。

    如果真的如李秉瑞所言,宋哲倒觉得温子绍是目前最合适当台北兵工厂的人。温子绍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要资历有资历,的确是年纪大了一些,但可以让霍兰克帮衬,处理事务上完全不是问题,过几年后,温子绍年纪大了,反而正好让霍兰克接替台北兵工厂总经理的位置,想来那个时候霍兰克已经能够服众了。

    “明天不,今天下午四时,让温子绍来见我。现在我先去商务部开会”宋哲手指敲了敲手表,说道:“时间上已经有些晚了。”

    说完宋哲就急匆匆的收拾材料,准备离开。

    李秉瑞笑容满脸道:“如此属下也告辞了!”

    下午的时候,李秉瑞亲自带温子绍来见宋哲。温子绍年纪虽然是大了一些,但宋哲让霍兰克来发问,温子绍每每能够回答,而且还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霍兰克也禁不住对宋哲压低声音说道:“想不到这个时代的中国,居然也有如此人才!”

    不过宋哲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并没有立刻拍板让温子绍当台北兵工厂的总经理。宋哲沉声问道:“温老先生,你似乎曾经被张(之洞)香帅弹劾贪污,这到底是什么缘由?希望老先生能够坦诚,毕竟现在你我还是朋友,可以畅所欲言。他日,你我虽然还是朋友,但我只会以公心为重,少不得狠下心来做一些自己也不大愿意的事情。”

    温子绍苍老的脸上露出淡然的表情,从容说道:“其实此间事情,大总统不说,老夫也得说上这一事情。其实张香帅弹劾的事情,也并非虚假。”

    “哦?”宋哲脸上神色不变,心中却轻叹一声。既然有过贪污一事,宋哲也只能够狠心不用温子绍了。哪怕温子绍是一个目前非常适合担任台北兵工厂总经理的人才。

    温子绍脸上泛起些许苦涩的笑容,接着说道:“老夫别无所好,唯有对着机械一事,最为钟爱。故而当初在广东军装机器局中,常常喜欢试制一些机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